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绽放     
曾海波 《当代护士》2006,(12):38-39
外面刮起了大风,山雨欲来风满楼,快要下火雨了吧。当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那一股强劲的风夹带着尘土朝她扑面而来,罗依突然感到无法自制的崩溃,积蓄已久的眼泪刹那落下。  相似文献   
22.
60例ASA1~2级的胃镜检查患儿,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 mg/kg,负荷量,患儿入睡。胃镜置入前A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两组均待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稍用力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插胃镜,如有呛咳或体动,酌情追加异丙酚0.5~1 mg/kg。记录检查前、插镜时HR、MAP、SPO2以及用药量、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实验组比较,对照组插镜时HR、MAP均升高(P<0.05)。对照组用药总量明显大于实验组(P<0.05)。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究硫辛酸调节Toll样受体4(TLR4)/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途径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联合组(脂多糖+硫辛酸).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培养液中IL-1β水平.结果 各组细胞活力、细胞...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究超声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流量为依据进行分组,17例血流量>1500ml/min为高流量组,38例血流量800~1000ml/min为中流量组,19例血流量<800ml/min为低流量组,对患者采用超声,观察动静脉内瘘血流、吻合口内、管腔内外等情况,评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74例患者中,动静脉内瘘通畅者40例,所占比例为54.05%,对行血液透析治疗所需的血流量可以满足;发生并发症的例数为34例,发生率为45.95%,13例为血栓形成、4例为假性动脉瘤、6例为静脉留样扩张、4例为软组织血肿、6例为管腔狭窄、1例为内瘘不成熟发育;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中流量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高流量组和低流量组比对差异明显(P<0.05),高流量组和低流量组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动脉内瘘术后实施超声检查可对并发症进行及时发现,以便及时治疗,延长使用内瘘时间,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芬太尼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诱导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气、应激指标以及疼痛指标的变化。结果:瑞芬太尼组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在切皮后2 h、术后4 h和术后12 h较麻醉前波动较大,而联合用药组在术后12 h时恢复麻醉前水平;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较麻醉前无明显改变;瑞芬太尼组的血糖、皮质醇等指标在切皮后2 h、术后4 h和术后12 h时变化较联合用药组明显(P<0.05);两组术后1 d时的VAS得分及5-HT水平无明显差别,术后3 d时,两组患者的VAS得分及5-HT水平均较术后1 d时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诱导麻醉可减轻老年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6.
室性早搏是心脏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自2003年-2005年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2例室性早搏,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2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25-72岁,均经心电图确诊为室性频发早搏,早搏次数为3-12次/min不等。随机分为西医组20例,中西医组32例,两组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27.
多数麻醉医生认为,人体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有机体.事实上,机体的许多方面因为受到生物节律的影响而会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近日节律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节律,对动植物乃至人都有诸多重要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对麻醉药物作用的影响.因此,在从事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时,近日节律对麻醉药物作用的这种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β榄香烯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刺激后的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 先用有效浓度10 ng/mL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HMC)24 h,然后再用不同浓度,分别为80μg/mL、120μg/mL、160μg/mL的榄香烯干预被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 HMC )24h.实验分高中低不同浓度组、诱导组及空白对照组.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测定FN蛋白表达和CTGF的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FN和CTGF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TGF-β刺激24 h后的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诱导组较空白组比较,FN蛋白和CTGF蛋白的表达能明显(P<0.05),高浓度β榄香烯组和中浓度β榄香烯组较诱导组比较,HMC上的FN蛋白和CTGF蛋白的表达和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呈浓度依赖方式降低MHC上表达的FN和CTGF的表达.结论 β榄香烯可以通过减少诱导纤维化后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CTGF和FN的表达,发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β榄香烯可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在延缓肾功能衰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急性口服中毒是医院急诊室的常见病,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救治,常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002~2005年接诊的105例口服中毒病例做一回顾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5例,男28例,女77例;其中14~25岁40例,26~35岁36例,36~60岁29例。误服25例,自杀80例;有机磷农药60例,安眠药40例,灭鼠药5例。口服毒药至就诊时间:2 h内63例,3~5 h 38例,16~24 h 4例。临床表现:神志清醒40例,嗜睡39例,昏迷29例,肌颤抽搐40例,烦躁不安18例,胸闷、呼吸困难、流涎40例,肺部湿性口罗音42例,心动过速35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腹痛36例,体温升高19例,恐惧感者26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78例急性右下腹疼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C T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通过对78例患者C T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38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4例患者为合并阑尾周围脓肿,12例患者为妇科盆腔疾病,12例患者为泌尿系统疾病,10例患者为肠道疾病患者。结论通过对畸形右下腹疼痛患者进行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