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51.
全球气候变化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除了人类、生物和生态学决定性因素以外,气候因素对传染病的新出现和死灰复燃也有影响。蚊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包括疟疾、登革热和病毒性脑炎)对气候变化变比较敏感。气候变化通过使虫媒的地理分布范围发生变化、提高繁殖速度、增加叮咬率以及缩短病原体的潜伏期而直接影响疾病传播;气候变化引起海水温度和海平面升高可能使水源性传染病和中毒性疾病(霍乱和贝类中毒)的发生率升高;气候的显著变化所致的人口迁移和对卫生设施的破坏能间接地影响疾病的传播。由于恶劣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所致的营养不良,以及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潜在改变,可能使人体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进一步增加。分析气候因素在传染病发生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52.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提出发展对策.方法 对广东省115个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0.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际调查110个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个人计算机配置率为45.2%;分别有50.5%,27.1%和11.5%的单位建立了局域网、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99.1%接入了互联网,76.9%安装了专业防病毒软件;100%应用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分别有18.0%,19.0%和19.8%的单位自主建立了疾病监测信息系统、卫生学监测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分别有44.1%,37.9%和33.7%的单位使用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中,52.8%为购买商品化软件,39.1%为委托公司开发.其中,65.7%业务类软件由委托公司开发,78.1%管理类软件为购买商品化软件.结论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信息化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在未来几年里必须加快建设,以实现国家提出的20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卫生信息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3.
采用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988名0~2岁散居儿童营养状况及其有关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按年龄别体重及按年龄别身高标准筛选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分别为6.38%和5.87%。通过分析发现,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是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儿童主要照顾者;父母身高等。其次是母亲孕期患病情况,出生胎龄,出生时体重与身长等。  相似文献   
54.
卫生防病检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遵循ISO/IEC17025质量体系要求,针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建立优良的自动化运行方案而设计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刚于产品检验、防病俭验和实验室资源管理、对样品受理、任务分派、检验到报告编制、校核、签发和核发的全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同时,对人员、设备、物料、环境、质量文件等质量要素进行全面网络化管理;并能提供质量统计报表以辅助各项分析决策。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建立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月份分布特征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疫情预测和防控效果评估。 方法 收集广东省1990-2016年各月登革热监测报告发病数,拟合多曲线季节指数模型。 结果 各月(x)发生登革热概率的拟合模型方程为:S=36.585-17.436x+5.425x2-0.318x3 (S≥0%,R2=0.980,P=0.000);多曲线季节指数模型为:S=-0.001+0.008x-0.003x2+0.000x3 (S≥0, x=1,2,3,4,5,6,R2=0.992,P=0.012);S=e-14.021+1.733x(S≥0,x=7,R2=0.981,P=0.001);S=-189.883+41.304x-2.181x2 (S≥0,x=8,9,10,11,R2=0.998,P=0.048);S=1.274E12×e-2.612x(S≥0, x=12,R2=0.995,P=0.043)。结果发现,7-11月为广东省登革热高发生风险、高流行强度月份;1995年和2014年两年是广东省登革热异常暴发年;从2013年开始,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月度发生态势和流行特征发生悄然变化,发生异常疫情的月份时间提前、频次增加、强度增大,并可能引起下半年的疫情高发态势。采用该模型评估表明,广东省2015、2016年登革热早防早控措施效果明显。 结论 多曲线模型拟合登革热流行季节指数效果较好,该模型既可以用于登革热疫情的月份分布特征分析,开展早期预测预警,以便做到早发现早防控,还可用于评估防控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广州市越秀区中学生对吸烟行为的认知和态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的吸烟情况和对吸烟行为的认知和态度。方法 用集中调查对象独立填写调查表的方法,对广州市越秀区中学生1260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19.3%的中学生至少吸过一口烟,且吸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通常得到香烟的途径是朋友给和自己用零用钱买。5.5%的人认为吸烟有好处,主要是能解除疲劳和调解情绪;94.5%的人承认吸烟有害,主要是污染环境和浪费金钱。他们吸烟的行为除受年龄的影响外,还受家庭、朋友以及自己对吸烟行为的认知和态度的影响。结论 采取综合性措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吸烟的长期和短期危害,可有效地控制中学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57.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已经并将继续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是健康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本文对主要国际组织、主要国家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适应政策、措施与行动进行综述,并提出综合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8.
自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简称非典 )于2 0 0 2年 11月在中国南部的广东省爆发以来 ,全球约30多个国家共出现了 84 0 0多起病例 ,超过 80 0名病患者不治。这次爆发的非典是一种全球性恶性传染病 ,非典危机是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 ,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也提示我们必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宣教工作 ,以下讨论SARS对疾病预防控制宣教工作带来的有关启示。1 正确的信息传播有助于民众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心非典病毒属于一种新生的传染病毒 ,自从非典型肺炎在国内蔓延以来 ,大范围的流行本身是一项事实 ,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威胁 ,对于SARS ,…  相似文献   
59.
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武汉市988名0~3岁散居正常儿童的前臂围、上臂围、体重、身长、坐高、头围及胸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臂围与上臂围、体重、胸围、身长、坐高及头围之间都存在高度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还发现:与前臂围关系密切的营养评价指标主要是上臂围、体重和胸围。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2001~2005年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出培训人员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辑存档的每月一期大事记、外出学习记录以及人员档案;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检验。结果:五年间,共参加国内外培训班316期、519人次。其中,国内300期、499人次,国外16期、20人次。2001~2005年外出培训覆盖率分别为29.9%、10.5%、16.9%、36.1%和46.6%。2003年非典以后,外出培训期数、人次数、年人均次数和年人均天数都有显著增加。五年间,外出参加国内培训人员的性别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保持男性高于女性的趋势;年龄组、学历和职称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外出培训者以中青年为主,主要是30~40岁,其次是40~50岁,或者是20~30岁;以本科学历为主,其次是研究生学历者;以高级职称,或者中级职称者较多。参加国外培训者也主要是年轻的具有中级职称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结论:近几年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注重年轻的高、中级职称技术骨干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