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五位。锯齿状病变与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生密切相关,被证实是除"腺瘤-癌"途径外另一重要致癌途径,约35%的CRC来自此类病变~[1-2]。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册将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定义为一组形态学具有锯齿状结构的异质性上皮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HPs)、广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是否存在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以及TTV感染后致病性探讨。方法对成都地区健康人群、非甲-庚型肝炎患者及甲-庚型肝炎患者采用PCR检测血清TTVDNA,并对单-TTV感染的急、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随访。结果①成都地区健康人群中TTV DNA阳性率7.5%(3/40),职业献血员中为21.9%(7/32),非甲一庚型肝炎中为31.6%(42/133)。②单一TTV感染肝炎患者中76.2%(32/42)临床表现为急性肝炎,14.3%(6/42)慢性肝炎,7.1%(3/42)重型肝炎,2.4%(1/42)肝炎肝硬化。③随访观察单一TTV DNA急性肝炎12例,半年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恢复正常,11例TTV DNA阴转,8.3%(1/12)TTV DNA持续阳性1年以上。随访慢性肝炎单一TTV DNA阳性4例,2例在2年内肝功恢复正常,TTV DNA阴转,另2例发展成重型肝炎和肝硬化,近期无死亡病例。结论①成都地区存在TTV感染。②单一TTV感染除可表现为健康携带和肝炎恢复期慢性携带状态外,可引起临床急性、慢性、重型和肝硬化等多种临床类型的肝脏病变,还可和其他已知的肝炎病毒形成二重或多重感染。研究结果支持TTV可能是另一种致肝损害的新型肝炎病毒,是至今原因不明的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不同抗梅毒治疗方法对妊娠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98例.根据孕期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规范治疗组(98例)、未规范治疗组(59例)和未治疗组(41例).采用Pearsonx2和卡方分割法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及快速血浆反应环状卡片试验(RPR)转阴率等情况.结果 流产、早产、死胎、死产、新生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在规范治疗组、未规范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分别为4.08%,27.12%和63.41%.先天梅毒儿、低体重儿、窒息儿、新生儿死亡等发生率在规范治疗组、未规范治疗组及未治疗组中逐渐升高,其中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06%,18.75%和35.29%.RPR高滴度(≥1∶8)的梅毒孕妇所产新生儿RPR滴度进行比较,规范治疗组较未规范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7.122,P<0.01).新生儿RPR转阴率在规范治疗组、未规范治疗组及未治疗组中分别为100.00%,59.26%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39,P<0.01).结论 规范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及降低先天梅毒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4.
85.
1临床资料 例1,男,70岁,农民。与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有接触史。因纳差9d,发热3d入院。最高体温〉39%,稍活动后感心累。既往有1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及糖尿病”史。  相似文献   
86.
老年人是人口中的一组特殊人群,由于人的老化,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使老年人患病后的表现和青中年人的情况不完全相同。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病毒性肝炎也随之增多。为探索老年病毒性肝炎在新条件下的特点,本文就成都市传染病院1994年1月~1998年10月住院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60岁的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329例,同期抽取<60岁的青中年病例327例,两组病例均依据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1]。12 检测方法 全部患者血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相似文献   
87.
截止2010年1月15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共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271例.本文通过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探讨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的介入时机选择,为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1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在使用西药8天、肠梗阻和肠道菌群失调未见改善且日渐加重的情况下,及时介入中医治疗,辨证诊断为湿温疫疠—邪伏膜原,病因为湿热疫毒(湿重于热),采用"藿朴夏苓汤合达原饮"化裁,服用6剂后转危为安。此例的中医药救治过程,表明中医介入的必要性和正确辨证的重要性,为今后中医药介入新突发传染病的诊疗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9.
2009年3、4月间始发于墨西哥和美国的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快,传播迅猛,人群普遍易感[1].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此次新型流感病毒在6周内传播的广泛程度是过去的流感病毒需要6个多月的传播才能达到的[2].作为一个新发疾病,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有必要进一步总结,现报道2009年5月至7月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47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90.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临床基地)建设单位名单及建设要求的通知》(国中医药函[2010]34号)精神,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之一.四川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成立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以下简称"本研究室").为确保研究室规范、科学、高效运转,实现建设目标,本研究室制定了相应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笔者拟就本研究室建设的有关机制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