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手术创伤往往破坏了正常的血管、神经、肌肉,使部分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关节僵硬、肌肉粘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做好髋关节术后的功能锻炼可使被手术破坏的组织尽快建立侧支循环,有利于患肢消肿止痛,尽快恢复下肢功能,尽可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应用康复护理程序进行各阶段的指导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出入境人员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情况及丙型肝炎感染的相关因素,以确定重点监测人群,为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深圳地区出入境人员进行抗-HCV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出入境人员25 783人,检出阳性者132例,总感染率为0.51%,其中男性感染率为0.54%,女性感染率为0.2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从职业分布情况来看,交通员工的HCV构成比最高;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之间.结论应加强丙型肝炎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行为干预,以降低HCV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表达纯化梅毒螺旋体Tp0453和TpN47蛋白,评价2种蛋白的检测效果,并建立一种新的梅毒抗体检测方法。方法以梅毒螺旋体Nichols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Tp0453和TpN47蛋白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株后经IPTG诱导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大规模培养后采用Ni2+亲和柱纯化目的蛋白;纯化蛋白用过碘酸钠法进行HRP标记,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分别评价两种蛋白的检测效果,在此基础上,按比例混合两种抗原,并建立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法。结果构建了Tp0453和TpN47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低温(27℃)和低剂量IPTG(0.1mmol/L)诱导条件下,有效的实现了Tp0453和TpN47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采用Ni2+亲和纯化方法成功纯化出了高纯度的Tp0453和TpN47融合蛋白,ELISA检测结果显示Tp0453比TpN47具有更强的反应性,两种蛋白混合,建立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法通过血清学试验表明具有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实现了梅毒螺旋体Tp0453和TpN47蛋白快速高效的表达,并结合2种抗原优势,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梅毒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优化一种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快速筛查方法。方法根据WHO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检测方案合成、标记引物和探针。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与参数.优化了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该方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应用该方法检测患者实际样品,结果与WHO推荐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应用该法可在4h内完成对样品中甲型H1N1流感的检验。结论本研究优化的甲型H1N1流感的双重荧光PCR快速筛查方法可用于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  相似文献   
45.
目的获得深圳口岸首例入境人员HIV-1亚型毒株全长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特征。方法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HIV确证实验室确证的1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提取病毒RNA,利用逆转录巢式RT-PCR技术,分两段扩增病毒近似全长基因序列,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获得了8 831 bp长度的近全长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HIV-1 CRF01_AE亚型参考株成簇,Bootstrap值为100%,通过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HIV-1 CRF01_AE亚型毒株比较,该毒株与泰国流行毒株的关系最近。结论该毒株是由境外传入的,应对入境人员HIV感染毒株的来源和变异进行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46.
评价自体热休克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负载DC对Ⅰ到Ⅳ期ER、PR、Her2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治疗的疗效和患者对该治疗的耐受性。方法:入选南京、常州、无锡三地3个医院的TNBC患者168例,按照2∶1的比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组为DC免疫组112例、对照组56例。DC疫苗治疗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个月,共3个疗程。疫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谱(IL-2、IL-10、IL-12、TNF-α和IFN-γ)水平和肿瘤特异性CD8+IFNγ+T细胞比例以及进行DTH试验。末次治疗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2年,统计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R)。结果:Ⅰ~Ⅲ期TNBC患者DC免疫治疗1个疗程后,IL-2、TNF-α和IFN-γ水平即较治疗前(基线)显著升高(PIL-2=0.038 4、PTNF-α=0023 7、PIFN-γ=0.022 1),且随疗程增加其水平不断升高;而Ⅳ期TNBC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细胞因子水平均无明显提高。Ⅰ~Ⅲ期TNBC患者外周血CD8+IFN-γ+T细胞比例提升速度与幅度较为缓慢,3个疗程后提升幅度才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DTH试验阳性率伴随疗程数的增加而提升,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973);早期(Ⅰ期和Ⅱ期)TNBC患者DTH平均阳性率明显高于中晚期患者(Ⅲ期和Ⅳ期)。2年随访期内Ⅰ~Ⅱ期TNBC患者病情均较稳定,生存率100%;Ⅲ~Ⅳ期TNBC患者DC治疗组PFSR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 vs 32.73%,P<0.05)。Ⅰ~Ⅳ期DTH阳性患者的PFSR明显高于DTH阴性患者(87.30% vs 51.02%,P<0.05)。治疗组112例TNBC患者对DC治疗耐受良好,未发现Ⅱ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自体热休克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负载DC可有效诱导早期TNBC患者产生Th1型免疫应答反应,分泌高水平Th1型抗瘤因子,3个疗程后可激发明显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TL反应,DTH试验可作为DC免疫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之一。该DC免疫治疗方法可抑制晚期TNBC患者疾病进展,从而提高PFSR,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47.
48.
心脏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易危及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掌握老年人心脏病的特点,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70例60岁以上的老年心脏病人的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9.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由于血液黏度增加,血栓形成,动脉痉挛,低灌注等原因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中断引起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变性坏死的致盲性眼病[1],能引起患眼瞬间失明,故发病后应立即抢救.法布雷病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是一种遗传病,是由于一些脂类特别是三己糖基神经酰胺无法被代谢,堆积在组织或器官中引起各种临床症状.本病就是由于代谢物堆积在视网膜动脉血管而发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生率低,而法布雷病致中央动脉阻塞更罕见,2010年我院发生1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0.
对1例社区医疗站静脉滴注头孢菌素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病例的护理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强社区护理管理,社区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加强专业知识和全科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