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尿沉淀细胞DNA甲基化状态的分析检测膀胱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尿沉淀细胞DNA中的13个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谱式分析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定性甲基化特异性(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的方法,对92例临床确诊的膀胱癌患者、2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6例脑外科患者、7例健康志愿者检测了尿沉淀细胞DNA中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在临床确诊的92例膀胱癌患者中被检测的13个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出现频率显著高于23例非肿瘤性尿路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例脑外科患者和7例正常健康人的尿沉淀细胞DNA中,上述基因均为去甲基化状态。若以任一个基因高甲基化为膀胱癌的指征,88.0%(81/92例)的膀胱癌可被检出。结论:MSP法分析尿沉淀细胞DNA中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可有效地检出膀胱癌。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分析5例肾周和肾上腺区域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CD诊治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5月至2014年6月5例肾周和肾上腺区域C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和预后。结果本组5例,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54岁(33~58岁)。CD病灶位于肾上腺区域3例,肾周2例。其中体检发现2例,因腰腹痛就诊2例,因发热和肌痛就诊1例。肿块最大径2.8~9.6cm,平均5.3cm。术前诊断为肾上腺良性肿瘤1例,肾上腺或肾恶性肿瘤2例,淋巴瘤1例,肾周Castleman病1例。影像学表现多无特异性,超声检查CD病灶多表现为界限清晰的低回声肿,较大的肿瘤中心部位可见点状钙化;CT平扫为均质肿块,可伴有微小星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的均质富血供肿块;MRI检查肿块呈T_1WI呈低或等信号,T_2WI呈均质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可明显强化。体积较大的肿块在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时,表现为从周边强化开始,逐渐向中间弥散的均质肿块。实验室检查除1例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外,其余4例均未见异常。5例患者中,1例行右肾上腺及右肾切除,2例行腹腔镜左肾上腺及后腹膜淋巴结切除,1例行右肾根治+腹膜后淋巴结切除,1例行左肾门旁肿块切除。术后病理均为Castleman病,其中透明血管型4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9.5个月(6~103个月)均未复发;浆细胞型1例,术后54个月腹膜后复发并骨转移。根据病理、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临床最终诊断为局灶型Castleman病(LCD)4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CD)1例。结论手术切除是肾周和肾上腺区域LCD的首选治疗,MCD手术效果不佳。因病灶部位的特殊性,以及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的非特异性,该区域的CD易误诊为肾和肾上腺恶性肿瘤,导致不必要的脏器切除。对于该区域的均质、血供丰富,特别是伴有微小点状钙化、从周边开始弥散增强的肿块,均应怀疑CD。术中活检再次评估,或可避免切除范围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3.
目的:研究尿液细胞因子变化对肾移植排斥的诊断意义。方法:分析近年来国内外 有关尿液细胞因子变化对肾移植排斥的诊断作用的文献。结果: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 -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巨噬细胞转移抑制因子在肾移植排斥反应时都有明显上升,且与正常 人、移植肾功能稳定、CsA中毒、肾小管坏死患者之间存在差异。结论:连续性监测尿液细胞因子变 化对肾移植排斥反应有一定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34.
背景:有研究表明,聚乙烯高分子合成的输尿管支架在体内实验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实验发现其毒副作用,诱导机体产生的炎症、热原、过敏反应均较明显,故对于新研发的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在生物相容性、毒副作用、机体炎症反应等方面的探索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使用的聚乙烯高分子合成输尿管支架和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在细胞毒性试验、动物体植入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热原反应、致死率等生物相容性方面的比较,为临床上引入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使用正常培养基培养;新型材料组细胞采用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材料浸提液进行培养;聚乙烯组细胞采用聚乙烯浸提液进行培养。 结果与结论:活细胞数目检测结果显示,在尿道上皮细胞培养皿中加入两种输尿管支架浸提液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毒性反应均明显增强(P < 0.05),但两组毒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将两种材料植入大鼠体内2,6周后,肌肉组织均有明显的炎性浸润、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但植入新型材料组的炎性浸润和组织损伤明显少于植入聚乙烯组(P < 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植入两种材料6周后,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23的含量均明显增高(P < 0.05),但植入新型材料组的炎性因子表达量明显低于植入聚乙烯组(P < 0.05)。支架植入6周后,新型材料组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的数量均少于聚乙烯组。结果证实,L-乳酸、乙交酯、硫酸钡合成的新型输尿管支架材料能减少组织对于材料的炎症反应、过敏反应、热原反应,具有比聚乙烯合成材料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5.
