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检测上海地区膀胱癌患者尿沉淀细胞中3个肿瘤相关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谱式异常频率,继而评估其应用前景。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分析尿沉淀细胞DNA中DAPK1、bcl2和hTERT3个基因的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并通过RTPCR方法评估DAPK1基因在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状态。结果:对膀胱癌细胞系中DAPK1基因的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mRNA水平上)所做的分析,确立了高甲基化状态与表达静息化之间的相关性。对46例临床确诊的膀胱癌患者和84例非膀胱癌对照(包括前46例术后的36例)的尿沉淀细胞中DNA甲基化的分析发现,仅bcl2基因的高甲基化见之于28.3%(13/46例)的膀胱癌患者,而84例的对照中均为去甲基化状态。结论:在美国膀胱癌患者尿沉淀细胞中频发DNA高甲基化的靶点在上海地区膀胱癌患者人群中频率很低,因此寻找在后者中频发DNA高甲基化的新靶点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肾移植患者尿液中小圆上皮细胞(small round epithelial cells,SREC)阳性指标与BK病毒尿症的相关性。方法 定期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的152名肾移植患者的尿液标本,检测尿SREC指标以及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尿液标本中BKV-DNA拷贝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将BK病毒尿症患者的尿沉淀进行尿沉淀染色液和免疫荧光染色处理。结果 36名(23%)BKV尿症患者发病时间为术后(2.5±0.5)个月,患者尿液标本里发现94%为SREC阳性指标,首次检测SREC阳性指标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0.5)个月,SREC阳性指标以及SREC持续阳性时间段(the duration of SREC positivity,DSRECP)在BK病毒尿症患者的检测率高于非BK病毒尿症患者(P<0.05)。SREC持续阳性时间段能提前(1.0±0.5)个月预测BK病毒尿症发生,阳性预测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85.34%。回归模型分析证实SREC阳性指标与阳性持续时间段可预测BK病毒尿症的发生不受干扰因素影响(P<0.05),ROC曲线中SREC阳性持续时间段在诊断BK病毒尿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89.11%,cut-off值为8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移植患者尿SREC阳性指标与BK病毒尿症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临床上早期预测并辅助诊断BK病毒尿症的潜在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3.
朱同玉  欧阳嘉慧  柯嘉敏  王国民 《上海医学》2005,28(5):359-362,F006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孢素A(CsA)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左肾动脉阻断1h后开放血供,分为CsA1.5、3.0、5.0mg·kg-1·d-1组和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观察肾脏功能和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凋亡数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应激活化蛋白激酶(SAPK)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CsA(1.5mg·kg-1·d-1)组肾脏功能恢复最快(P<0.05),肾小管坏死明显减轻(P<0.05),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01),PCNA阳性数明显增加(P<0.01)。各组间肾脏SAPK活性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低剂量CsA(<1.5mg·kg-1·d-1)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管细胞凋亡,增强PCNA阳性表达。CsA对肾脏SAPK活性无影响,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医学科研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型综合性医院增强医务人员科研素质、提高撰写医学论文能力的科学培训模式,以提高向国际期刊投稿的数量、质量和命中率.方法 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6月至7月抽取209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结果 收回调查表209份,对其中内容填写完整的196份调查表进行分析,显示:①国际期刊投稿现状:在被调查医务人员中,67%的人从未尝试投稿,15%的人曾尝试投稿但未成功,18%的人已成功投稿.②撰写医学科技论文的主要困难:59%对国际投稿的基本规则不熟悉,57%英语写作有困难,55%对自己的科研成果是否达到发表的要求不确定,39%不知如何选择投稿期刊,31%撰写医学科技论文不知如何人手,没内容可写者仅占11%.③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高.95%的医务人员认为培训对提高自己的科研业务水平和向国际期刊投稿有帮助.结论 针对医务人员国际期刊投稿现况和撰写医学论文的主要困难,提出实施专业化"整体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以增强医务人员的科研素质,提高撰写医学科技论文能力,增加向国际期刊投稿的数量、质量和命中率.  相似文献   
105.
