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82篇
  2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流行病学上呈明显右移趋势。为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我们对本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肠镜室检出的右半结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近年来右半结肠癌患者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2.
黄家莲  朱艳 《护理学报》2012,19(13):39-40
目的 探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 例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0.2 mL,分别在2 个穿刺点皮内各注入0.1 mL,等待30 s,用16 G 内瘘穿刺针从局麻注射针口进行内瘘穿刺;对照组除了不使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外,穿刺用物及操作流程均与观察组相同.统计两组穿刺成功率、患者对穿刺的疼痛反应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及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2%利多卡因局部皮内注射后进行首次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达到无痛穿刺,减轻患者对穿刺疼痛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3.
背景:有研究表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分化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2可以诱导间质转分化的发生。 目的: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利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并传代,选择传5代的细胞进行实验,采用100 ng/L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48 h,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E-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的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2处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48 h后,细胞E-钙黏蛋白表达明显减弱,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2可以成功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2处理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可以作为间质转分化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培养猪眼小梁细胞,研究压力对体外培养的猪眼小梁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 (EL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猪眼小梁细胞并鉴定,建立细胞水平的青光眼模型,对传第3代猪眼小梁细胞分别施加20、40、60 、80mmHg压力作为实验组,0mmHg为对照组。培养6h后行ELAM-1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培养24h后行MMP-2、MMP-3和TIMP-2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培养细胞为猪眼小梁细胞,正常小梁细胞不表达ELAM-1,压力为40、60、80mmHg时,ELAM-1的表达同0、20mmHg组相比表达明显增加。正常小梁细胞可以少量表达MMP-2、MMP-3及TIMP-2。压力为40、60mmHg时,MMP-2、TIMP-2的表达同0、20、80mmHg相比表达明显增加,压力不影响小梁细胞MMP-3的表达。结论 一定范围内压力的变化可以促进猪眼小梁细胞表达ELAM-1,可以改变MMPs/TIMPs之间的平衡状态,进而影响小梁细胞外基质(ECM)的代谢,改变房水外流阻力, ELAM-1、MMPs在青光眼的发病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的分娩结局。方法:选取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79例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前置胎盘类型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组(7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组(95例)、边缘性前置胎盘组(67例)、低置前置胎盘组(45例),分析4组分娩结局。结果: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产后出血率分别均高于边缘性前置胎盘和低置前置胎盘患者(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的剖宫产、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子宫切除的发生率均高于边缘性前置胎盘组和低置前置胎盘组(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早产率高于部分性前置胎盘组、边缘性前置胎盘组和低置前置胎盘组(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部分性前置胎盘组、边缘性前置胎盘组和低置前置胎盘组(P0.05),部分性前置胎盘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边缘性前置胎盘组和低置前置胎盘组(P0.05),4组新生儿的1 min、5 min Apgar评分和围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儿发生率较高,应加强监测并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 BV)血清标志物HBeAg与HBeAb同时阳性患者的病毒复制、肝功能状况,并探讨该类模式的产生原因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从中筛选出HBeAg与HBeAb同时阳性的标本,检测该类标本HBV-DNA定量值和肝功能结果及肿瘤标志物AFP值.结果 检测17 895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HBeAg与HBeAb同时阳性73例,阳性率7.4%;73例HBeAg和HBeAb阳性患者中,HBV-DNA>1×E+004拷贝/ml者占55.0%;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率为58.3%,肿瘤标志物AFP异常率21.9%.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eAg与HBeAb同时阳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处于低水平状态,体内病毒较少,传染性弱,但是也容易造成肝功能的慢性损伤,应当引起实验室和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方法:慢性肾脏病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21例)应用厄贝沙坦150mg,1次/d,联合治疗组(22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5粒,3次/d。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血肌酐、血钾、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比较,厄贝沙坦组与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两组治疗前比较,收缩压,舒张压,肌酐,血钾,蛋白尿,均P〉O.05,无显著性差异。厄贝沙坦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蛋白尿,P〈O.05,有显著性差异;肌酐、血钾,P〉O.05,无显著性差异。联合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性差异,P〈O.05;肌酐、血钾,P〉O.05,无显著性差异;蛋白尿,P〈O.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蛋白尿,P〈O.05,有显著性差异,联合组较厄贝沙坦组下降。结论:单用厄贝沙坦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肾炎康复片均能减少尿蛋白,合用肾炎康复片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8.
目的:观察和评估三参归芪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三参归芪合剂。对比分析2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心功能疗效、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血浆NT-pro 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的疗效和心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参归芪合剂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NT-pro BNP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应象刺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应象刺血和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上肢肌张力的变化、运动功能的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应象刺血可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状态,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0.
2013年,社会医疗保险基金付费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从"照单全收"到"总额控制",医疗保险基金运行面临严峻形势。军队医院任务繁重,既承担着平战时部队官兵和老干部的卫勤保障任务,又服务于地方广大群众,为更好满足部队官兵医疗需求及各项军事任务的完成,医院收入的一部分必须依赖于医保基金。在当前医保基金"总额控制"以及医疗费用上涨等矛盾的影响下,如何规避风险,合理控制费用,防止医疗行为导致的医保基金收入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