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总结蝶鞍区疑难病变的临床特点,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鞍区病变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endoscopic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ETA)鞍内占位活检术或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endoscopic extend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EETA)鞍上占位活检术的所有蝶鞍区病变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其病因构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共1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其中115例(81.0%, 115/142)接受ETA鞍内占位活检术, 27例(19.0%, 27/142)接受EETA鞍上占位活检术。142例蝶鞍区病变的病因包括囊性病变12例(8.5%, 12/142)、炎症/感染性疾病30例(21.1%, 30/142)和肿瘤100例(70.4%, 100/142), 最常见的诊断依次是生殖细胞肿瘤(79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8例)、Rathke's囊肿(8例)和淋巴细胞垂体炎(7例)。142例患者中,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中枢性尿崩相关症状; 无脑脊液甲胎蛋白升高; 29例脑脊液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 其中27例(93.1%)为生殖细胞肿瘤, 2例(6.9%)为颅咽管瘤; 肿瘤和炎症/感染性疾病最常同时累及鞍内和垂体柄(25.0%和33.3%), 其次为鞍内或由鞍内延伸至鞍上(21.0%和30.0%), 囊性病变则最常累及鞍内/由鞍内延伸至鞍上(75.0%)。97.0%病例的头颅MRI表现为垂体后叶亮斑缺失。活检术后1个月内, 7例(4.9%, 7/142)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例(2.1%, 3/142)出现脑脊液漏(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修补后恢复), 3例(2.1%, 3/142)出现眼球运动功能障碍, 2例(1.4%, 2/142)出现视力下降, 2例(1.4%, 2/142)出现视野缺损或较术前加重, 经治疗后均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蝶鞍区病变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ETA鞍内和EETA鞍上占位活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2.
北京协和医院垂体多学科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是国内最早的垂体MDT诊治中心,自1979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40载春秋。经过代代协和人的传承和改善,其已形成具有完备流程和鲜明特色的成熟运行模式,可为难治性及复杂性垂体瘤患者提供系统诊治方案,在垂体疾病相关的临床、教学、科研方面承担重要任务。本文从北京协和医院垂体MDT的发展历史、诊疗模式和流程、典型案例、思考与启示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国内垂体MDT工作的开展和推广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3.
74.
本文介绍了模块式教学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核心胜任力培养过程中的实践,并以“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为例,利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等方法对2016年与2017年模块课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设置“医学人文素养模块课程”并且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使得课程满意度有大幅度提升。学员认为模块课程有助于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养成,能够有效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过程管理。但对于课程内容、形式的优化以及长远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讨论。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无锡市滨湖区学校结核病疫情现状和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辖区内2014—2018年所有学校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可疑症状、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osis test)和/或胸部X线摄影等检查,并对筛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2018年滨湖区共发现学校结核病患者62例,男∶女=1.82∶1,其中2018年发病26例,占当年发病数的11.30%,各年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核菌素试验筛查3 893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627人(16.11%),其中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309人(7.94%),共确诊新患者12例。涂阳、涂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18.11%和10.57%、16.02%和7.88%、14.69%和5.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涂阳患者的强阳性比例高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 <0.05)。第1~4季度报告患者构成比分别为12.90%、16.13%、25.81%和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例中大学34例(占54.84%),学校发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聚集性和散发疫情筛查强阳性率分别为20.59%和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2014—2018年滨湖区学校结核病发病人群以大学生为主,各种类型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均需开展结核菌素试验筛查,聚集性疫情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强阳性率较散发疫情高,第4季度发病构成比最高。应提高强阳性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性服药率,强化结核病健康知识宣传,避免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6.
国内外文献报导,麦得林M(Mydrimn),654——2等一些药物对防治近视有一定疗效,且配制简单,价格便宜。为进一步观察其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此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选择我局某铁中、铁小学生,全部使用有人工照明的E字国际标准视力表箱检查视力。由固定的眼科主治医师进行眼屈光检查,按标准筛选出近视学生112人,210只眼。1、2实验方法:用分层机械抽样方法,按性别、年龄、近视程度将210只眼分成三组,经均衡性比较,P>0.05,三组条件齐同。  相似文献   
77.
自1977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发现活血化瘀疗法对本病有一定疗效。1981年除临床治疗外也开展了实验研究工作,对本病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现将60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79.
虚拟现实技术(VR)能够模拟真实场景,提供理想的学习材料和环境,有效弥补当前医学教学中的不足,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供更好的临床诊疗条件和手段,有力地推动医学的发展。本文旨在对VR技术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及研究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无肝素透析和枸橼酸钠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将有高危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 A组采用无肝素透析,B组采用4%枸橼酸钠(RCA)局部体外抗凝透析,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出血、体外循环的凝血情况、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结果:A组透析60例次中有4例次因透析中出现体外循环Ⅲ度凝血终止透析,B组透析64例次顺利完成。 A组无不良反应,B组有2例次不良反应,经处理症状缓解后继续透析。结论:RCA应用于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是安全可靠的,护理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