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评价国产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共入选263例患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病人,病人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法罗培南131例)或对照组(头孢呋辛酯132例)。给药方案均为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疗程6~14 d。结果:合格病例共260例,试验组129例,对照组13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5.2%(97/129)和75.6%(99/131),有效率分别是96.9%(125/129)和98.5%(129/131);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试验组分离出的105株致病菌的清除率是97.1%,对照组分离出的100株致病菌的清除率是99.0%,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6/130)和4.5%(6/132),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国产法罗培南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头孢呋辛酯相仿。  相似文献   
102.
结合我院(校)2005届护理学专业本科、大专及中专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了解程度、希望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应做的工作、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将或已经通过哪些渠道获取就业信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为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3.
“学习型组织”建设实践与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建立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实现组织繁荣的必由之路。如何让一个培养“生命守护者”的学校,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1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加快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大量富余与技能型人才大量紧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此,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提出优先在护理等四个专业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把一部分富余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技能型紧缺人才[1]。2学习型组织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PeterM.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2]。3学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始人彼德·圣吉认为,在建立共同愿景、分享愿景及学习如何改变既定的心智模式方面,教育组织...  相似文献   
104.
常见血液病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见血液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总结161例常见血液病患者血清LDH检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M A)32例(1 562±540)U/L,溶血性贫血(HA)15例(714±656)U/L,缺铁性贫血(IDA)20例(126±61)U/L,再生障碍性贫血(AA)8例(344±95)U/L,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5例(156±108)U/L,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4例(1 783±574)U/L,急性白血病(AL)23例(540±505)U/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 DS)22例(186±112)U/L,淋巴瘤(NHL)12例(192±132)U/L。结论:M A、HA患者LDH比值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IDA、ITP、AA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LDH含量可作为血液病肿瘤负荷及疗效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5.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人民预期寿命的延长,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为掌握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和人群血压水平,分析影响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水平的部分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人群防治提供有关依据,1991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珠海市是广东省六个城市调查点之一,于1991年8~10月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期间在我市有常住户口的15岁及15岁以上的人口。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法,4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别服用补肾壮骨胶囊1.458/粒,2粒/次,3次/d)和骨松宝颗粒(10g/袋,1袋/次,3次/d)。6个月后分析疗效。结果 补肾壮骨胶囊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和100%,与对照药骨松宝颗粒相同。经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补肾壮骨胶囊可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L2-4的骨密度(g/cm^2)由0.71&;#177;0.06提高到0.75&;#177;0.07(s=-2.08,P&;lt;0.05);股骨粗隆的骨密度由0.65&;#177;0.01提高到0.71&;#177;0.09(t=2.09,P&;lt;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尿钙、尿差劲脯氨酸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5-1.19,P&;gt;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x^2=1.03,P&;gt;0.05)。结论 补肾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机制为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抑制骨吸收、减少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比较果糖与葡萄糖静脉输注后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评价其用于临床能量补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 ,41例住院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分别每天接受 50 g/L果糖或 50 g/L葡萄糖注射液 25 g,连续 3d,于给药前、给药结束时、给药后 2h测定血糖浓度 ,并同时于试验前和试验结束后检测肝、肾功能. 结果 20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注 50 g/L果糖注射液后即刻血糖水平平均为 (5.82± 1.54)mmol/L,明显低于 21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注 50 g/L葡萄糖注射液即刻平均血糖水平为 (7.61± 2.15)mmol/L(t=2.28,P< 0.05);输注后 2h血糖水平试验组平均 (5.51± 1.56)mmol/L,对照组平均为 (6.33± 2.38)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给药前及给药后 2h自身前后血糖水平比较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84,P< 0.05);50 g/L 果糖注射液对肝、肾功能、血尿液等指标无影响. 结论 输注 50 g/L葡萄糖注射液后血糖水平波动明显小于 50 g/L葡萄糖注射液 ,50 g/L果糖注射液用于临床患者机体能量补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是现今医院感染控制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存在毒性大、费用高等缺点,因此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治疗手段成为新的趋势,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达托霉素、特地唑胺和达巴万星等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对MRSA治疗的新型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本院血液科2007年1~12月间所有491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70例。医院感染率14.3%:感染例次80例,医院感染例次率16.3%;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前5位是:下呼吸道45%、上呼吸道16.25%、胃肠道10%、皮肤软组织8.75%、血管相关性7.5%。结论血液科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应严格控制易感因素,并针对其危险因素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110.
老年白血病21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2006年首诊误诊的21例老年白血病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白血病早期临床特点不典型,且误诊率高,本文误诊率为36.8%.结论:老年白血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误诊与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就诊及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