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甘肃省天水及陇南部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甘肃省天水陇南部分地区的吸血蚊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2006年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分离病毒和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软件进行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分离到1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GS10-2为盖塔病毒,GS42-2为版纳病毒,其余分离株为一种基因组约8 000核苷酸的未知RNA病毒。盖塔病毒分离株3’UTR中具有与已往中国分离株相同的缺失序列和3个特异核苷酸位点。版纳病毒分离株基因组第12片段的进化关系同其它中国分离株有明显差异,位于一条独立的进化枝中。结论在该地区分离到1株盖塔病毒、1株版纳病毒和17株未知RNA病毒;盖塔病毒与以往我国分离株的遗传关系密切,版纳病毒与我国其它地区分离株有明显差异,在进化上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22.
辽宁省部分地区2006年虫媒病毒分离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辽宁省虫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方法 2006年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营口市、盘锦市、锦州市和丹东市采集蚊虫标本,利用组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5个市共采集蚊虫标本5410只,分离到8株阳性分离物,经鉴定其中3株(LN0684、LN0688、LN0689)为版纳病毒,1株(LN0636)为甲病毒属盖塔病毒,另外4株尚在鉴定.新分离的版纳病毒与我国此前的分离株处于同一个进化簇,核苷酸同源性91.2%~94.7%.新分离的盖塔病毒与韩国分离株(swine)在一个进化枝上,核苷酸同源性为99.2%,与俄罗斯分离株、中国大陆分离株及台湾分离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5%~99%之间.结论 2006年在辽宁省分离到3株版纳病毒、1株盖塔病毒和4株未知虫媒病毒.版纳病毒、盖塔病毒为辽宁省首次分离;盖塔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和韩国分离株最近.  相似文献   
23.
我国部分地区病毒性脑炎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了解我国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分布特征.方法用ELISA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从我国6个省份收集的771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然后对乙脑IgM抗体阴性的所有血清标本检测其他7种常见病毒IgM抗体.此外,用PCR方法对54例脑脊液标本检测肠道病毒、版纳病毒和辽宁病毒的基因.结果经血清学检测,771例患者中的567例(73.5%)检测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构成顺序为乙脑病毒(47.0%)、腮腺炎病毒(10.6%)、肠道病毒(8.8%)、单纯疱疹病毒(5.7%)、麻疹病毒(0.4%)、水痘-带状疱疹病毒(0.4%)、EB病毒(0.4%)、巨细胞病毒(0.3%);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在54例脑脊液中检测到8例(14.8%)肠道病毒基因阳性标本,未检测到版纳病毒与辽宁病毒基因阳性标本.结论乙脑病毒是我国病毒性脑炎的首要病原,腮腺炎病毒次之,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24.
G145R突变后HBsAg"a"决定簇合成肽的免疫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G145R突变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a"决定簇合成肽的免疫学特性改变情况. 方法首先合成2条短肽P1-wt和P2-145R,分别代表野毒株和G145R突变后HBsAg"a"决定簇合成肽.然后用β-巯基乙醇(2-ME)变性试验以及用乙肝疫苗标准品制备的小鼠多抗血清研究2条合成肽的空间构象以及抗原性异同.最后用等量合成肽免疫小鼠,用酶免疫法、竞争抑制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等研究G145R突变后"a"决定簇合成肽的免疫原性改变.结果合成肽P1-wt和P2-145R用2-ME温和变性后,PAGE结果表现为相对分子质量(Mr)为4×103左右的单一条带,而变性前2条合成肽均表现为Mr是从4×103到30×103的弥漫条带,主带位置在5×103和10×103,分别相当于二聚体和四聚体位置;用HBsAg的多克隆抗体(anti-HBs)检测合成肽的抗原性,结果在固定抗原量的前提下,在抗体1∶32 000稀释时仍可检测到P1-wt的阳性结果,而当同一抗体稀释到1∶8000时,P2-145R检测结果即为阴性.合成肽P2-145R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与P1-wt合成肽的反应滴度比与P2-145R合成肽本身的反应低4~8倍. 结论针对HBsAg"a"决定簇合成肽可自发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G145R突变株的HBsAg"a"决定簇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与野毒株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为正确评价G145R变异株的流行危害以及现行疫苗的保护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获得较高滴度和稳定的Colti病毒抗原,进一步开展Colti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用C6/36细胞培养Colti病毒,于不同时间收获后进行病毒滴度测定。病毒经聚乙二醇(PEG)纯化浓缩后抗原分别保存于-20℃和4℃备用。利用该抗原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标本的Colti病毒抗体。结果 在制备Colti病毒抗原时,以细胞培养3—4周的病毒滴度最高,经PEG纯化浓缩的抗原于-20℃和4℃条件下,保存6个月,其抗原滴度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加入甘油的抗原无论在-30℃,还是在4℃下,甚至可保存2年。用这些抗原,检测疑似乙型脑炎或病毒性脑炎患者标本1141份,Colti病毒IgM抗体阳性130例,阳性率为11.4%(130/1141),特别是检测广州市儿童医院患者标本41份,9份Colti病毒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2.0%,其中5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结论 为建立检测Colti病毒抗体及诊断试剂盒提供了较稳定的抗原,Colti病毒可能是引起我国夏、秋季脑炎的又一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26.
