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0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培养的INS 1细胞中 ,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胰岛α细胞培养上清液 (以下简称上清液 ) ,在不同浓度葡萄糖的刺激下 ,分别孵育不同时间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NS 1细胞培养基中的胰岛素含量。在 2 0mmol L葡萄糖浓度下 ,不同刺激时间 ,不同浓度的上清液刺激INS 1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显著高于 0 %上清液 (以下简称对照组 ,P <0 0 5或0 0 1 )。在 0、1 85mmol L葡萄糖刺激时 ,不同浓度的上清液对INS 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无明显作用 ,而在 5 6、1 6 7和 5 0mmol L葡萄糖刺激时 ,不同浓度的上清液刺激INS 1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RT PCR结果显示 ,在 1 6 7mmol L葡萄糖刺激 4、1 2和 2 4h后 ,30 %上清液对INS 1细胞胰岛素mRNA水平均无明显影响。提示胰岛α细胞培养上清液对糖刺激的INS 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有促进作用 ,但不影响胰岛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72.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95,自引:8,他引:87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北京地区5所医院对随机选择所在医院随诊1年以上,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393例,进行病史回顾,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393例患者中下肢坏疽8例(2.0%),间歇性跛行28例(7.1%).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者357例(90.8%),其中以68例(17.8%)踝/肱动脉压比值<1.0者与以下临床情况相关明显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P<0.05),FBS和HbAlc水平高(P<0.05),HDL-ch水平低(P<0.05),舒张压高0P<0.01).且踝/肱比值与FBS、HbAlc、Tg、纤维蛋白原、血压呈负相关,与HDL-ch呈正相关0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常见,与血糖、血脂、血压以及血凝多种因素有关.超声多普勒检查能较早地发现病变,而踝/肱比值是下肢血管病变的一种方便可行和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3.
低钙血症引起心力衰竭极少见 ,在内科心脏病学和内分泌学教材上也常被忽略或很少论及 ,因此临床医师对低钙血症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所知甚少。现报告一例由于慢性低钙血症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而致死亡的病例 ,以提高对该症引起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视。患者 ,女 ,2 3岁 ,因反复手足抽搐 6年 ,胸闷 ,气促伴咯粉红色泡沫痰 1天 ,于 199×年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6年始无明显诱因而出现手足抽搐反复发作 ,发作时可见拇指与其余 4指并拢 ,每次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 ,发作与季节变化无关 ,无意识障碍和大小便失禁 ,予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后能缓解。 1…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人脑梗死灶周围组织GFAP、CD31的表达 ,探索脑梗死灶周围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与微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HE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的变化 ,免疫组化技术 (两步法 )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和CD31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的表达。结果 脑梗死 8h其周围组织GFAP表达开始增加 (P <0 .0 1) ,4~ 5d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1) ,8~ 15d表达达到高峰 (P <0 .0 1) ,以后有所回落 ,19d时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D31阳性反应在脑梗死 8h开始增加 ,4~ 5d其阳性表达数量增多 (P <0 .0 1) ,血管扩张 ,8~ 15d达高峰 (P <0 .0 1) ,见大量新生血管 ,19d时仍比对照组高 (P <0 .0 1)。GFAP与CD31消长规律一致 (Pearsonr =0 .9930 ,P <0 .0 1,R2 =0 .986 0 )。结论 脑梗死后 15d内其周围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活跃 ,并可能促进微血管重建与扩张 ,两者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teinases,MMPs)MMP-1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技术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及25例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中MMP-1和MMP-9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MP-1和MMP-9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且两者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MMP-1、MMP-9均是良好的肺瘤标记物,MMP-1、MMP-9与肺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6.
“贯通式”医学机能实验学是“依托基础、承接临床、辐射科研”的新课程模式。课程注重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并适度向科研延展,着重培养医学生基础、临床、科研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本文从“贯通式”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的教学观念、学科任务、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调查反馈结果证明,这一课程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7.
本文对410例正常人及糖耐量低减者(IGT)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关系,用多因素直线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INS 2h)与TC、TG及HDL-C水平有显著相关,服糖后2小时血糖(BG 2h)与TG及HDL-C水平有显著相关;TC及TG与HDL-C有显著负相关。调整年龄、性别、吸烟、FBG后,INS 2h与TC、TG、HDL—C仍有显著相关,但当加入BMI为自变量进行调整后,INS 2h与TC、HDL-C的相关性显著减弱,而仍与TG有显著相关。用空腹胰岛素(FINS)代替INS 2h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结果相似。由于高胰岛素血症常与肥胖相伴随而BMI(肥胖)与HDL—C有极其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226,P<0.001),故调整BMI后,胰岛素对HDL-C的影响被低估,使两者相关性减弱。结果表明:在正常和IGT者中,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脂及脂蛋白代谢有关,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造成脂类代谢紊乱而参与心血管病变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8.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关联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代谢综合征还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自Reaven于1988年提出‘X综合征'的概念以来,这个因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聚集而危害公众健康的著名的综合征,受到了内分泌及心血管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人们对该综合征的各个组分进行深入地分析之后,对该综合征的命名产生了分歧:是称之为‘代谢综合征',还是称之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这不是简单的命名争议,其背后有丰富的内涵.争论的实质是病因问题.称之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者,实际上认为该综合征中的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产生于一个共同的土壤--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9.
双重染色法是在一张切片上做两种不同的染色的方法,如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我们选用两种不同的显色方法,在一张切片上分别在不同部位两种标记不同的抗原,可直接区别两种抗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80.
果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果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69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35例)和生理盐水组(34例),每日分别给予500ml 5%果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3小时输入。于输液第0h、1.5h、3h测定静脉血糖和胰岛素水平;0h和3h测血尿酸水平。结果两组输液过程中各输液时点的血糖、胰岛素及尿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生理盐水比较,果糖注射液对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