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脑损伤病例的1%,占颅内血肿10%左右.高龄者好发[1].1993年~1999年我院通过手术治疗老 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52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男40例,女12例,年龄56~87岁,平均70岁,无明显外伤史24例,有轻微头外伤史26例, 中重度颅脑损伤治愈后发病2例.②症状与体征:头痛38例,呕吐8例,智力迟钝11例,昏迷4例,一侧肢体运动障碍41例. 症状持续时间1 d~2个月,平均3周.③头部CT检查:颅骨内板下半月形混杂密度占位影28例,低密度3例,等密度17例, 略高密度占位影4例,中线结构移位12例.④手术方法及效果:钻孔冲洗引流17例,开颅血肿清除35例,全部术后即症状缓 解.血肿内容为暗红色囊液15例,囊液中混有少量凝血块31例,陈旧性凝血块6例,血肿腔内有纤维分隔17例,术后均行头 部CT复查,见血肿腔基本消除31例,16例血肿腔内少量斑片状高密度影,5例硬膜下腔残存积液影像,4例血肿复发二次手  相似文献   
32.
王鸣  林萍  李可 《江苏医药》2002,28(5):375-375
我们在临床上尝试采用小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促使卵泡最终成熟并诱发排卵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院门诊患者共 38例。年龄 2 5~4 1岁 ,平均 2 8岁。不孕年限 3~ 12年 ,平均 4 7年。其中原发性不孕 2 3例 ,继发性不孕 15例。不孕原因均为排卵障碍。所有患者近 1年内曾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提示输卵管通畅。配偶精液分析正常。二、方法 采用小剂量递增方案促排卵 ,用药期间患者测基础体温 (BBT ) ,B超监测卵泡直径≥18mm时 ,肌肉注射hCG30 0 0IU ,用药后 30~ 36小时行宫腔内人…  相似文献   
33.
健康人群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成都、雅安地区健康人群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和Ⅰ类整合子存在、流行状况。分析Ⅰ类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K B法测定 78株大肠杆菌耐药及多重耐药性 ;PCR扩增Ⅰ类整合子 ;电泳检测扩增产物。结果 :78株健康大肠杆菌对 7类 11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最高为萘啶酸 4 2 13% ,最低阿米卡星 2 5 6 % ,多重耐药率 (耐受 3种以上药物 )为 31 6 2 %。Ⅰ类整合子阳性菌 2 2株 ,阳性率 2 8 2 %。对 9种常用药物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耐药率与阴性株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0 )。整合子阳性株多重耐药率 (77 2 7% )显著高于阴性株 (17 86 % ) (P <0 0 0 5 )。结论 :健康人群大肠杆菌携带有Ⅰ类整合子 ,Ⅰ类整合子对细菌多重耐药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基因水平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免疫亲和柱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含量的方法。方法:试样经过甲醇-水提取、稀释后经过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应用超高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样品分别按照0.2μg/kg、0.8μg/kg、2.0μg/kg添加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回收率为75.0%~90.4%,精密度<5%,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2μg/kg,0.2μg/kg,0.4μg/kg,0.2μg/kg。结论:免疫亲和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含量,是一种简单、快速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Susan,女性,42岁,职员,1997年8月2日初诊. 主诉:腋下脓肿反复发作14年. 现病史:患者于14年前于腋窝出现数个小硬结,不断增多,未曾治疗,几个月后硬结变大化脓,用抗生素治疗而缓解,尔后皮损延及腹股沟及外阴上部.病情时好时发.发作严重时硬结成块化脓,行手术切开排脓.经常服抗生素未能根治.  相似文献   
36.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程度与原因,通过护理干预改善、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方法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6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病情介绍。结果调查显示患者家属因不同原因,呈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干预后两组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给予支持性护理干预。提供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可强化和完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确保患者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37.
目的:黑色素瘤具有高度恶性和异质性。开发特定的黑色素瘤预后预测模型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选择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最近,铁死亡已被证明是一种由过度脂质过氧化诱导的铁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然而,铁死亡相关基因(ferroptosis-related genes,FRGs)与黑色素瘤预后的相关性仍不清晰。本研究评估FRGs在黑色素瘤中的作用,开发一种新的预后模型,旨在为黑色素瘤的个性化治疗及疗效改善提供新思路。方法:首先通过系统地表征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中73个FRGs的遗传改变和mRNA表达。同时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筛选的特定靶基因。随后使用TCGASKCM队列构建多基因特征模型。根据特征模型将黑色素瘤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组,对铁死亡相关的特征模型与免疫特征、免疫治疗的疗效或药物反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通过分析TCGA-SKCM数据集中的黑色素瘤样本,发现FRGs在基因变异和拷贝数变异方面表现出高频率,这些变化显著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此外,与正...  相似文献   
38.
应用时间簇方法分析针刺合谷穴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时间簇方法分析针刺合谷穴(LI4)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探索脑功能成像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方法: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10名右利手健康自愿进行针刺合谷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用时间簇分析方法对得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针刺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规律。结果:9例样本时间簇分析的平均结果显示:在进针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峰,表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灸刺激有了反应;第二个明显的峰出现在拔针后,对应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结束也有明显的反应。2个单个样本的时间簇结果显示:每个样本脑活动第一个峰出现在进针后,第二个峰出现在拔针后;在每个人拔针后,还会不规律的出现若干小的峰。结论:针灸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时间个体和平均结果比较一致,拔针后脑活动仍然出现了兴奋或抑制。时间簇分析算法可以给出中枢神经系统对针刺反应的时间曲线,用于研究针灸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时间特性。根据不同脑区被针刺激活的时间差异,进而研究这些脑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因子途径比值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与组织因子(TF)的失衡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组织因子途径(TF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报道不少。本研究拟观察AMI发作期间上述各值的变化及其与AMI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状况,加强手卫生管理。方法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医院Ⅰ~Ⅲ类环境的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共检测1185人份,总合格率为84.47%。Ⅰ~Ⅲ类环境人员合格率依次为93.75%、80.11%、84.22%;临床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合格率范围为83.16%~87.20%。结论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较高,医护人员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