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吸入性损伤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气管切开术是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措施 [1].对于烧伤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常行气管切开及给氧治疗.  相似文献   
62.
异种硬脑膜替代物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学术背景:目前用于硬脑膜修复的材料有着许多的不足.因此研制更为理想的硬脑膜替代物仍十分必要.目的:介绍异种硬脑膜移植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指导进一步开展异种硬脑膜方面的研究.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1993-01/2008-01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dura mater,dural substitute ,dural graft,sterilization,Biomedical Materials;硬脑膜,硬脑膜替代物,硬脑膜移植,灭菌,生物材料",限定文章语言分别为英语和中文.检索到文献321篇,其中英文221篇,中文100篇,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标准:①选取针对性强,相关度高的文献.②对同一领域的文献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文献评价:选用33篇文献,其中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综合:从与异种移植密切相关的感染、术后修复及免疫原性3个重要问题对替代物灭菌及保存的方法、术后排斥反应及修复机制的最新研究加以综述.目前用于异种硬脑膜替代物灭菌的方法有:戊二醛浸泡法、过氧乙酸-乙醇浸泡法、环氧乙烷熏蒸法及辐照法;用于保存硬脑膜替代物的方法主要有冷冻干燥法和深低温冷冻法.硬脑膜主要表达MHC-I类抗原,抗原主要位于含量甚少的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上,是一种弱抗原物质,且异种硬脑膜移植属于结构移植,术后很少出现排斥反应.成纤维细胞是硬脑膜修复的主要细胞,它的逸出、增殖是硬脑膜缺损修复的重要机制.结论:异种硬脑膜替代物因其组织相容性好、术后感染发生率低、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
背景:如何获得高纯度的表皮干细胞以及维持其干细胞表型和体外增殖特性,是目前表皮干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目的:建立人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和培养的技术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观察,于2005-03/2006-05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完成。材料:所用包皮来自2~12岁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患者无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方法:取包皮皮片,采用DispaseⅡ酶和胰蛋白酶两步法分离出角朊细胞和成纤维细胞,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富集分离表皮干细胞。收集处于指数生长期第二三代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过滤后与角朊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等比例混合,并加入胎牛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牛垂体提取物等组成表皮干细胞培养液,用以人表皮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以角朊细胞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传至第2代,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计算克隆形成率和克隆维持时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的表达。结果:①与同一标本同一批次培养的角朊细胞相比,人表皮干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明显升高,克隆维持时间延长(P〈0.01)。②表皮干细胞β1整合素及角蛋白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阳性。结论:应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及人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对人表皮干细胞成功进行了体外分离和培养。  相似文献   
64.
烧伤疼痛伴随烧伤患者整个病程,疼痛引起焦虑,焦虑会加重疼痛,疼痛和焦虑可引起和加重应激反应,明显影响内态稳定,对每个器官系统都产生不良影响。烧伤疼痛又以换药疼痛最为剧烈,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难题,使用曲马朵治疗烧伤创面换药疼痛,观察对呼吸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背景:临床研究证实,富硒温泉水对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目的:观察富硒温泉水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含10%,20%,30%富硒温泉水及自来水和蒸馏水的培养基培养48h,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富硒温泉水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突起不同程度的变短或者缺失,细胞质及胞核浓缩。不同浓度的富硒温泉水、自来水、蒸馏水均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以富硒温泉水培养基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且随浓度的升高,抑制率增大。说明富硒温泉水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6.
三级综合医院外科系统临床路径病种管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级综合性医院实施临床路径T作后14个病种住院日、术前日和住院费用等效果指标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外科系统11个院内试点科室的14个试点病种的路径病例492例为路径组,选同期14个病种的非路径病例1011例为对照组,通过住院时间、术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等资料的不同,分析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结果路径病例平均住院总时间缩短2.1d,平均总术前住院时间缩短1.2d,其中,腹股沟疝、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声带息肉、慢性硬膜下血肿、乳腺癌、椎间盘突出(胶原酶化学溶解)7个病种的路径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前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开放性手术)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路径后,前列腺增生、慢性硬膜下血肿和椎间盘突出(胶原酶化学溶解)3个病种平均住院费用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腰椎间盘突出(开放性手术)、颈椎病和老年白内障平均住院费用有所上升。结论临床路径管理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前住院时间效果明显,但依病种不同而有差异,也与院科级管理水平及信息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7.
背景:Meek植皮法是近5年来引进并陆续在国内多家医院采用的一项创面修复的新技术。 目的:观察Meek微型皮片移植修复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皮肤缺损的效果。 方法:对1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患者,采用早期切(削)痂后及晚期肉芽创面Meek植皮法植皮,其中6例选取Ⅲ度烧伤面积30%左右患者同一个体行相同面积Meek微型皮片植皮法,和自体小邮票植皮作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采用Meek微型皮片植皮法皮片成活率65%~95%,创面愈合时间21~65 d。Meek微型皮片与自体邮票植皮相比缩短了手术时间,节省了皮源,创面愈合后瘢痕平整,挛缩率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8.
张友来  邹立津  辛国华  曾元临 《中成药》2010,32(10):1668-1670
目的:系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效果,以期作出客观可信的评价,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通过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inii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自各数据库至2009年11月期间有关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并将其纳入研究,分析入选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资料,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和系统评价。结果:5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包括306例脓毒症患者。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组与单纯常规治疗组比较,OR=0.35,95%CI[0.20-0.61],统计学显著性检验Z=3.68,P=0.0002,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血必净注射液对降低脓毒症死亡率有效。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地降低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1 病例简介患者男 ,2 5岁 ,因四肢及躯干电烧伤 6d入院。入院查体 :T 36 .2℃ ,P 6 8次 /min ,R 2 0次 /min ,左手肿胀明显 ,虎口处更为显著 ,拇指血供较差 ,环形呈焦痂状 ,末节呈黑色 ,无功能。2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做好术前准备 ,第二天即行左手拇指清创术。术中见 :拇指第二指骨坏死变黑 ,关节腔外露 ,行离断 ,第一指骨裸露 ,在指掌关节处才有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 ,在左腹股沟处切取 10cm× 5cm大小的以旋髂浅动脉为蒂的轴型皮瓣 ,先缝合形成管状 ,再将拇指套入缝合 ,放置引流条 ,用石膏绷带固定 ,2 4h后拨除引流条 ,供…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对眼烧伤新西兰白兔和眼烧伤患者应用含药辐照异种角膜后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论证含药辐照异种角膜治疗眼烧伤的疗效,探索出一种理想的眼烧伤治疗方法。方法:将36只酸、碱眼化学烧伤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含药辐照异种角膜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伤眼感染、角膜溃疡及角膜穿孔发生率。将55例(88眼)眼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含药辐照异种角膜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伤眼治愈率。结果:动物实验;细菌培养无菌生长,体外抑苗试验显示含药辐照异种角膜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很强的抑苗活性,实验组伤眼感染率及角膜渍疡、穿孔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临床研究表明治疗组治愈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含药辐照异种角膜完全达到无菌和较强抗苗活性的要求,具有促进角膜上皮愈合、防治感染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