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了解全国各省传染病疫情监测人员与工作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部门完成调查。使用Excel软件和R(i386 3.2.2)软件完成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结果 全国32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从事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的人员以30~岁(42%)年龄段、硕士学历(47%)、预防医学专业(75%)和中级职称(45%)为主。除个别省份外,疫情监测数据的周、月、年等常规分析及专题分析、反馈机制较为健全。但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辖区医疗机构的单位仅为6家(19%)。多数省份采用较为传统的疫情分析技术与方法开展数据分析,仅8个省份利用软件技术实现了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析,其中有4个省已在全省(市、区)范围内对新技术方法进行了推广。全国共有23家单位(72%)有派学员到中国CDC进行疫情数据分析技术和统计方法学为主的短期进修需求。结论 我国省级疫情监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普遍偏少,人员结构有待优化。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机制已经形成,但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反馈。疫情数据分析利用普遍不够,分析技术有待创新,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桥体加强结构设计对烤瓷固定桥瓷层强度的影响,为临床使用合适的金属桥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C5、C6缺失采用C4-C7金属烤瓷双端固定桥模型,在烤瓷固定桥金属基底的舌侧设计点状和带状加强结构,以无加强结构设计作为对照,在桥体中央垂直于咬合面进行加载(速度0.5mm·min-1),记录饰面瓷破坏时的载荷以及破坏的形式。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瓷层失败时的最大载荷值组间差异(α=0.05),并探讨不同设计组间瓷层破坏形式的差异。结果3种不同设计组发生瓷裂时的平均最大载荷分别为(0.87±0.06)kN(无加强结构)、(1.03±0.15)kN(点状加强结构)和(0.93±0.10)kN(带状加强结构)。无加强结构组与点状加强带组的最大载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瓷层破坏形式上,各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瓷层破坏的位置几乎都是在加载点周围和近远中固位体的连接体部位。结论金属桥架舌侧连接体区的点状加强结构对烤瓷桥强度可以起到明显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析如何开展地震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各卫生防病专业人员开展了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的评估工作,为灾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科学地组织实施卫生评估积累了许多经验.笔者在借鉴国际上通用的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评估理论、方法与工具的基础上,结合灾后开展的评估工作,重点介绍在地震灾后不同阶段开展卫生评估的重点与方法,从而为灾后开展灾区公共卫生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流感疫苗应用现状及促进预防接种的政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感是一种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流感疫苗在我国是二类疫苗,年平均接种率仅2%~3%。接种率低的原因包括公众对流感和流感疫苗认知不足、医务人员极少推荐、接种服务可及性和费用等。为促进我国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降低流感对公众的健康危害和经济负担,应考虑采取综合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包括采用不同筹资方式和机制,提高重点人群的接种意愿和接种率、改进免疫服务公平性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流感和疫苗预防的认识,改进临床预防实践,通过制订临床指南、路径、专家共识等多种渠道,推动临床医生对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建议的推荐;加快预防接种工作体系建设,为公众提供更方便、可及和规范的预防接种;加大新型流感疫苗研发支持力度,加快新型流感疫苗上市应用;修订我国药典中"妊娠期妇女为流感疫苗接种禁忌"的条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浙江省2010年急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的分布与分子分型特征,为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急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开展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药敏试验,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副溶血弧菌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从1812例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52株,其中副溶血弧菌150株,分离率为8.3%(150/1812),居细菌性病原第二位.副溶血弧菌感染主要发生在7-9月份,并以18-45岁青壮年发病为主.副溶血弧菌对头孢吡肟和碳氢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性达到100%,但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却分别达到了81.3%和63.4%.50株副溶血弧菌菌株MIST分型结果为ST-3型47株,ST-120型2株,ST-8型1株.结论 浙江省副溶血弧菌感染在夏秋季急性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ST-3是最主要的流行克隆株.长期持续监测副溶血弧菌,对于防控其在环境和人群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上海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浦东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数据,揭示监测数据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方法 分析数据源来自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浦东症状监测系统中的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数据,以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作为参照,在数据特征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两者相关性分析,并通过比较症状监测前后期的数据变异性与上报滞后时间来评价数据质量及稳定性.结果 监测显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序列于9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具有周末效应及节假日效应,与ILI监测数据同一天的相关性最佳(r=0.596,P<0.05).监测前期(2010年5月1日至7月31日),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与ILI监测序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r=-0.058,P>0.05);而在监测后期(2010年8月1日至10月31日),两者时间趋势一致,同一天的r值达到0.798(P<0.05).分析数据的变异性发现监测后期数据变异性小于前期,同时监测后期的数据上报质量高于前期.综合与参照序列的相关性、数据变异性及报告质量分析,提示症状监测系统后期的数据稳定性高于前期.结论 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数据在监测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才会趋于稳定,在设计针对大型活动的监测系统时应该预留足够的试运行期,并在选用短基线预警模型时应考虑监测数据存在周末与节假日效应.  相似文献   
17.