目的:观察中国人在服用0.75g·次~(-1),2次·d~(-1)的固定剂量的霉酚酸酯后,肾移植术后1周内霉酚酸(MPA)的药物动力学特点。方法:对15例第1次尸体肾移植患者移植术后1周内的MPA药物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使用高效液相(HPLC)测定MPA血浆浓度。结果:术后第1天口服单剂0.75g霉酚酸酯后MPA AUC(0~24h)均值为25.907μg×h·ml~(-1),变异系数达62.02%。术后第5天MPA AUC均值为30.283μg×h·ml~(-1),变异系数达37.48%,MPA的清晨服药前浓度平均值为1.2088μg·ml~(-1),变异系数为67.8%。MPA C_0与MPA AUC_(0~24h)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性并不令人满意。建立了一个由C_(0.5h)、C_(2h)、C_(6h)、C_(8h)组成的简易MPA AUC方程。y=0.923×C_(0.5h) 1.652×C_(2h) 3.062×C_(6h) 5.035×C_(8h) 1.890。结论:在服用同一剂量霉酚酸酯的情况下,MPA AUC、MPA C_0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因此有必要对MPA AUC进行监测。单独测定MPA C_0可能不完全反映患者体内MPA的作用量,必要时仍需要进行MPA AUC监测。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肾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与外科监护室(SICU)收治的17例肾移植术后使用NPP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时动脉血压分压/氧体积分数(PaO2/FiO2)的变化,同时记录NPPV时间和预后情况.根据NPPV治疗后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NPPV成功组和NPPV失败组.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使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比较.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NPPV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死亡比例.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时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PaO2/FiO2的变化情况,并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17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9±13)岁(19~68岁).分别于肾移植术后11 d~8 y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行NPPV治疗,共8例成功,9例失败.两组患者在进入SICU时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PaO2/FiO2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6,P>0.05).成功组患者NPPV治疗1h后、治疗结束时PaO2/FiO2分别为193±62和238 ±31,均高于治疗前14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NPPV治疗结束与治疗1h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aO2/FiO2未再持续改善.失败组患者NPPV治疗前、治疗1h后及治疗结束相比较,PaO2/Fi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585,P>0.05).8例NPPV成功组患者死亡1例,9例失败组患者死亡7例,两组患者死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成功组中生存和死亡患者NPPV中位时间分别为240 h和93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8,P>0.05).失败组中存活和死亡患者NPPV时间分别为24 h和6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9,P<0.05).结论 NPPV可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呼吸衰竭患者.NPPV治疗1h后PaO2/FiO  相似文献   
137.
咽拭子培养对监测肾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咽拭子培养对监测肾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993年~ 2 0 0 1年 2 39例肾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每例患者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 ,术后 1周内进行 3次咽拭子培养及药敏试验 ,观察术后 3个月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 39例患者中 56例至少有 1次咽拭子培养阳性 ,共分离出 2 1种 1 2 8株细菌 ,以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坚韧肠球菌、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咽拭子培养阳性组与咽拭子培养阴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56例咽拭子培养阳性患者中预防用药敏感组与预防用药耐药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咽拭子培养为 (+)或 ( )组与咽拭子培养 ( )或 ( )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咽拭子培养阳性不能提示患者易继发肺部感染 ,该处分离到的细菌不能代表此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8.
耐药细菌感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对于器官移植受者来说,围手术期面临着细菌院内感染的威胁,术后免疫抑制也给耐药细菌感染提供了可乘之机。但新型抗生素筛选速度远远滞后于细菌的变异速度,传统抗生素疗法已无法满足临床应对超级耐药细菌的需求,拥有百年历史的噬菌体疗法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噬菌体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超级细菌感染,在器官移植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9.
140.
端粒酶活性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端粒酶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方法,对20例肾细胞癌病人术后标本中的肾病组织及癌旁正常肾组织进行研究。结果:20例肾癌组织中有14例癌组织(70.0%)端粒酶表达阳性,20例癌旁正常组织无一例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20例肾癌样本中,9例T1期中有4例(44.4%)端粒酶表达阳性;11例T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