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29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早期胃癌的常规钡餐检查方法及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各种常规钡餐方法的比较及早期胃癌(EGC)的征象分析,提高常规钡餐造影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对4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进行回顾性研究,重点对溃疡进行研究,并与32例胃镜或手术病例证实的良性溃疡对照,结果:ECG病例中X线发现异常的总阳性率95.5%,采用双对比像,粘膜像,充盈像,压迫像的阳性率分别为90.9%,81.8%,54.5%,56.8%,对病变及周围粘膜均能清晰显示并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IRESSA对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口服IRESSA250mg/d治疗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结果7例晚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至少曾经使用过一种以上药物化疗肺癌,所有患者均全部完成口服IRESSA 100d后评价疗效,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29%,其中PR2例(29%),SD2例(29%),PD3例(43%)。疾病拉制率(CR+PR+SD)4例(57%)。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IP)为5.6个月,总生存期为4.1~15.1个月(中住生存时间10个月),2例患者生存时间超过1年,1年生存率为29%,最长1例存活15.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5例、皮肤瘙痒6例、四肢关节疼痛2例、腹泻5例、食欲减退6例、恶心3例、呕吐1例、头晕1例、头痛1例、胸闷3例、腹痛1例等,无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改变。没有因为严重副作用导致中断治疗或死亡。结论IRESSA对晚期耐药非小细丙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可以耐受,可以考虑做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方案;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鼾症儿童多导睡眠图(PSG)检测的特点及临床价值。 方法应用PSG对2001~2004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以打鼾为主诉的患儿,进行夜间连续睡眠呼吸监测7h,以PSG的监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将患儿分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及非OSAS组即原发性打鼾(PS)组。监测指标:鼾声指数、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LSaO2)、血氧下降≥003的次数、SaO2<090的时间等,对各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66例鼾症儿童中确诊为OSAS为43例(652%),PS者23例(348%)。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而两组患儿的AHI、鼾声指数、LSaO2、血氧下降≥003的次数、SaO2<090的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PSG是鉴别诊断OSAS与PS的重要方法。打鼾患儿应及早行PSG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OSAS,避免OSAS的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烧烫伤贴治疗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烧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清创及1%SD-Ag冷霜外敷;观察组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烧烫伤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残余创面愈合速度、创面愈合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d、14d、21d后残余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创面细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纳米银烧烫伤贴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清除创面细菌,加速创面修复,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有效可行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单细胞基因诊断技术。方法获取正常人及G6PD基因突变杂合子的单个淋巴细胞,采用多重巢式PCR结合多重SNaPshot技术对G6PD基因突变高发的四个外显子上的12个突变位点进行基因诊断。结果共检测了58个正常和108个杂合子单淋巴细胞,扩增效率为90.97%,等位基因脱扣率为8.08%。结论所建立的多重巢式PCR结合SNaPshot技术可在单细胞水平上快速、准确地检测12个G6PD基因突变位点,可望在临床上实现G6PD缺乏症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病例感染途径,了解病例居住地流行情况,为湖南省制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患者发病前有可疑蜱叮咬史;病例居住地居民、牛、羊 IgG抗体阳性率分别6.9%、66.7%和100.0%;所捉蜱核酸检测阴性;病例搜索未发现其他病例。结论 湖南省局部地区存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应加大监测和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于高龄(≥70)肝细胞癌(HCC)患者是否适合行肝切除术及各因素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比较57位70及70岁以上的肝细胞癌患者(高龄组)与318位70岁以下的肝细胞癌患者(非高龄组)在接受肝切除术后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同时,在高龄组中,对于各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以Cox’s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3年及5年的总生存率,在高龄组中为56.1%及40.4%,在非高龄组中为63.8%及46.5%。3年及5年的无瘤生存率,在高龄组中为35.1%及35.1%,在非高龄组中为31.4%及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龄组中,对于各个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Child分级、TNM分期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中则显示,Child分级是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5)。结论对于适当的高龄(≥70岁)肝细胞癌患者,接受肝切除术治疗可以获得同较年轻患者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自身因素以及体外培养Day3胚胎形态学指标与囊胚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894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周期的Day3移植后剩余的16191个胚胎进行囊胚培养至Da如,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因素、体外受精方式、DAY3胚胎卵裂球数目以及碎片程度与囊胚形成的关系。结果女方年龄≤30岁组、31-35岁组和≥36岁组之间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1.38%(2315/7376)、29.42%(1773/6025)和22.15%(618/2790),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明原因不孕组的囊胚形成率26.41%(904/3423)低于排卵障碍组29.84%(588/1970)、盆腔输卵管组29.28%(2124/7255)、子宫内膜异位组30.26%(361/1193)和男方因素组3l-02%(729/2350),且P〈0.05;常规体外受精组的囊胚形成率29.25%(3234/11055)与卵胞浆单精子注射组27.69%(1472/5136)无统计学差异;DAY3卵裂球数目≥7个组、5—6个组和≤4个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7.78%(1035/2166)、31.53%(2079/6594)和21.42%(1592/7431),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DAY3碎片程度≤10%组、11—30%组和≥31%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3.54%(2719/8106)、25.99%(1951/7507)和6.23%(36/578),并且组与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方年龄、不明原因不孕以及Day3胚胎形态学指标卵裂球数目和碎片程度都是影响囊胚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保证囊胚体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患者自身条件以及胚胎发育情况,可以为临床合理运用囊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内灌注治疗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39例拟行冷冻胚胎移植的RI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移植前3d抽取外周血20ml,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后行宫腔灌注。对照组移植前未行自体PBMC宫腔灌注。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清卵泡刺激激素(FsH)、取卵周期数、移植周期数、移植胚胎数和单周期移植优质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胚胎种植率(22.8%VS.6.4%)和临床妊娠率(50.0%VS.17.6%)比较,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单周期活婴出生率(45.0%VS.17.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体PBMC宫腔内灌注治疗可以提高RIF患者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故可作为RIF患者胚胎移植前提供可选择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