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61篇 |
免费 | 433篇 |
国内免费 | 18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80篇 |
妇产科学 | 95篇 |
基础医学 | 287篇 |
口腔科学 | 41篇 |
临床医学 | 723篇 |
内科学 | 403篇 |
皮肤病学 | 31篇 |
神经病学 | 136篇 |
特种医学 | 31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97篇 |
综合类 | 1300篇 |
预防医学 | 641篇 |
眼科学 | 72篇 |
药学 | 513篇 |
23篇 | |
中国医学 | 789篇 |
肿瘤学 | 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7篇 |
2023年 | 338篇 |
2022年 | 378篇 |
2021年 | 336篇 |
2020年 | 287篇 |
2019年 | 190篇 |
2018年 | 181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02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214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200篇 |
2009年 | 222篇 |
2008年 | 185篇 |
2007年 | 192篇 |
2006年 | 203篇 |
2005年 | 222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216篇 |
2002年 | 147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73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67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通过对唐县干预实施过程的分析总结,探讨县级娱乐服务场所暗娼(CSW)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整理唐县干预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总结干预的方法步骤,分析影响干预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对策。结果78.57%的高危场所接受干预,其中高、中档娱乐服务场所接受干预率为100%,低档场所接受干预率62.5%。CSW接受干预人数占96.66%。与基线调查统计结果相比,CSW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60%上升到95%,其中高、中档场所CSW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100%,低档场所CSW知晓率为82.5%;安全套使用率由50%上升到86%,其中高、中档场所CSW安全套使用率均为100%,低档场所CSW安全套使用率为53.1%。接受HIV初筛检测率为49.53%。培养了一支同伴教育宣传员队伍。结论“依据出租车司机线索,直接拜访老板,逐一走访高危场所,培养同伴教育宣传员,定期外展现场干预与定期集中培训交流相结合”的唐县CSW干预模式,启动、推动了唐县的干预工作,使干预工作能够循环、持续、深入进行,在高危人群CSW中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推广100%安全套使用技术、营造社会支持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防止了当地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提高对新型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认识,分析其临床及治疗转归。方法对76例新型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痛、发热、脑膜刺激症、颅内高压为新型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表现。有脑膜炎型48例,脑膜脑炎型27例,脑干脓肿1例。分别予两性霉素B(AmpB)联合5-氟胞嘧啶(5-FC)和(或)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治疗,26例痊愈,29例好转,死亡9例,无效12例。结论新型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确诊须依赖病原学检查,必要时与脑脊液真菌培养、乳胶凝集试验三项检查结合,协助诊断。两性霉素B(AmpB)联合5-氟胞嘧啶(5-FC)仍是治疗新型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首选方案。对于中度及重度新型隐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否须加用氟康唑联合治疗仍有待探讨,一般早期不主张使用氟康唑。 相似文献
103.
认知因素和个体差异对儿童食物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饮食行为具有规律性的特征,遵循一定的模式。这种饮食行为模式包括了进食方式、食品的选择和食物的偏爱等等。儿童中挑食、偏食行为的普遍存在,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1];有关肥胖儿童的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着行为认知障碍[2]。由于儿童期形成的健康观念和食物选择的习惯对于其成年以后的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3],因此探究儿童对饮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综合考虑影响儿童食物选择的因素,有助于更有效的向儿童传授健康知识,开展健康教育。一、认知发展的角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近二十年来不断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认知发展心理… 相似文献
104.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具有系统的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显临床疗效,是生命科学中体现中国人精神特点的医药学科。中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治未病”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在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医更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与特色。在继承与发掘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学与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多学科交叉合作性研究将加速中医药学自身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更高,疼痛更顽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2—2008年,我们收治60例PHN患者,采用静滴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长沙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长沙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方法2006~2007年采集全市5个区7类食品,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6年和2007年度工作手册,检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0157、空肠弯曲菌等6种致病菌。结果在两年中共采集7类共624份食品,检出致病菌67株,总检出率为10.74%。在6种致病菌中,以副溶血性孤菌检出率为最高(13、04%),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32%)。在7类食品中,以动物性水产品污染率为最高(32、61%),其次为生禽肉(26.67%);速冻米面、生畜肉、熟肉制品、蔬菜、非发酵豆制品等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长沙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相似文献
107.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体系的精髓,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点和难点,本文就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究CCBE1在舌鳞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癌周淋巴管增生、颈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44例cT1-2N0舌鳞癌癌旁组织病理切片标本进行淋巴管密度定量分析,采用D2-40作为淋巴管内皮标记物标定淋巴管并进行计数。将淋巴管密度低的22例纳入A组,淋巴管密度相对高的22例纳入B组。同时对两组标本中胶质和钙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域 1(CCBE1)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进行测定。免疫组化检测90例舌鳞状细胞癌病理标本中CCBE1的表达情况,并完善相关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组中CCBE1的高表达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实验显示CCBE1与D2-40存在“共定位”现象。90例舌鳞癌患者中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者CCBE1的高表达率较之无淋巴结转移者明显更高(P<0.05),死亡组CCBE1的高表达率也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CCBE1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与癌周淋巴管增生、颈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关,可作为判断舌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9.
1株滇重楼内生真菌的研究——抑真菌活性及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离滇重楼内生真菌,研究其抑制病原性真菌的作用并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从滇重楼植株中分离培养内生真菌.在体外,用指示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普通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及白色念株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对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培养,观察显微形态特征,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 从滇重楼的根中分离到一株内生真蒲菌株,对白色念株菌有较强抑制作用,鉴定为尤孢菌群.结论 滇重楼内生真菌无孢菌群菌株LRF4具有抑制白色念珠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MMA-PEGDMA))共聚物为基体,介孔硅分子筛SBA-15为无机填料制备了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热重分析(TG)和交流阻抗(AC)等技术对其形貌、热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填料SBA-15与聚合物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SBA-15的加入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当W(SBA-15)=0.03时,离子电导率达最大值3.68×lO-3S/cm;并且掺杂SBA-15后,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其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9V(vs Li /Li),可满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