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55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目的MR涎管成像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涎腺造影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快速、准确和三维成像的特点,将有可能替代传统侵入性的X线涎腺造影。该文就MR涎管成像的成像原理、技术及其在涎腺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磨除单侧后牙造成单侧咀嚼的大鼠三叉神经节内P物质(substance P,SP)及编码 SP 的前速激肽原 A(PPTA)mRNA 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颞颌关节病的发病机制.方法:Wistar 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包括3个实验组及相应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动物磨除右侧上、下颌磨牙,人为造成单侧咀嚼.双侧三叉神经节切片行 SP 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杂交反应.光镜观察拍片,并用 Image Pro Plus 5.1 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一实验组咀嚼侧和非咀嚼侧三叉神经节内 SP 免疫阳性神经元百分比与各自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p<0.05),非咀嚼侧明显低于咀嚼侧(P<0.01,p<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每一实验组咀嚼侧与非咀嚼侧三叉神经节中 PPTAmRNA 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各自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非咀嚼侧明显高于咀嚼侧(p<0.01,p<0.05).结论:三叉神经节内 SP 和 PPTAmRNA 参与了单侧咀嚼引起的颞颌关节病的病理过程,且两侧三叉神经节内SP释放量、PPTAmRNA 合成量不同.  相似文献   
33.
本文就兔下齿槽神经缺损后立即与延迟神经移植后进行了下唇感觉神经末梢溃变和再生的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术后1周,三组神经末梢都呈Waller氏溃变及溶解。术后4周,立即组和4周组神经末梢开始再生。术后12周,两组游离神经末梢再生程度相当成熟,而此时,8周组游离神经末梢才开始再生。作者认为,下唇感觉功能的恢复取决手下齿槽神经的早期修复与再通。  相似文献   
34.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自然变化及其对邻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与留的利弊究竟如何是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就405例30 ̄70岁文化层次较高的受检者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自然变化及其对邻牙的影响作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阻生牙中,尤以近中阻生牙对自身与邻牙的危害最大(P〈0.005)。垂直阻生牙是急性冠周炎的主要病源牙,应当拔除。40岁以后,垂直阻生牙呈可萌出的趋势且对机体的危害风险下降,应予保留。近中阻生牙诱发第二磨牙远中和缺失者呈随年龄递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骨科微型电锯在颌骨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骨科微型电锯对56例颌骨病变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 56例颌骨切除手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去除病变范围容易掌握,术中出血较少,修复病变颌骨形态较好.结论骨科微型电锯具有操作方便,切割准确,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是颌骨病变手术时理想的切割器械.  相似文献   
36.
离子导入NaF脱敏液治疗牙齿敏感症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离子导入NaF脱敏液治疗牙齿敏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EC405牙齿脱敏仪进行离子导入NaF脱敏液脱敏(实验组)和碘酚烧灼脱敏(对照组)治疗292颗患牙,比较两组的肿敏效果。结果:实验组首次治疗有效率为94.8%,第二次上升为96.3%,1个月后下降为84.5%,对照组首次治疗有效率为86.5%,第二次上升为90.3%,1个月后下降为74.3%,应用PEC405牙齿脱敏仪进行离子导入NaF脱繁认脱敏的疗效和维持时间均优于碘酚烧灼敏(P<0.05),结论:离子导入NaF脱敏液治疗牙齿敏感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7.
本文就106例儿少期涎腺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部病变发生在三大涎腺,腺腺者26例(24.5%),颌下腺者21例(19.8),舌下腺者59例(55.7%),病理分类为:肿瘤24例(23%),囊肿63例(59%),炎症19例(18%),三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治疗主要是尽量减少创伤,采用小切口及皮内缝合术降低瘢痕的发生,10例患者FNFI测定表明,完整保留面神经的腺区及颌腺区及颌下区手术,少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面瘫,3个月后即可恢复,不会影响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8.
Webelieveitisofgreatimportanttounderst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P16geneanddevelopmentofthesalivaryglandtumors,inordertoelucida...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颊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部位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颊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为2组,颊部缺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32例(观察组),28例采用创缘松解直接拉拢缝合的修复方法(对照组)。分别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32例,术后开口度均未受影响;对照组术后开口度有不同程度影响。经6~12个月随访,观察组对修复后外观满意率93.75%(30/32),高于对照组(60.71%,17/28),且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情况Ⅰ、Ⅱ级占比观察组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植组织皮瓣修复颊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临床效果好,患者对修复后的满意度高,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诊疗方法。方法:报告一例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病例,同时复习关于此病的文献。结果: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罕见头颈部肿瘤,多以颈部肿物、声嘶、咳嗽为主要症状。结论:CT,MRI及DSA为主要诊断手段,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引起脑神经损伤的症状,如声嘶,呛咳,伸舌偏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