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6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102.
伤害疾病负担评价指标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伤害疾病负担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进程、各指标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目前全球常用的疾病负担评价指标———DALYs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3.
2005-2009年中国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2005-2009年人禽流感(H5N1)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和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5-2009年我国确诊的人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2005-2009年全国共确诊人禽流感病例38例,其中有2例为军队病例。2005-2006年冬春季和2009年初的人禽流感疫情有明显的报告发病高峰。病例分布在17个省份,前三位为安徽(5例)、湖南(5例)和福建(4例),占所有报告病例数的37%。病例的年龄中位数26岁(2~62岁),女性(53%)略多于男性。病死率为66%。感染来源主要是病死禽,活禽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感染危险因素,而人禽流感病例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很有限。结论人禽流感病例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感染人群以50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性别和职业分布无明显特点。病死禽和活禽市场暴露在我国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05.
移动百分位数法不同阈值在传染病暴发预警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比较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中移动百分位数法采用不同阈值对传染病预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P50、P60、P70、P80和P90 5个阈值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的候选预警阈值,对全国范围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报告的19种法定传染病病例数进行暴发探测和结果的比较.以暴发探测起数最多、暴发探测时间最短和预警信号数最少作为移动百分位数法最优阈值的筛选标准.结果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的最优阈值为P50,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的最优阈值为P60,甲型肝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的最优阈值为P7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最优阈值为P80,猩红热、伤寒和副伤寒、戊型肝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丙型肝炎和麻疹12种疾病的最优阈值为P90;对19种传染病分别采用最优剧值进行探测,与所有疾病均采用P50作为阈值相比,2年可减少64 840条(12.20%)预警信号,而暴发探测起数与暴发探测时间没有变化.结论 不同传染病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进行暴发探测的最优阈值不同,CIDARS可进一步优化各病种的预警阈值,从而在确保暴发探测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前提下,减少预警信号数量.  相似文献   
106.
美国公共卫生应急风险沟通体系和机制介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对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等有关机构考察访问,了解美国公共卫生应急风险沟通体系和机制情况。在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框架下,美国联邦政府下属各部门和各州政府也建立了相应的突发事件管理系统,风险沟通工作贯穿于整个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之中。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健康推广中心主要承担公共卫生应急风险沟通工作,负责与公众、医疗卫生人员、媒体的沟通,其中突发事件健康相关信息开发和传播是应急风险沟通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全国报告的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入境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月23日各省报告的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资料,对入境后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  相似文献   
108.
一例孕妇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死亡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2005年11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报告的一例不明原因肺炎孕妇死亡的病因.方法访谈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查阅临床病志,对病例和病死禽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的气管吸取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H5N1亚型特异的核酸片段,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病例发病前4天有明确的病死禽直接暴露史,病例和病死禽的122名密切接触者经10天医学观察均健康.病毒性肺炎伴血白细 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显著下降,迅速进展的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是其主要临床特征.病例的气管吸取物A/H5N1的HA和NA基因阳性,分离到的A/Anhui/1/2005(H5N1)的8个基因节段均为禽源的,血凝素抗原的受体链接肽仍为多个碱性氨基酸.结论该病例为首次报告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发病、死亡的孕妇.孕妇妊娠期间的免疫耐受状态可能是导致其感染,引起相应临床表现和进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单次硬膜外麻醉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与单次硬膜外麻醉作用比较张兆平,赵琼,李中杰全组45例,ASAⅠ~Ⅱ级,年龄3~14岁。随机分为脊麻组(n=20)和单硬外组(n=25),均为下腹部以下手术。脊麻组按0.5%布比卡因2份加10%葡萄糖1份(2:1);单硬外组采用0。...  相似文献   
110.
综合性医院急诊农药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急诊农药中毒的特点。方法 有条件地选择25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作为调查点,其中省市级医院14家、县级医院11家;观察对象为在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观察期内到25家医院急诊救治的首诊农药中毒患者(包括初诊和转诊),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特点。结果25家医院急诊科共救治农药中毒患者2 261例,居同期急诊科救治各类中毒总例数的第三位;农药中毒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1.47;在1 618例初诊患者中,有43.9%的病例(710例)使用救护车急诊;以有意接触而致中毒为主要原因,占68.3%;女性的有意接触占75.8%;在4个年龄段中,15-34岁是农药中毒的急诊高峰年龄段,各年龄段农药中毒占本年龄段总中毒的比例明显不同,以0-14岁组居高,其中又以1-4岁儿童最高,占65.9%;98.2%的病例需要急救处理,经急诊救治后,患者中52.4%转住院治疗;中毒对象依次为农民、家务劳动者、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等;杀虫剂中毒居首位,占60.1%,急诊观察农药中毒病死率为3.9%(不包括由急诊科转住院、ICU病房继续治疗患者的结局);60.8%农药中毒患者来自县医院救治的病例,居县医院救治各类中毒总例数的首位。结论 普及宣传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和贮存农药的知识,减少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控制、减少农药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