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朱春晖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10-12,15
目的 调查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维护服务情况,了解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期提出科学的、可行性的建议.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0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维护服务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影响患者对PICC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往返交通时间是影响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往返交通时间是对交通便捷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医疗付费方式和往返交通时间是影响收费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采用PICC进行化疗的患者对化疗间歇期PICC的维护整体比较满意,往返交通时间是影响整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婴儿食物过敏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提高婴儿食物过敏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水平。方法 以江西省儿童医院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住院的35例食物过敏致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婴儿食物过敏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所有患儿均有呕血和轻度-中度贫血,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9例,轻度低蛋白血症6例,血清IgE升高20例,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阳性2例;所有患儿血小板计数均正常,肝功能及凝血象检查均正常;3例患儿行血清学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测定,其中2例牛奶喂养患儿对牛奶高度敏感,1例母乳喂养患儿对蛋清和(或)蛋黄高度敏感。35例患儿均呈现镜下糜烂性胃炎,且为多发性病灶,其中21例患儿病变以胃底、胃体黏膜多发糜烂为主,14例为胃体、胃窦黏膜多发性糜烂,3例伴胃窦、幽门管水肿,1例食管炎。所有患儿组织病理提示胃黏膜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且均经患儿和母亲食物回避治疗有效。结论 婴儿食物过敏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牛奶喂养多见,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表现之一,内镜下表现以胃黏膜糜烂为主,饮食回避是主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且疗效肯定;胃黏膜病理学检查及结合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金冷法对精索静脉曲张(VC)所致阴囊温度升高和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51例VC患者使用金冷内裤(金冷法)治疗,早晚各1次,每次30min,疗程90d。观察治疗前后阴囊温度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连续使用金冷法治疗90d后,VC组的左阴囊温度由(32.16±0.79)℃降为(31.53±0.77)℃(P<0.01),右阴囊温度由(31.91±0.73)℃降为(31.81±0.63)℃(P>0.05);治疗前后VC组患者阴囊潮湿、发热,阴囊坠胀,腰酸、腰胀,头痛、头晕、乏力、焦虑症状评分变化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睾丸疼痛症状评分变化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IIEF-5评分由就诊时的(15.89±6.13)分提高到(20.04±3.87)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金冷法可作为一种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价3D技术在修复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眶壁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6例鼻窦恶性肿瘤破坏眶壁的患者,根据术前CT扫描数据,应用3D技术打印出患侧眼眶的树脂模型,在此模型上对钛网进行塑形,术中将预成形钛网植入眶壁缺损区。通过临床和CT检查,根据眼球容积和眼球突出度评价眶壁恢复情况。 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顺利,预成形的钛网不需要术中再次修整,植入的钛网与缺损周边骨床贴合紧密。术后3个月经临床和CT检查,所有病例眶壁重建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眼球内陷矫正在3 mm内,无眼球内陷,1例一个象限存在复视,患侧眼眶容积和眼球突度与健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应用3D技术预成型的钛网用于鼻窦肿瘤术后的眶壁修复,能精确恢复眼眶的解剖形态和容积。  相似文献   
55.
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在人迎、水突两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人迎、水突穴推拿及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29例,并与黄氏响声丸治疗对照比较。结果 临床痊愈2例,显效9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9.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此方法为治疗慢性喉炎“简、便、廉、验”之方法。  相似文献   
56.
人迎、水突穴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运用人迎、水突穴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喉炎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共40例,均为就诊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门诊的慢性喉炎确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18~53岁,平均年龄32岁.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0岁.2组一般资料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3D打印前牙区牙周骨缺损模型联合案例导向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重度牙周病松牙固定术规培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培生6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0人;其中CBL组接受CBL教学,3D+CBL组采用3D打印前牙区牙周骨缺损模型联合CBL教学。教学结束后,教师对规培生理论和实践成绩进行考核,并设计调查问卷评估规培生松牙固定术学习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相较于CBL组,3D+CBL组理论成绩(89.0±3.2)和实践成绩(90.0±2.5)均高于CBL组理论成绩(83.3±3.6)和实践成绩(84.2±3.5)(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D+CBL组规培生在牙周基础知识的掌握、松牙固定术专业知识的掌握、病例诊断及制订治疗计划的能力、临床操作能力、教学内容趣味性、与带教教师沟通意愿、主动接诊患者的意识、规培满意度八个方面均高于CBL组(P<0.05)。结论 3D打印前牙区牙周骨缺损模型联合CBL的教学在松牙固定术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效果,为3D打印模具在前牙松牙固定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及术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鼻鼻窦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4例,骨肉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鼻窦CT扫描,3D重建并打印出病变鼻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手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需修复重建部位,确定手术方案后进行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后均予以放疗并密切随访,通过CT复查与功能检查,对疗效、手术精准度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经3D打印术前设计,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8例患者同期行缺损部位修复重建,其中6例患者上颌骨和眶壁骨质缺损植入钛网,2 例患者颅底骨质缺损较大行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2例缺损较小且硬脑膜完整者未行骨性重建。术中能够明确肿瘤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并实现了全部切除、准确定位缺损并修复,精确度高。术后CT复查显示切除范围、骨缺损部位、重建外形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10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患者随访12~3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助于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缺损重建,可提高鼻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精确性、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EV71感染后不同临床类型的手足口病患儿肠道菌群的丰度、种群结构、群落变化,以探讨EV71感染引起轻症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肠道菌群差异。方法 筛选经咽拭子核酸检测EV71阳性的手足口病确诊患儿,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型组S和轻型组M,同时纳入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N,采集患者发病3天内的大便标本,提取粪便基因组DNA,经16S rDNA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是儿童肠道微生物群落中最丰富的菌群,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在正常儿童中均值为47.72%,手足口病患儿中轻症为55.62%,重症为61.17%,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则是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逐渐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ace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组的物种多样性较M、N组明显降低。结论 EV71感染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可能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并分析患儿单核细胞(MONO)、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SO)、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状况.方法:选取298例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儿均分到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糖皮质激素),每组149例患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身体状况变化、治疗研究炎症细胞状况.结果:治疗前后相比,两组体温(T)、心率(HR)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T、HR更低,FEV1更大(t=12.82、1.85、5.59,P<0.05).研究组MONO、BASO以及EOS百分比均比对照组更低,且研究组EOS计数更小(t=6.96、10.06、13.54、8.00,P<0.05).结论:采取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方式给予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身体状况,降低炎症细胞水平,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