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直至最终破裂均有炎症介质的参与,而传统的危险因子尚不能解释所有的动脉事件,这促使人们去寻找新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42.
留置导尿是临床基本护理操作,目前多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其毒性刺激小、表面光滑、操作简单、易于固定,但如果操作不当可引起尿道损伤等较严重并发症。我院近年发生2例,为总结经验教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3.
心肌致密化不全误诊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24岁,因“反复胸闷、气促2年,加重1月”入院。曾于当地诊为扩张型心肌病。查体:BP90/65mmHg(1mmHg=0.133.kPa),心界扩大,心率102次/min,律齐,心尖区闻及收缩期3/6级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心电图:心房扑动。X线胸片:心影增大,心胸比:0.6。心脏超声:全心增大,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欠协调,左室后壁厚度16mm,致密层厚度5mm,左室内近心尖部可见多个突向心腔增大的肌小梁,小梁间见大小不等的深陷间隙,间隙内有血流与心腔相通。二三尖瓣口收缩期可见蓝色返流血彩。临床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  相似文献   
144.
载脂蛋白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8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26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APOA5-1131T>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采用酶法测定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APOA5-1131T>C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422比0.321,P<0.05)。不同APOA5-1131T>C基因型的血清TG水平有明显差异,TC型和CC型的TG水平高于TT型(P均<0.01),但TC型与CC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冠心病组患者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TC CC型)的TG水平也明显高于非C携带者(TT型1.73±0.95 mmol/L比1.46±0.86 mmol/L,P<0.05);而其他血脂指标各基因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A5 TC CC基因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风险比值(OR)=1.520,95%可信区间(95%CI)1.044—2.215,P=0.029],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影响因素之后,APOA5 TC CC基因型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31, 95%CI 0.634—2.794,P=0.449)。结论:冠心病患者的APOA5-1131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APOA5-1131T>C基因变异与血清TG水平增高密切相关,APOA5-1131T>C基因变异可能与冠心病危险性增加有关,但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尚需更大样本人群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5.
小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降脂治疗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法检测 39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和 31例无心肌梗死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应用随机、交叉实验设计 ,将 39例AMI受试者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治疗组和加服辛伐他汀 5mg/d或 10mg/d治疗组 ,治疗 2个月后复测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然后交叉 ,即单纯常规治疗组加服辛伐他汀 5mg/d或 10mg/d ;原服辛伐他汀治疗组停用 ,仅接受常规治疗 ;第 4个月再次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 AMI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n =39,(2 .44± 3.31) % ]较对照组 [n=31,(8.13± 4.77) % ]明显降低 (P <0 .0 0 1)。AMI患者服用 5mg/d辛伐他汀 (n =19)治疗 2个月后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4 .2 9± 2 .91) %与治疗前基础水平 (2 .5 4± 2 .5 2 ) %、常规治疗后 (2 .89±3.71) %相比差别无显著性 ;而服用 10mg/d ,辛伐他汀 (n =2 0 )治疗 2个月后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6 .2 4± 4.14) % ]与治疗前基础水平 [(2 .35± 3.92 ) %P <0 .0 1]、常规治疗后 [(2 .5 7± 3.5 7) %P <0 .0 5 ]相比 ,有显著性改善。同时还观察到 ,与常规治疗相比较 ,辛伐他汀 (5mg/d或 10mg/d)治疗后血总胆固醇水平有明显降低。结论  相似文献   
146.
维生素C对高脂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高脂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74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禁食12h后进食高脂餐与维生素C2g(A组,n=37)或单纯的高脂餐(B组,n=37)。分别采集餐前及餐后2、4、5、7h静脉血标本,用以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餐前及餐后4h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冠心病患者空腹状态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受损。服用维生素C2g(A组)餐后4h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餐前无显著变化[(3.63±0.59)%∶(4.51±0.49)%,P=0.064];未服用维生素C2g(B组)餐后4h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餐前相比严重受损[(3.58±0.63)%∶(0.58±0.40)%,P<0.001]。高脂餐后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组(19.48±1.38)%∶(20.25±1.21)%,P=0.498;B组(18.71±1.53)%∶(16.36±1.53)%,P=0.135]。两组受试者餐后2~7h血清TG浓度均显著升高。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组受试者的餐后2h血清TG浓度增高值与餐后4h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下降值显著正相关(r=0.395,P<0.02)。结论高脂餐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受损,大剂量维生素C对其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7.
抗生素后效应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生素后效应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到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介绍了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属药物的后效应及联合用药对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8.
张乐  李向平 《中南药学》2015,(2):158-161
烟酸属水溶性B族维生素,其在大剂量使用时具有广谱的调脂作用。在他汀类调脂药物上市之前,烟酸及其缓释剂是较常用的调脂药物之一。在他汀类药物上市之后,多项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已证实他汀在有效降低胆固醇的同时可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他汀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防治的首选降脂药物。本文综述了他汀时代烟酸调脂治疗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和近年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对烟酸的应用建议,为今后烟酸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9.
在生理和应激状态下,内皮细胞可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在调节血管张力、影响平滑肌细胞增殖、单核细胞粘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以及维持正常的血管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内皮衍生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已知最重要的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如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和N-单甲基精氨酸(NG-monomethylarginine,NMA),在调节NO合成中起重要作用,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适应现代医学检验教育需要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方法。方法从2006年开始对“治疗药物检测(TDM)”等5章内容使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教学法。在本章教学中,以典型病例为载体,以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预后分析为线索,紧紧围绕重要药物血浆浓度的检测与分析提出若干问题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重点,教师采用“课前设问引导、课堂讨论点评和课后答疑总结”三环节紧扣教学法。结果期禾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都显示,采用新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学习成绩都比传统教学法明显提高,并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结论TDM等章节使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生化检验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