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通过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D-二聚体(D-dimer)表达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情况,并分析血清CTRP-3、D-dimer表达与GC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二医院神经外科180例HICH患者,对比患者血清CTRP-3、D-dimer表达,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有效随访,依据GC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分析血清CTRP-3、D-dimer表达与HICH患者GC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组180例HICH患者均完成有效随访,其中预后良好110例,GCS(14.05±0.85)分,预后不良70例,GCS(6.12±1.05)分。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TRP-3、GCS评分呈低表达,D-dimer呈高表达(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S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CTRP-3表达与HICH患者GCS评分呈正相关(r=0.694,P<0.05),血清D-dimer表达与HICH患者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hoE蛋白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例正常脑组织和37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胶质瘤瘤组织中RhoE蛋白表达情况,评估RhoE蛋白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RhoE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中的免疫染色评分分别为7.00±1.00和3.32±0.372。RhoE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33。RhoE蛋白免疫染色评分小于4的胶质瘤患者生存期较短(P<0.05)。结论 RhoE在胶质瘤的发生进展中呈负调控作用,RhoE的低表达与胶质瘤临床预后较差相关,其表达情况对判断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朱明亮 《海峡药学》2010,22(12):169-171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病毒幢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以更昔洛韦5~10mg(kg·d),1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0.4~0.6mL(kg·d),1日1次,两组忘儿均采用静脉给药,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疗程7~14d.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1.4%,对照组治愈率4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病理征阳性以及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148例肝病患者血脂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院1996年~1997年148例肝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以探讨其在肝病时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正常对照组56例,为本院体检健康者,男32例,女24例,年龄22~61岁,平均346岁。148例肝病患者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男107例,女41例,年龄17~82岁,平均392岁。其中急性肝炎28例,慢性肝炎58例,肝硬变44例,肝癌18例。诊断参照1995年(北京)全国第五届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会议修订标准。所有受检者均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合并症。测定方法:受检者均于晨起…  相似文献   
15.
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单纯钻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方法3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行单纯引流钻孔术治疗。结果31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随访6月~1年,仅3例遗留少量硬膜下积液,未行特殊治疗,1年后自愈。其余病人均无明显后遗症,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均恢复到发病前水平。结论这种手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苎麻纺织工人麻尘危害及其剂量-反应关系吴中亚,丁效惠,王明阳,陈德,李巧玲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30000孟云,汪和钧,朱明亮,洪方胜,董克星安徽省铜陵市职业病防治所244000近年来亚麻、黄麻粉尘的危害时有报道,而苎麻粉尘危害详细报道甚少。为了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早发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变化意义,以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择取我院冠心病患者共105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区间均为2016年4月~2017年10月,根据患者的年龄要素(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将其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其中早发组患者62例,晚发组43例,另择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OPG水平,分析早发冠心病与OPG水平的关系,同时记录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及患者生活习惯及疾病史,分析疾病危险因素。结果经比较,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者、早发组与晚发组8个疾病危险因素中,饮酒史及BIM指数在两次对比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6个因素的统计学数据在两次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与健康者OPG水平以及hs-CRP水平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项指标在早发组和晚发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比。结论血清OPG水平的变化可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演变,而早发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较多,包括性别、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等。  相似文献   
18.
小脑幕裂孔下疝致大脑后动脉供区梗塞一例解放军第一六九医院朱明亮,张勇,朱云发颅内压增高致小脑幕裂孔下疝者,可因同侧大脑后动脉受压而致其供血区出现梗塞。此种病例少见。患者,男,5岁。头部外伤后昏迷3h入院。患儿高处坠落,伤后无昏迷,诉头痛。10min后...  相似文献   
19.
朱明亮  谭志琴  郭远波  闫国防  曾晖 《广东医学》2012,33(15):2310-2312
目的 探讨多形性胶质瘤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患者血清中miR-155、miR-365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运用荧光素报告载体系统检测miR-155和miR-365直接调控的靶基因BDNF.并收集54例GBM患者和12例Ⅰ、Ⅱ级胶质瘤患者的术前外周血标本,以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分别检测GBM和Ⅰ、Ⅱ级胶质瘤患者血清中miR-155、miR-365和BDNF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55、miR-365与BDNF的相关性.结果 BDNF是miR-155和miR-365直接调控的靶基因,miR-155或miR-365均可下调BDNF蛋白的表达;GBM患者血清中miR-155与miR-365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59±1.22、6.96±1.43,两者分别与健康志愿者(1.19±0.24、1.07±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级胶质瘤患者血清中miR-155与miR-365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35±0.41、1.29±0.39,两者分别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BM患者血清中的BDNF表达水平为(5.52±1.23)ng/mL,与健康志愿者[(12.55±2.11)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级胶质瘤患者BDNF表达水平为(11.83±3.43)ng/mL,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iR-155与miR-365的表达呈正相关(rs=0.875,P<0.01),miR-155、miR-365的表达均与BDNF呈负相关(rs=-0.819,rs=-0.774,P<0.01).结论 miR-155、miR-365和BDNF三者表达与GBM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有可能成为判断GBM疗效及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朱明亮  王军  姜双英 《中国药业》2011,20(19):76-77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8例3~9岁患儿随机分为妥洛特罗贴剂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妥洛特罗贴刑和盐酸丙卡特罗片剂治疗2周,记录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喘鸣发作次数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贴剂组在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的哮喘日间症状评分和夜间症状评分下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剂组治疗期间喘鸣发作次数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量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贴剂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儿童轻中度持续哮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