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3 毫秒
21.
曹蓉  张明道 《广东医学》2005,26(1):75-76
目的 观察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采用间断纵行缝扎硬注术与直肠黏膜下注射术的优缺点 ,寻求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优化方法。方法  12 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A ,B两组 ,A组采用间断纵行缝扎硬注术治疗直肠黏膜下注射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间断纵行缝扎硬注术明显优于直肠黏膜下注射术 (B组 )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和 82 % (P <0 0 1)。结论 间断纵行缝扎硬注术操作简单 ,症状消除快 ,创伤小 ,远近期疗效佳。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对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系统、综合的技能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问卷、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80例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技能管理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改变情况。结果:系统、综合的技能管理干预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总分为(77.31±10.64)分,较干预前的(70.24±1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答错率仅为5%-25%,比干预前降低了35%-55%。结论:对门诊胰岛素首次注射患者进行技能管理,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和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3.
24.
何鞠颖  曹蓉  彰宁 《西部医学》2014,26(10):1328-1331
目的 观察纳美芬不同给药时机对全麻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苏醒期间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1~2级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在麻醉停药前5min(A组),麻醉停药时(B组)和麻醉停药后5min(C组)静脉注入纳美芬0.25μg/kg.三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均相同.分别纪录麻醉维持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拔管10min后的呼吸次数、拔管时镇静-躁动(RASS)评分及拔管后10min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三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之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min呼吸次数(次/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与C组之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min呼吸次数(次/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比C组促进呼吸恢复的效果更明显;B组和C组与A组之间镇静—躁动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比A组预防躁动和减轻术后10min疼痛效果更好.结论 全麻麻醉停药时静脉注入小剂量纳美芬,能够有效减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能促进呼吸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
曹蓉  程斌  伍孟军  欧英余 《四川医学》2012,33(7):1115-1118
目的应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对几种全麻诱导用药方案下产妇的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并且同时观察对产妇术中循环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术中知晓发生情况,以期为优化麻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术足月孕妇6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瑞芬(Ⅰ)组、小剂量瑞芬(Ⅱ)组和氯胺酮(Ⅲ)组3组。分别记录入室后、切皮前、胎儿娩出时、娩出后5min等时点的AAI、血压、心率;记录新生儿1、5、10min Apgar评分,术后1d对术中事件显性记忆。结果 AAI值在胎儿娩出时、娩出后5min两个时点3组间有差异,相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胎儿娩出时血压显著高于麻醉前,且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Ⅱ>Ⅰ组;1min Apgar评分,3组新生儿轻度窒息(7~9分)的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意义,Ⅰ组新生儿轻度窒息的发生率最高P<0.05;Ⅲ组有1例术中知晓。结论第Ⅱ组方案能达到所需的麻醉深度,结合对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最小、循环的稳定情况居中,是最佳的用药组合。  相似文献   
26.
病毒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据临床统计,病毒所致疾病占感染性疾病的75%以上,多数能自愈,严重感染的患者可遗留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大量研究发现,不少中药能直接抑制抗病毒或通过免疫机制达到抗病毒作用[1]。中药抗病毒机制在于祛邪和扶正,综合分析有以下五点:(1)直接杀灭抑制病毒;(2)抑制和阻止病毒的复制;(3)延缓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麻醉相关死亡的原因。方法对2002—2011年间国内文献公开报道和成都地区孕产妇死亡评审病例中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或(和)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引起剖宫产死亡的6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例病例缺少年龄报道,其余病例年龄24-35岁。2例为瘢痕子宫。1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4例硬膜外腔阻滞麻醉,1例硬膜外腔与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麻醉危象出现时间在给予麻醉药后3~55min。2例死亡病例未做尸检,其余4例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者均做尸检,其中3例发现硬膜有裂伤,脑脊液外渗;另1例为瘢痕子宫,尸检报告腰段脊髓切面均未见出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有羊水中细胞成分和微血栓,不排除羊水栓塞,未提及检查穿刺点附近硬膜有无破损。结论由于操作为盲式,硬膜外给药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硬膜下腔或蛛网膜下腔麻醉,并由此导致孕产妇死亡。因此,在麻醉过程中,务必操作仔细,避免损伤硬膜,必须给予试探剂量,同时密切观察孕产妇生命体征,特别是有瘢痕子宫者更应关注。  相似文献   
28.
曹蓉  杜阿妮 《肝脏》2019,24(10)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CHB患者174例和健康者40例(H组)。根据CHB诊断标准分组:慢性HBV患者48例(A组),HBeAg阳性CHB患者44例(B组),HBeAg阴性CHB患者40例(C组),非活动性HBsAg阴性CHB患者42例(D组)。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细胞R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31个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四组CHB患者和H组的IFN及其受体、IRF、TLR、干扰素诱导基因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IFNλ、IL10RB、IFNγR2、IRF7、IRF9、TLR4、MYD88均显著高于H组(P0.05);A、B、C、D组IFNRλ1均低于H组(P0.05)。不同CHB组别IFNβ、IFNγ、IFNλ、IFNαR2、IFNRλ1、IRF4、IRF5、IRF8、TLR2、TLR8、TLR9、JAK1、RIG1、TRIF、TRAF6、IRAK1、MAV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个检测基因中,A组20个基因相对表达高于H组2.5倍以上,B组11个,C组19个,D组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5,P=0.003)。A组1个基因相对表达低于H组0.5倍以上,B组9个,C组2个,D组1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90,P=0.001)。结论 CHB患者天然免疫应答基因在CHB疾病进展期间差异表达,这种差异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非侵入性方法来确定慢性HBV患者的疾病进展阶段。  相似文献   
29.
30.
正炎症是一种重要的能有效防御致病因素对机体侵袭损伤的生理反应,对维持机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都与炎症反应的非可控密切相关,但确切的调控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甘露消毒丹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该方重用滑石、茵陈、黄芩,并配伍了醒脾和中、清热解毒之品,清热利湿并重,兼可化浊解毒,固宜于湿热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