目的在河南省南阳市采集蚊虫标本,进行西尼罗病毒基因检测,分离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并分析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2006年从南阳市采集蚊虫标本,将标本研磨处理后进行巢式PCR检测西尼罗病毒核酸,用细胞培养法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新分离到的乙脑病毒,扩增分离株PrM和E基因区,使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序列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共采集蚊虫标本6231只,巢式PCR检测西尼罗病毒结果均为阴性。从标本中分离到7株病毒,经鉴定均为乙脑病毒。基因分型显示7株病毒均为基因Ⅰ型,新分离株在E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5%~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4%~100%。新分离株与P3株和SA14-14-2的E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7%~88.2%和87.3%~87.9%。新分离株与P3株相比存在10个共同氨基酸差异位点,但在决定毒力的关键位点不同于SA14-14-2。结论河南省南阳市2006年乙脑病毒流行株为基因Ⅰ型,毒株的毒力基因没有明显改变,所有标本均未检测到西尼罗病毒阳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山西省南部地区虫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特征。方法使用诱蚊灯捕蚊,通过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并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2009年9月在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阳泉市的3个标本采集点采集到3属4种共3436只蚊虫标本,从中分离到5株病毒分离物,鉴定结果显示有3株(SX0621、SX0633、SX0635)为淡色库蚊浓核病毒,其余2株分离物有待进一步鉴定。对CppDNV非结构蛋白NS1和NS2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3株山西省新分离株的同源性为100%;与中国其他省市的分离株同源性在99.9%~100.0%之间。系统进化分析提示所有中国分离株均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进化分支中,并且与AaeDNV的进化关系较近。结论在山西省首次分离到淡色库蚊浓核病毒,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28.
乙脑病毒的株特异性决定簇在每个有毒性的表型之间是不同的。该作者先前报道了减毒变异株CH2 195LA与非减毒变异株 C12 95SA比较 ,在 E蛋白上有 4上氨基酸不同。现在的研究测定了这两株的全序列并发现了在非结构基因的另 5个氨基酸的改变 ,包括 NS2 A- 2 15,NS3- 350 ,NS4 B- 196 ,NS4 B- 197和NS4 B- 198。用减毒变异株 HC2 195LA的全核酸序列与非减毒变异株 CH2 195SA和其它 13株乙脑病毒株全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到 CH2 195L A最接近于CH2 195SA和 Ja OAr S982 ,且种系发生上与减毒的乙脑病毒 SA14- 14- 2 ,SA14- 2…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人禽流感H5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ELISA)。方法用ELISA法检测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及正常人群血清标本中H5IgG抗体。结果23例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血清样品中有4例H5Is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7.40%,与血凝抑制试验(HI)和微量中和试验(NI)相比较,三者符和率为100%。234例正常人群血清H5 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ELISA方法可用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的血清样品初步筛查。  相似文献   
30.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是一种蚊传虫媒病毒,1937年从非洲乌干达西尼罗地区一名发热土著妇女血液标本中分离并得名[1].此后在非洲、欧洲和亚洲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出现WNV感染病例,表现以发热为主的临床症状,为自愈性疾病[2].但是1999年该病毒首次在美国流行,仅1个月时间报道数十例WNV感染所引发的病毒性脑炎[3].随后WNV感染在美国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并迅速扩散到美国大陆全境,至今已经有数万人染病并致上千人死亡[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