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组织自然谐频成像在盆段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103例盆段输尿管结石的常规基波成像(FI)与组织自然谐频成像(THI)的结果。结果盆段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中组织自然谐频成像优于常规基波成像。结论组织自然谐频成像可提高盆段输尿管结石的清晰度,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9岁.因头晕、乏力伴咽痛、血痰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37.2℃,心率119次/min,呼吸19次/min,贫血貌,全身皮肤有瘀点、瘀斑,口腔黏膜红肿、有血痂,胸骨中、下段压痛,心、肺检查无异常发现,肝、脾肋缘下未触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黄连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大量的黄连须作为农业废弃物而丢弃,为探索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对黄连须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提取物和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酸水提取,制备黄连须根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指认黄连须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一测多评方法,对其中的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等5个成分进行定量研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须根提取物及部分单体成分对农业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通过质谱指认了黄连须根酸水提取物中14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5种主要生物碱含量总和是6.9%~9.1%,其含量约为主根提取物的26%,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黄连、须根2种提取物以及黄连须根中的主要成分盐酸黄连碱的活性筛选,发现黄连须根提取物在1、10、50、100 mg/L 4个浓度下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小麦赤霉菌、番茄灰霉菌、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番茄早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辣椒炭疽菌、水稻稻瘟病)抑制活性较弱,仅有黄连提取物在高浓度(100 mg/L)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活性达50%,其余抑菌活性均低于50%。须根中的盐酸黄连碱在50 mg/L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80%),对水稻稻瘟病、辣椒炭疽菌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分别达71.43%和63.64%。结论:黄连须根中的生物碱成分含量较高,且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是盐酸黄连碱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具备开发利用潜力,可以为黄连须根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MBO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肠梗阻相关症状改善情况、鼻胃管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拔管率、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及腹部X线检查结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胃管引流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鼻胃管引流量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管留置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二甲硅油散联合奥曲肽治疗MBO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肠梗阻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多选题作弊雷同判断标准开展研究,通过使用已设计的错同率软件,对错同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这对于无直接证据下的多选题作弊判定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并可以起警戒提示作用,提高考试诚信震慑力,并更好实现资格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肿瘤,为血液系统的第二大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在骨髓环境中处于优势地位,其局部微环境为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增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保护MM细胞免受药物诱导的凋亡[1]。骨髓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成分(基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源性抑制细胞等)和非细胞成分(细胞因子和液体环境)[2],对骨髓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钩针与针刀相结合颈部软组织平衡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颈部钩针及后枕部针刀颈部软组织平衡法治疗,1次治疗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25例(26.04%),显效47例(48.96%),好转18例(18.75%),无效6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钩针联合针刀颈部软组织平衡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建立大血藤药材中总酚、总皂苷和指标成分红景天苷、绿原酸、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15版《中国药典》大血藤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修订提供参考。以没食子酸为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的含量;以特征性成分3-O-[β-D-木糖基-(1-2)-O-β-D-葡萄糖醛酸基]-28-O-[β-D-葡萄糖基]积雪草酸为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景天苷、绿原酸、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的含量。总酚在1.01~7.04 mg·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总皂苷在37.7~201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红景天苷、绿原酸、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分别在0.025 8~1.55,0.076 2~5.44,0.0649~3.47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5.5%,99.08%,101.6%;大血藤中总酚和总皂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11.9%和0.87%~3.63%,红景天苷、绿原酸、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8%~0.572%,0.041%~1.75%,0.035~1.32%。建立的各指标定量分析方法重复性好,适合用于大血藤药材的质量评价。建议2015年版《中国药典》大血藤药材标准项下增加总酚、红景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干燥品计,含总酚以没食子酸(C7H8O6)计不得少于6.8%;含红景天苷(C14H20O7)不得少于0.040%,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2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丹参水提物在大鼠肠内的吸收特征,采用大鼠肠外翻模型,选择丹参水提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PAL)、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和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B)3种成分为考察对象,建立其超高效液相(UPLC)测定方法并测量其累积吸收量,阐明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特征。实验结果显示,RA,SAB在回肠内为被动吸收,符合一级速度过程;RA,SAB在空肠内低、中剂量时为零级速度过程,高剂量时为一级速度过程,是一种主、被动同时存在的吸收方式;PAL在空肠、回肠内均为被动吸收。小肠不同部位的吸收实验表明,空肠可能为RA和SAB的主要吸收部位,回肠可能为PAL的主要吸收部位。丹参水提物中PAL,RA,SAB 3种成分在小肠均有吸收,但各成分的吸收速率及其机制不尽相同,提示小肠对丹参水提物各成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并不是简单地半透膜渗透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