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 β-内酰胺酶底物动力学 class A β-内酰胺酶底物动力学性质上显示出多样性。A型β-内酰胺酶底物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在头孢菌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K_(cat)/K_m值对不同的头孢菌素底物变化范围达2~3个数量级,耐对青霉素类底物则变化不大。大多数青霉素(包括苯唑西林和氯唑西林)都是A型β-内酰胺酶的良好底物,侧链上含氨基的氨苄西林和含羧基的羧苄西林都能象苄青霉素一样被A型β-内酰胺酶高效水解,尽管前者的K_(cat)值稍低,但K_(cat)/K_m值却相差无几,说明侧链取代对动力学性质无太大影响。而侧链上具有空间障碍基因的物质(如苯唑西林,甲氧西林)也是A型β-内酰胺酶的良好底物。但底物整个酰基侧链对反应动力学就有不同的影响结果,对青霉素而言,酰基  相似文献   
132.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2 4岁 ,农民。因不规则发热 4个月 ,发现肝脾肿大、进行性衰竭 ,于 1998年 9月 2 3日收住院。 4个月前患者在南方打工时无明确原因发热 ,无明显规律 ,体温波动在 38~ 41℃ ,伴四肢疼痛乏力。遂往广东某医院就诊 ,疑诊为“伤寒” ,治疗无效 ,具体用药不详。随即转西安数家医院 ,疑诊为“肺结核” ,经抗痨治疗 2 0余天 ,无明显疗效。某院查体发现肝脾肿大 ,曾经多次骨髓检查及多部位CT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发现 ,疑诊为“恶组”、淋巴瘤” ,给予联合化疗及支持治疗 ,具体用药不详 ,体温无明显下降。 4d前因鼻出血 ,头昏 ,…  相似文献   
133.
本文报道了我院采用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5例的结果,5例均获成功。左房平均压由术前2.06±0.35kPa降至术后0.4±0.00kPa,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4.49±1.16KPa降至术后2.49±0.62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术前1.93±0.32KPa降至术后0.0±0.39KPa,左心房内径由术前36.75±4.11mm缩小至术后30.75±4.99mm,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0.89±0.18cm2增加至术后1.51±0.26cm2.每搏出量由术前48.0±6.03ml增加至术后65.0±11.02ml。术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会,术后均达Ⅰ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明显减弱或消失。PBMV是一种疗效高、安全、创伤少、康复快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34.
朱卫民 《疑难病杂志》2007,6(9):558-558
患者,男,52岁,干部。主因全身皮肤包块进行性肿大3月,于2001年6月13日再次收住院。3月前发现胸壁皮肤有2枚2cm×2cm大小包块,质硬,表面皮肤发红、发痒,无压痛、肿胀、发热等,包块进行性肿大,且胸部出现多发散在红色斑丘疹,病程中伴有咳嗽、咯痰,耳鸣、听力下降。无鼻塞、血涕、  相似文献   
135.
Brugada综合征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年西班牙BrugadaP和BrugadaJ两位学者等首先发现在心脏结构正常 ,心电图以右束支阻滞伴STV1~V3抬高为特征 ,伴有晕厥或猝死发作的新的综合征 ,命名为Brugada综合征[1] 。该综合征在全世界普遍存在 ,其发病率尚难以估计 ,是年轻人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每年心脏正常的猝死患者中约 5 0 %是由于该综合征引起的[2 ] 。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警惕和关注 ,现将我们收治的 2例患者报道如下。  例 1.患者男 ,35岁 ,因反复心悸、胸闷 2年余 ,伴多次晕厥或先兆晕厥发作于 1998- 0 5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体检 :神志清…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到2014年6月选择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进行诊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8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HOP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随访至2015年6月,观察与记录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观察两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毒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等.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78.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 <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等毒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分别为(22.34±2.11)月和(33.14±3.19)月,而对照组分别为16.23±1.98个月和24.45±3.15个月,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都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等毒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能提高治疗总体疗效与总体生存期,应用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7.
<正> 笔者于1992年以来对9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直流电川芎注射液离子导入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92例均为本科门诊病例,其中男52例,女40例;右侧发病46例,左侧发病38例,双侧8例。主要症状为张口受限34例,耳前区胀痛17例,关节有摩擦音或弹响12例,咬合痛29例,病程均在2个月以内。 1.2 治疗方法:采用上海产ZGL—1型直流电感应  相似文献   
138.
139.
小儿休克期常见的并发症有高热、惊厥、脑水肿,其中高热是最常见的,由于小儿生理特点,耐受力差,与成人比机体发育不够成熟,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各器官调节机能较差,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小儿烧伤休克发病率高。休克期出现高热很复杂,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46例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17例)、有心绞痛组(29例),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5~30d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T)测定梗死区缺血程度;监测心肌酶谱变化;观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再梗死率.结果有心绞痛组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峰值低于无心绞痛组,有心绞痛组心肌缺损程度小于无心绞痛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6个月后观察,两组梗死区缺血程度均较术前有改善,有心绞痛组梗死区缺血程度较术前改善尤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心绞痛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再梗死率有低于无心绞痛组的趋势(P>0.05).结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心肌保护作用,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可明显提高有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并改善其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