暴发规模和持续时间对CUSUM预警模型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数据模拟方法,在一段服从Poisson分布的数据序列中插入11个不同暴发规模、不同持续时间的暴发事件,研究暴发规模和持续时间对CUSUM(Cumulative Sum)预警模型效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现有模拟条件下,灵敏度为9.1%~100.0%,特异度≥98.6%;灵敏度与暴发规模有明显的关系,暴发强度越大,灵敏度越高,而暴发持续时间并不影响灵敏度;灵敏度达到100.0%,暴发规模需≥2.6;暴发规模越大,滞后时间越短;当暴发规模≥1.8时,滞后时间控制在<1d.可见CUSUM预警模型的预警效能受暴发规模的影响,与暴发持续时间关系不明显.该模型对规模≥2.4的暴发具有较好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卫生应急移动会商平台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方法:在明确移动会商平台设计需求、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对平台的构成要素、内外部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平台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和实现途径。结果:移动会商平台采用了多通讯方式的通讯指挥手段,具备快速反应,灵活机动的展开和撤收能力,可实现各种条件下的卫生应急现场视频会商、通讯指挥和办公等功能。结论:该平台能够满足野外应急机动务件下快速、稳定和可靠的通讯指挥需求,可作为卫生应急现场视频会商和通讯指挥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卫生应急生活保障方舱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方法:在明确卫生应急生活保障方舱设计需求、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对方舱的内外部设计方案进行研究,确定方舱设计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和实现途径。结果:卫生应急生活保障方舱采用多种用途集成方法,可实现各种条件下的卫生应急现场炊事、洗浴、洗衣和供水等功能。结论:该方舱能够满足野外应急机动条件下生活保障需求,可作为卫生应急现场的主要生活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09-2020年我国全人群腹泻患者中轮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和基因型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开展腹泻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的我国28个省份252家哨点医院腹泻症候群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20年轮状病毒腹泻病例在不同气候带地区、人群以及时间的分布特点及A组轮状病毒腹泻病例的基因分型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2009-2020年共对114 606例腹泻病例进行轮状病毒检测,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9.1%(21 872/114 606),阳性病例以A组轮状病毒为主(98.2%,21 471/21 872)。轮状病毒阳性率较高的年份分别为2009年(36.9%,2 436/6 604)和2010年(30.6%,5 130/16 790),2011-2017年在14.0%~18.0%之间变化,2018年小幅上升(20.3%,2 211/10 900),之后两年连续下降(15.5%,2 262/14 611和9.5%,470/4 963)。男性(20.2%,13 660/67 471)的轮状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17.4%,8 212/47 135);<5岁婴幼儿的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28.4%,18 261/64 300),是成年人的4倍以上。中温带、暖温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轮状病毒阳性率于12月至次年2月达高峰,而高原寒带存在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11月至次年1月及5-6月。2009-2020年A组轮状病毒优势基因型由G3P[8]、G1P[8]逐步发展为G9P[8]。结论 2009-2020年我国轮状病毒感染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各年龄组人群阳性率差异较大,儿童腹泻仍是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持续开展流行特征和基因型变化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