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epatitis-associated aplastic anemia,HAA)是指在肝炎发生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该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引起肝炎的病因尚不明确,我国为病毒性肝炎大国,国内报道的HAA也以病毒性肝炎居多。而血清学病毒标志物阴性的HAA研究较少,为提高该病认识,我们对近年来收治的血清学病毒标志物阴性的HAA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栽培与野生苦参的清热、利尿、镇痛方面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以干酵母致大鼠高热模型比较栽培苦参与野生苦参的解热作用;以代谢笼收集大鼠不同时间点的排尿量和总尿量比较栽培与野生苦参的利尿效果;采用热板和扭体法比较观察其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栽培与野生苦参(1,2,4 g.kg-1剂量)均能明显降低酵母菌致热模型大鼠的体温;明显增加大鼠不同时间段的排尿量和排尿总量;栽培与野生苦参3,6 g.kg-1剂量均可明显提高小鼠的热板痛阈值、明显延长小鼠出现扭体的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表明其具有非常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栽培苦参与野生苦参都具有明显的清热、利尿和镇痛方面的作用,药效学作用强度比较野生与栽培苦参无显著差异,本实验结果为栽培苦参代替野生苦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成人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的治疗方法,防止病情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确诊的获得性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先接受维生素K1静滴3—14d,临床出血停止、复查凝血象正常后改用大剂量维生素K4口服序贯治疗(序贯治疗组),观察其临床出血表现、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此前本院收治的16例本病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常规治疗组)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中21例患者病因不明,10例为杀鼠药中毒,序贯治疗组发病时血小板计数为(224.8±73.42)×10^9/L、凝血酶时间(TT)为(16.32±0.62)s、纤维蛋白原(Fg)为(3.54±0.64)g/L,与治疗后相比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序贯治疗组随访1—15(中位数8)个月,无一例患者复发,而常规治疗组中6例患者复发,复发率高达37.5%,两组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大剂量维生素K序贯治疗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血栓现象。结论大剂量维生素K序贯治疗本病安全、经济、高效,患者无复发、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4.
大气颗粒物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之间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晶晶  李娜  黄蓉  李秀央  李菊花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01-1205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大气污染(PM2.5、PM10)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的关系,采用M eta分析,依靠对以往相关文献的定量综合,从而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为定量评价大气颗粒物对冠心病患者危害及制定相关环境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12个有关大气颗粒物与冠心病患者死亡关系的定量研究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大气颗粒物每上升10对μg/m3,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比β为效应值,通过异质性检验,利用固定或随机模型效应进行效应值合并,并且对结果进行敏感分析。结果 PM 10每上升10μg/m3,人群冠心病死亡平均增加0.80%(95%CI:0.60%~1.10%);PM2.5每上升10μg/m3,人群冠心病死亡平均增加2.10%(95%CI:1.20%~3.10%);PM2.5每上升10μg/m3,女性冠心病死亡平均增加18.50%(95%CI:5.90%~31.10%),文献均采用的是固定效应模型。结论 PM2.5、PM10与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存在正相关,但其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数量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在介导ALL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初发未治、治疗后缓解和复发难治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DSCs细胞的比例,并采用定量PCR法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以健康人外周血为对照组.分离不同疾病状态ALL患者的MDSCs细胞与健康人T淋巴细胞共培养,观察其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复发难治组外周血中的MDSCs数量所占比例高于初发未治组、缓解组以及对照组,而初发未治组又高于缓解组以及对照组(均P<0.05).Foxp3 mRNA水平在复发难治组中最高,其次为初发未治组.患者外周血中MDSCs与健康人T淋巴细胞共培养第5天和第7天时,初发未治组和复发难治组T细胞增殖水平均低于缓解组(均P<0.05).结论 初发和复发ALL患者中存在MDSCs数量扩增,且Foxp3 mRNA表达水平增高.MDSCs可能通过抑制正常T淋巴细胞增殖或诱导调节性T细胞产生介导肿瘤免疫逃逸,从而导致ALL的发生和复发.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EIN)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及ICU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S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营养方法将患者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组,n=21)、EIN组(n=24)和埃索美拉唑联合EIN组(E+EIN组,n=23),检测并对比分析3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指标,包括血浆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L/M)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第7、14天,3组患者各黏膜屏障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N组、E+EIN组患者治疗后血浆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及尿L/M低于TPN组,E+EIN组低于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EIN可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维护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疗效优于单纯EIN和TPN。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E)在老年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腹胀不适、消瘦等症状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接受CE检查的患者137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75例)和对照组(<60岁,6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CE检查情况,包括CE在胃及小肠运行时间、胶囊排出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即胶囊在电池耗尽后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的患者比例)及胶囊滞留率(指胶囊2周或超过2周时间仍不能从消化道排出的患者比例),CE的图像质量、对小肠疾病检出率及所见病变的类型。结果 老年组CE在胃及小肠运行时间、胶囊排出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胶囊滞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小肠疾病检出率(61.3%)高于对照组(43.5%)(P<0.05);老年组检出的小肠疾病以血管性病变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黏膜损害为主,而对照组以小肠溃疡为主。老年组OGIB 的CE小肠疾病检出率高于慢性腹痛、慢性腹泻、其他症状(P<0.05)。结论 CE在老年患者消化道运行时间较长,但胶囊滞留率与中青年患者无差异,是一项安全的检查方法,并且对老年小肠疾病检出率较高,尤其对OGIB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8.
背景:温度会影响体外培养精原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目的:观察不同体外培养温度对A型精原细胞细胞周期及增殖相关基因c-kit、CyclinD3的影响。 方法:通过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大鼠生精细胞,分别置于32,37 ℃条件下与支持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观察其形态及细胞数变化等生长特性;培养第8天采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差异性贴壁分离富集A型精原细胞。 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第1天,32,37 ℃组均可见悬浮的呈圆形或卵圆形的生精细胞和贴壁的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的支持细胞;从第4天开始,37 ℃组生精细胞数、生长状态逐渐降低,第8天时,37 ℃生精细胞数明显低于32 ℃组 (P < 0.05);体外培养第8天,32 ℃组处于S期A型精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37 ℃组(P < 0.05),32 ℃组A型精原细胞c-kit、CyclinD3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37 ℃组(P < 0.05)。说明在37℃这种近似体腔的温度下体外培养生精细胞会抑制精原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合并MS患者作为MS组,另选取同期医院收治的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无MS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用药种类、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食欲素A、瘦素、白细胞介素6(IL-6)、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三维进食问卷(TFEQ-21)评分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MS的危险因素。结果 MS组与无MS组年龄、病程、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用药种类、FBG、TG、HDL、食欲素A、瘦素、IL-6、PANSS阴性因子评分、TFEQ-21评分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4.075、30.777、3.137、14.237、10.133、10.217、5.899、5.017、4.334、6.966、7.022、6.907、4.519、6.217,P<0.05);Log...  相似文献   
60.
朱晶晶  施继敏  蔡真  林茂芳 《浙江医学》2007,29(9):1003-1003
患者男性,57岁,因确诊白血病17年余,肌肉酸痛伴发热3天于2006年7月3日入本院。患者17余年前骨髓涂片提示:原单 幼单82%,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予柔红霉素(DNR) 阿糖胞苷(Ara-C)方案化疗(DNR60mg/d,3d;Ara-C150mg/d,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