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发生的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法,便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2003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140例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患者分为两组:2003年1月~2010年2月常规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患者70例为对照组,2010年2月~2011年10月加强股静脉置管护理的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患者70例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护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净化股静脉置管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股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发生率43%;实验组股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发生率20%,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明显减少,痛苦明显减轻。结论:置管后的精心护理可明显减少护理并发症、患者痛苦及导管留置时间,增加导管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癌症放疗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汉化Anderson的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82例癌症放疗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包括职业、住院次数;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包括患病时间、每日活动时间。本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情况:客观支持的得分为(8.56±2.66)分,主观支持得分为(13.22±2.44)分,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为(6.80±1.96)分,总分为(28.59±5.04)分,与国内常模(34.56±7.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1,P<0.001)。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帮助癌症放疗患者患者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使用无菌小磨口瓶盛装75%酒精、2%碘酒进行治疗前消毒,一直是医院广泛采用的方法。为保证消毒液的质量,需要定期更换灭菌磨口瓶。2004年6月以前,我院磨口瓶的处理方法是科室用5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每24h更换1次,高压蒸气灭菌1次/周。经细菌学检测,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2004年6月,采用消毒供应室对全院的磨口瓶进行统一的清洗、高压蒸气灭菌。为保证使用的消毒液既符合《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的规定,又节约、环保,我们对磨口瓶的科学更换时间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正常孕妇体重指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前正常的孕妇通过孕妇学校或门诊定时查体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中晚期体重指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孕16周前在该院产科门诊建档的单胎初产孕妇400例,随机双盲均分为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组(A组)和单纯定期门诊检查指导组(B组),对比观察自孕20周起每妊娠月体重指数(BMI)变化与妊娠结局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BMI两组孕妇孕前、孕20周时相近(P>0.05);A组孕24周开始即显著低于B组(P<0.05),孕28周至孕38周则有极显著差异(P<0.01)。A组正常产、阴道助产、过期妊娠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虽低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等高危妊娠及妊娠结局相关指标均显著低于B组(P<0.05),其中HDCPA组极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通过孕妇学校动态孕期健康教育进行体重指数调控有助于降低孕期疾病发生,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4~1996年5月共收治40例,死亡3例。现将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均为临床确诊的住院病人,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25~40岁。少尿期一般持续时间为7~10天,少数患者可持续半月左右,然后逐渐进入多尿期。 2 护理 相似文献
16.
应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通用标准,并非某家医院的专用标准和实施细则,这个标准具有通用性、适用性和指导性。目的是指导组织按照规定的要求建立、实施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我院按照ISO9001:2000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体系,并形成规范而且受控的文件。具体的质量管理过程为:医疗服务的管理过程,资源提供、医疗服务的实施过程,测量、分析、改进即控制的过程,护理部与此同时开展护理质量控制活动,进行持续改进,取得成效,护理人员在管理方面得到了锻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采取护理的干预措施,做好病人的个体化护理,使此项技术得到更好推广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2年-2004年在我院接受静脉套管针的病人共58例。置管所用材料全部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un材料制成的静脉套管针。结论静脉应用套管针是一项先进技术,不断受到护理人员欢迎,同时也被更多的病人所接受,但护士必须了解病人感受与需求,给予个体化护理。护士在给病人静脉输液中,应用套管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延长每次静脉穿刺的间隔时间,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士对静脉采血项目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采用Soderberg设计的《静脉采血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调查问卷》对125名在岗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16份。结果:静脉采血项目平均得分为(39.7±14.7)分;不同教育背景、职称、是否参加过静脉采血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科别的护士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多数护士缺乏足够的静脉采血相关知识,建议加强临床护士静脉采血培训课程的继续教育及在校护生的静脉采血知识基础课程的教育,并鼓励护士积极主动获取静脉采血新知识、新进展,共同促进静脉采血实践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