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88篇
内科学   23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462篇
预防医学   50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3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9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调查哈尔滨市2012—2015年甲状腺癌分布特征及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的基本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2015年3 437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437例患者中男性543例,女性2 894例,男女比例为1∶5。乳头状癌患者2 912例,占84.7%。甲状腺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呈逐年递增趋势。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腺瘤无明显变化趋势,只有在2015年略有升高。结论 2012—2015年哈尔滨市甲状腺癌患者逐年上升,女性更为明显。本研究可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肿瘤的防治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大气二氧化氮(NO_2)对苏州市居民肺癌发病、死亡影响的程度和特点,确定滞后时间,评估健康效应。方法收集2006—2014年苏州市居民肺癌发病、死亡资料,大气污染物和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定量分析单污染物模型和双污染物模型中,大气NO_2对肺癌发病死亡人数的影响。结果单污染物模型中,滞后3天的NO_2(lag3)对肺癌日发病数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3)。随着N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肺癌全人群和女性人群日发病数分别增加1.001%(95%CI:0.075,1.926)和2.541%(95%CI:0.744,4.338)。双污染物模型结果显示,NO_2对肺癌发病影响需要和PM2.5相互作用才发挥效应,不受SO_2和PM10的影响。结论苏州市肺癌,特别是女性肺癌发病人数随着大气NO_2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其影响存在滞后性,需要PM2.5的联合作用才能发挥效应。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医养结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兰州市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对策,为兰州市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通过对兰州市老年人口和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2014—2016年老龄化人口数量及养老机构类型、数量及服务人口情况等。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老年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导致养老服务需求旺盛;养老服务机构总共有15家,总量不足;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设置太少,设施设备匮乏。结论兰州市政府应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资金投入;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多途径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运行监管机制等,进而推进兰州市医养结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分析吴江区2008—2010年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状况,为吴江区肿瘤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吴江区2008—2010年登记报告肿瘤新发病例6 418例的病历资料,随访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采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平均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采用Log-rank 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利用Cox回归模型对肿瘤生存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吴江区2008—2010年5年观察生存率前5位肿瘤分别为乳腺癌(62.70%)、卵巢癌(58.36%)、子宫颈癌(58.24%)、甲状腺癌(53.51%)和子宫体癌(42.24%),后5位分别为胰腺癌(4.97%)、肝癌(7.50%)、骨癌(10.09%)、食管癌(10.25%)和肺癌(14.88%)。男性、女性恶性肿瘤患者5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19.50%和33.20%,<55岁患者5年观察生存率为43.54%,55~65岁为31.83%,65~75岁为19.67%,≥75岁为9.99%。女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是男性的0.79倍,≥75岁组患者死亡风险是<55岁组患者的2.61倍;女性肺癌死亡风险是男性的0.79倍,女性肝癌死亡风险是男性的1.24倍。结论 在吴江区登记的主要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生存状况较好,胰腺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生存状况较差;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状况好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恶性肿瘤生存率不断下降;男性肺癌死亡风险高于女性,女性肝癌死亡风险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5.
T细胞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证明,T细胞在炎症的滑膜中积聚和激活,通过分泌IFN-γ和IL-17以及细胞-细胞的直接接触,在RA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活化的T细胞亦可通过分泌OPGL促进RA骨损伤。提示采用调节关节内T细胞的疗法,有可能达到持久性治愈疾病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本院救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特点及心肺复苏结果,探讨如何提高心肺复苏术(CPR)后患者CPR成功率及脑复苏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救治的167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CPR病因;根据患者发病地点不同,将其分为急诊室组和普通病房组,比较CPR及脑复苏成功率。结果167例患者中,不明原因猝死所占比例最高(33.5%),其次为其他内科疾病(21.6%)和心血管疾病(18.6%)。脑复苏成功率为6.7%,自主循环恢复及脑复苏成功率最高为电击伤,分别为38.1%和28.6%。急诊室CPR成功率及脑复苏成功率均高于普通病房(P<0.05)。结论CPR及脑复苏成功率较低,加强急救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窦房结功能障碍时心房电活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家兔窦房结功能障碍 (SND)时心房肌电生理变化。方法 :健康家兔 30只。用射频消融法消融窦房结区 ,建立SND模型。分别测定消融前及消融后 1、2、4、6h及 7d时心房有效不应期 (ERP)、期前收缩刺激时心房潜伏期 (S1 A1、S2 A2 )、S1、S2 刺激时心房反应时间 (A1、A2 )及心房肌波长指数 (WLI)。结果 :消融后 2、4、6h及 7d时心房ERP及WLI明显缩短 (P <0 .0 1) ,A1及A2 明显延长 (P<0 .0 1) ,以消融后 2h出现明显 ,6h已基本稳定。但消融后 1h与消融前比较 ,除WLI减少外 ,其他各项电生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家兔SND时可导致心房ERP缩短 ,WLI降低 (心肌波长变小 ) ,传导缓慢及紊乱 ,可能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出现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8.
组织学与胚胎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均需要大量使用显微镜。本着"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原则,于2002-12,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开始对上述三门课程的实验课用房、场地、仪器设备等进行了综合配置。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实验教学平台,即形态学实验室。在上述资源整合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教学实施、管理模式、仪器设备维护及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与滑液细胞CD147分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了探讨关节内CD14 7表达细胞的来源与类风湿关节炎 (RA)的关系 ,研究CD14 7分子在RA患者及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与滑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取 10例活动期RA患者用药治疗前后外周血、治疗前滑液及 10名正常健康对照外周血 ,外周血和滑液分离后细胞悬液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 ,流式细胞术测量淋巴细胞 (CD3+ T)、CD14 + 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CD14 7阳性率及表达荧光强度水平。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相比 ,RA患者外周血CD3+ T淋巴细胞与CD14 + 单核细胞的表面CD14 7表达强度较高 (P <0 0 1) ,而其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性粒细胞表面CD14 7的表达率与表达强度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②正常对照外周血细胞膜表面CD14 7的分子的表达在IFN γ刺激后有显著增多 ,而RA患者在刺激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③关节滑液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上的CD14 7表达强度均比外周血细胞表达高 ,且淋巴细胞的表达率较高。结论 CD14 7在RA中各种炎细胞上均有较高表达 ,提示其在RA的病理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浅谈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尝试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密切和频繁。自2003年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我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这些学生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国,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所以在校期间采用英语授课。医学微生物学是留学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对中外医学教育交流产生影响。作者对此次留学生微生物学教学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并探讨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留学生教育的可行性和方式方法,为留学生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