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9篇 |
免费 | 162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8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88篇 |
口腔科学 | 21篇 |
临床医学 | 328篇 |
内科学 | 140篇 |
皮肤病学 | 52篇 |
神经病学 | 63篇 |
特种医学 | 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71篇 |
综合类 | 638篇 |
预防医学 | 226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276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250篇 |
肿瘤学 | 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92篇 |
2022年 | 115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106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178篇 |
2012年 | 177篇 |
2011年 | 183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6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71.
72.
73.
74.
【目的】总结输尿管撕脱伤的处理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报告1例53岁女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者行输尿管镜检查时发生输尿管全层全段撕脱,经采用输尿管肾盂原位吻合、输尿管分段包埋及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而治愈,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B超复查无肾积水;术后半年B超复查示左肾轻度积水,1年后B超示左肾中度积水,IVP示UPJO并左肾中度积水,遂再次手术行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段切除及肾盂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B超示肾血运、大小正常,无积水。【结论】该术式是治疗输尿管全层全段撕脱伤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也对长段输尿管撕脱伤具有借鉴意义,手术相对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SAP患者SIRS期胃内pH值变化的临床意义及质子泵抑制剂(PPI)对其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间,发病时间≤48h的108例SAP患者,采用试纸法检测胃液pH值变化,观测SAP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72h平均胃内pH值>4、>6的时点数变化,并与APACHEⅡ评分及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比较.将入院时pH值≤4的74例患者分为PPI持续(A组)和间断(B组)静脉输注两组,观察其胃内pH值的变化及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结果 108例患者入院时平均胃内pH值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433,P<0.05).pH值≤4与>4的患者分别占68.52%与31.48%,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别有12例与1例,差异显著(X2=3.8774,P=0.0489).应用PPI后0~24 h,A、B组平均胃内pH值分别为5.24±0.83与4.79±0.89,24~48 h时分别为6.21±1.45与5.56±1.22,差异显著(t=2.2067、2.0888,P=0.0305、0.0403),而48~72 h时分别为6.42±1.18、5.98±1.05, 差异无意义(t=1.6884、P=0.0957).72h内,A、B组胃内pH值>4的时点数分别为29.22±2.38、27.97±2.92,无显著差异(t=1.9590,P=0.0540),而>6的时点数分别为25.66±4.98、20.32±3.72,差异显著(t=5.2828,P=0.0000).两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别为1例与11例(X2=5.7220,P=0.0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患者早期胃内pH值的高低与病情严重度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危险性高度相关,静脉持续输注PPI能更迅速地提高胃内pH值,并能有效维持高pH值状态,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胃黏膜肠化生作为胃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关于肠化生是否具有逆转性,目前尚有争议.但来自流行病学的证据显示,经过长期随访研究,肠化生可以逆转,但改变程度较小.除H pylori感染外,维生素C缺乏、胃酸减少和/或胆汁返流等亦是其发病因素.肠化生的发病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H pylori毒力因子、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微卫星不稳定性等均参与其发病环节,但尚不能肯定肠化生是由干细胞突变引起的胃上皮细胞表型的改变.肠化生在诊断上存在诸多困难,严格的内镜评估以及正确的取检部位尤为重要.单独根除H pylori似乎不足以逆转肠化生,联合应用其他化学阻断剂以及中医药,可能是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粒细胞缺乏性小肠结肠炎在临床上以粒细胞缺乏、腹痛和高热为三大主症.本文回顾了粒细胞缺乏性小肠结肠炎患儿17例,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4至2009年5年间粒细胞缺乏性盲肠炎息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7例患儿,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7.2岁.2例淋巴瘤,11例白血病,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神经母细胞瘤,2例单纯性粒细胞缺乏而无明显的基础性疾病证据.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4例有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其中3例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体检发现有右下腹压痛和肌紧张.伴有CRP的升高和电解质的紊乱.血培养阳性率47%.CT、B超提示肠壁增厚,盲肠或右侧结肠充气减少,气腹等.13例患儿接受内科保守治疗,4例手术干预.2例死亡.结论 粒细胞缺乏性小肠结肠炎是由粒细胞缺乏所引起的危及生命的消化道并发症,临床及CT表现可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和积极的内科治疗可减少病死率.大多数的患儿可通过保守治疗,避免外科手术而获得良好的预后.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our experience with dis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2004 to 2009, 17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 and treated at this center.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managment experience and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 Results Among the 17 patients, 11 were males and 6 were females. Their avergae age at diagnosis was 7. 2 years old. The primary diseases that caused neutropenia in these patients were lyphoma in 2 patients, leukemia in 11 patients,aplastic anemia in 1, neuroblastoma in 1, and primary neutropenia in 2. All the patients presented enterocolitis symptoms like fever, vomitting, and diarrhea. Physical examination found lower right abdominal pain and abdominal rigidity.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electrolyte disorder were also noted in these patients. The postive culture rate of blood bacterial was 47%.Computered tomography and ultrasonography revealed intestinal wall thickening, decreased air content in cecum and right colon, and peumoperitoneum. Four patients had diffused peritonitis and sepsis shock. Three of them need mechical ventilation. Among the 17 patients, 4 had surgery. Two patients died. Conclusions 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 is a life-threatening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 of neutropenia. Early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mortality and improve the prognose of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78.
Alu序列通过RNA依赖性机制即反转录转座在灵长类动物基因组中扩增,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已经超过100万个。这些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被认为有很多功能,并对基因结构有很大的影响。Alu序列大概以每200个新生儿就一个插入的速度继续扩增。已有研究表明Alu序列的插入和Alu重复序列之间的不等同源重组导致了多种人类疾病。Alu序列不仅对基因组的进化做了很大贡献,而且对大部分人类遗传病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新的Alu亚类产生,新的亚类引起的疾病又见报道,本文将对这一方面内容的发展动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介绍婴儿肿瘤的发病规律,诊断、治疗及其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1999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婴儿期恶性实体瘤21例(淋巴瘤未统计在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理分类分期、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21例有腹部膨隆、局部肿块、血尿及皮肤转移结节等表现,产前B超发现2例。病理类型有睾丸胚胎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常见类型,Ⅰ期患儿最多。21例患儿中17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15例为肿块完整切除术。术前化疗3人,术后化疗14人,患儿均没有接受放疗。15例患儿从发病存活至今,平均1.8年,2例患儿死亡。结论 加强婴儿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掌握其发病规律、诊断、治疗及其预后特点,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