肾移植术后抗排斥药FK506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FK506预防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肾移植患者22例,其中18例为始用组,4例为切换组。FK506起始用0.2me/(kg·d),以后逐步减量,3个月后维持血浓度于3~12μg/L水平。切换组于停用CsA24h后应用FK506,剂量和血浓度与始用组相同。同时合并应用MMF0.5g,每日3次口服,以及术后前10天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滴,第11天改强的松口服并减量,6个月后维持强的松15mg/d。所有病例均严密观察并行血尿等生化分析。结果始用组移植肾功能好,平均血肌酐水平l02μmol/L,无一例出现排斥反应。切换组中2例异常的肝功能好转;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2例切换后,血肌酐相对稳定。有血糖升高4例和高血压5例,用药后能控制,其他副反应有上呼吸道和下尿路感染、胸痛、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等。结论FK506是肾移植术后有确切疗效的基础抗排斥药,与MMF、皮质醇合用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排斥的发生,并可控制慢性排斥的进展。应用剂量适当,无明显的肝、肾毒副作用,但有血糖升高及高血压副作用,药物可以控制。其它呼吸道、尿路、消化道和神经系统副反应轻,不妨碍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考核临床科室,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018年16个临床科室的出院人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患者人均医药费用、住院药占比、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次均费用、门诊药占比9个考核指标,将反向指标正向化、部分指标均值化。采用Z极值法标准化指标、因子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病床周转次数、总诊疗人次数、病床使用率、住院药占比为重要指标,权重分别为0.966、0.931、0.926和0.904。加权指数值较Z值指数值结果可靠。外科综合指数值较内科高;胸外科与重症肝病科、感染科、血友病感染科自建科以来,综合指数均为负值。结论加权综合指数法适用于临床科室考核。为加快医院转型发展,应给予新建科室、优势科室病床数、科研、教学支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致肾积水患者逆行留置双J管的置管成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5—2011年收治的61例因恶性肿瘤引起肾积水而行膀胱镜下留置双J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两组血浆血红蛋白、白蛋白以及肌酐等两组的差异。结果:61例患者中,40例置管成功(成功组),21例置管失败(失败组)。两组间血浆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血尿患者比例以及双侧肾积水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比例、接受放疗患者的比例以及诊断肾积水时的肌酐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肌酐水平高、男性、置管前放疗史是留置双J管失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肾动脉假性动脉瘤(RAP)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03年7月至2010年5月,肾细胞癌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464例,术后发生RAP 5例(1.1%)。均为男性,左侧2例,右侧3例。对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RA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的解剖学特征按照肾脏测量评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5例RAP肾脏测量评分总分8 ~ 10分,属中、重度复杂性肿瘤。肿瘤直径3.6 cm,平均2.5 ~5.0 cm(直径评分1 ~2分)。4例呈外生性生长,其中3例≥50%肿瘤体积位于肾实质内(外生部分所占比例评分2分),1例为完全内生性肿瘤(外生部分所占比例评分3分)。肿瘤与肾集合系统的距离均≤4 mm(距离集合系统或肾窦评分3分)。4例肿瘤跨越肾极线和(或)肾中轴线(位置与极线关系评分3分),1例位于下极线下方(位置与极线关系评分1分),但肿瘤靠近肾门。5例术后3 ~23 d,平均12 d,发生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贫血,4例伴有背部疼痛,2例有明显低血容量表现,分别输血1000 ml和1800 ml。增强CT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显示RAP主要来源于肾段动脉分支。4例经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愈(3例栓塞1次,1例2次),1例栓塞治疗失败行患肾切除。随访12 ~30个月,平均21个月,5例肾功能正常,RAP无复发。 结论 肾部分切除术后迟发血尿的患者均应警惕RAP的可能性。肿瘤位置及其与肾段动脉分支的关系可能是发生RAP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病例、仔细缝合血管断面和肾实质可减少RAP的发生。早期选择性动脉栓塞是RAP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患儿男,2004年10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当地医院,剖腹产,出生后发现尿道下裂外生殖器畸形,转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2005年10月行染色体检查为46,XY,行腹腔镜左侧睾丸下拉固定术.2006年4月患儿出现眼睑浮肿,尿泡沫多,查尿常规蛋白阳性(+++).双侧肾脏穿刺活检为局灶性球性及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病.给予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考虑为激素耐药型.2009年3月开始患儿尿量逐渐减少,尿泡沫仍存在,肌酐500 μmol/L,6月给予置腹透管,腹膜透析1次后管腔堵塞伴伤口渗液,予拔出腹透管.2009年7月给予重新置入腹膜透析管,8月10日行腹膜透析,腹透0周期引出少许浅乳白色液体,腹透液乳糜试验阳性,考虑乳糜腹,停止腹膜透析.8月13日行血液透析,每周3次血透,总入量800ml,超滤1400 ml.诊断为Denys-Drash 综合征,尿毒症,乳糜腹,高脂血症,中度贫血.为进一步诊治,患儿母亲欲捐献1个肾脏行肾移植治疗,收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患儿生殖器检查示阴囊畸形,未扪及睾丸,阴茎畸形,包茎,尿道口位于阴茎下方.入院后肾功能示尿素24.2 mmol/L,肌酐402 μmol/L,尿酸328 μmol/L.2009年10月26日在全麻下双侧根治性肾切除+右侧隐睾切除+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患儿切除左侧肾脏大小9.5 cm ×3.5 cm ×3.0 cm,右侧肾脏大小6.0 cm ×4.0 cm×3.0 cm,探查见右侧隐睾,位于腹主动脉分叉水平,约1.5 cm×1.0 cm ×0.7 cm,予切除.一定点法端侧吻合供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两定点法端侧吻合供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开放动静脉后,吻合口血流通畅,肾脏色泽红润.两定点端端吻合供肾输尿管和患儿左侧输尿管.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予三联免疫抑制剂方案:他克莫司3 mg/d,麦考酚酸酯0.5 g/d,激素在术中及术后1周采用甲泼尼龙,剂量递减,1周后改为口服,并逐渐减量,1个月后停用激素.术后病理示双侧肾脏皮质内肾小球系膜增生,肾小管萎缩,肾间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隐睾未见睾丸曲细精管发育.术后7d肌酐降至正常,术后29 d 出院,出院时肌酐36 μmol/L.患儿现随访1年11个月余,移植肾功能良好,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