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证实硅在骨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内硅主要来源于食物,但对于固体食物中硅的生物学效应还不十分清楚.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对成人饮食硅摄入量进行估计.找出含硅量丰富的食物,然后估计来自这些食物的硅在胃肠道的吸收情况,并且确定吸收量与食物中硅含量的相关性.硅吸收情况的研究是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用126项的食物频数量表,对Framingham队列研究早期对象及他们的后代进行调查.用尿硅量对3~8个健康对象进行胃肠消化对食物中硅的摄入情况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成年男性平均硅摄入量(早期对象为30 mg/d和子代33 mg/d)显著高于成年女性(早期对象为24 mg/d和子代25 mg/d);硅摄入量随年龄升高而降低;对男性而言硅含量较多的食物是啤酒和香蕉,女性是香蕉和青豆;食物中的硅是很容易吸收的;吸收硅的平均41%通过尿液排泄;食物中硅摄入量与尿液中硅量呈相关性(P=0.019).研究认为,饮食中提供硅的主要是固体食物;饮食中硅摄入与骨健康的关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武警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知信行情况,为新兵新圳期间及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武警某部新兵583人,比较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区来源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情况。结果新兵心理健康知识得分(46.08±14.34)分,态度和信念得分(76.98±10.98)分,行为平均得分(74.88±11.80)分;高中文化及以上组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牢与信念持有率水平均高于初中及以下组(P〈0.01,P〈0.05),而不同地区来源、足否为独生子女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某部新训期新兵心理健康知信行水平较低,要加强新兵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3.
随着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和其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腹腔镜被不断推广应用,为开展复杂的腹腔镜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腹腔镜下高位胆管癌根治术就是这类手术的代表之一.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腹腔镜下高位胆管癌根治术1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7 ~83岁,平均65岁.均因间断右上腹痛,间断发热伴巩膜皮肤黄染人院.均行腹部彩超、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可行腹腔镜下高位胆管癌根治术的肝门部胆管癌Ⅰ、Ⅱ及Ⅲb型病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Gp96肽复合物修饰树突状细胞(DC)后的体内外特异性抗瘤作用。方法 从小鼠肝癌细胞株H22细胞中提取Gp96肽复合物,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从小鼠骨髓中获得DC,体外大量培养。用Gp96肽复合物修饰DC,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以51Cr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制作小鼠肝癌模型,分别予以修饰后的DC、Gp96蛋白、灭活的H22肝癌细胞治疗,检测血清中自细胞介素(IL)-10、干扰素(IFN)-γ水平;CD_4、CD_8和IFN-γ、IL-10双阳性细胞比例。观察其抑制肿瘤的效果。结果 Gp96肽复合物修饰的DC可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后者能对H22瘤细胞进行特异性杀伤,而对艾氏腹水瘤细胞无效;经修饰的DC可明显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使Th1细胞比例上升,抑制体内肿瘤的生长。结论 Gp96肽复合物能够很好的修饰体外诱导获取的DC,使后者成为一种有效的瘤苗。  相似文献   
75.
研究证实硅在骨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内硅主要来源于食物,但对于固体食物中硅的生物学效应还不十分清楚。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对成人饮食硅撮入量进行估计。找出含硅量丰富的食物,然后估计来自这些食物的硅在胃肠道的吸收情况,并且确定吸收量与食物中硅含量的相关性。硅吸收情况的研究是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用126项的食物频数量表,对Framingham队列研究早期对象及他们的后代进行调查。用尿硅量对3~8个健康对象进行胃肠消化对食物中硅的摄入情况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成年男性平均硅摄入量(早期对象为30mg/d和子代33mg/d)显著高于成年女性(早期对象为24mg/d和子代25mg/d);硅摄入量随年龄升高而降低;对男性而言硅含量较多的食物是啤酒和香蕉,女性是香蕉和青豆,食物中的硅是很容易吸收的;吸收硅的平均41%通过尿液排泄;食物中硅摄入量与尿液中硅量呈相关性(P=0.019)。研究认为,饮食中提供硅的主要是固体食物;饮食中硅摄入与骨健康的关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儿童大骨节病症状体征在临床诊断和X线诊断病例中的分布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为全面诊断儿童大骨节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骨节病病区2006名6~13岁儿童进行研究。结果两类诊断病例数存在统计学差异(χ2=67.052,P=0.001),两类诊断患病率结果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147,P=0.702;χ2=1.501,P=0.220),但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症状体征在两类诊断病例中分布不同。结论儿童大骨节病症状体征在临床诊断与X线诊断病例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两类诊断指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膀胱痉挛的病因分析,寻找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泌尿系手术患者42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141例,占33.6%),通过护理对策的改进,膀胱痉挛明显减少。用X2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方式、术后出血、手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有无膀胱过度活动、膀胱冲洗液温度、导尿管气囊注水量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相关因素护理对策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对策的本质在于评估患者具有潜在的膀胱痉挛的有关因素,并对此采取护理措施,把膀胱痉挛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武警基层战士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针对性开展传染病专题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驻津武警某部2015年入伍的278名新兵和军龄≥1年的253名老兵进行关于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的问卷调查。【结果】该部基层战士具备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的比例为31.51%,新兵为20.86%,老兵为4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07,P=0.001)。重点传染病知识、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方式、药品说明书阅读理解、相关信念态度和相关行为操作5个方面素养总比例分别为45.76%、37.48%、35.78%、68.93%和48.96%,新老兵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点传染病健康生活行为方式上,除“少去人群密集地”的行为正确率高于80%,其它14项行为正确率均较低。基层战士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在不同年龄组、新老兵和不同文化程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警基层战士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不高,相关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正确率较低,影响武警部队新老兵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兵龄和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森林部队休整期间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武警森林基层部队抽取1167名战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调查了解心理状况。【结果】1167名被调查战士中,总均分提示大于等于2分的占4.88%,10类因子中强迫、敌对、躯体化、其他、人际敏感因子有较高检出率。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地方人群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P<0.01);不同单位战士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文化组在总均分、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高文化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独生子、兵源地和警衔不同的战士,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武警森林部队基层战士在休整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和军人常模。  相似文献   
80.
Objective: To improve DC-based tumor vaccination, we studied whether dendritic ceils (DCs) which cocultured with H22 liver cancer cells-derived heat shock protein (HSP) glycoprotein 96 (gp96) affect the T cell-activating potential in vitro and the induction of tumor immunity in vivo. Methods: Maturation of murine bone marrow-derived DC was induced by GM-CSF plus IL-4, which mimiced the immunostimulatory effect of DC. Cocultured DC and gp96-peptide complexes were used to vaccine H22 liver cancer cells of mice. Using murine models we compared the immunogenecity of DC modified by gp96-peptides complexes derived from murine liver cancer cells alone or inactive tumor cells. To verify the specificity of the vaccine, in vitro assays were executed. Serum cytokine levels were quantified to explore the supposed pathway of DC modified by gp96 peptide complexes and its effect o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Results: DC modified by gp96-peptide complexes can activate spleen lymphocyte and the latter can specifically kill H22 cells but not Ehrilich ascites carcinoma cells. Modified DC can induce potent tumor-antige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ugment the proliferation of Thl cells, and inhibit tumor growth. Conclusion: In this study, 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DC-mediated tumor vaccine by combing the gp96 antigenic peptides complexes and inducing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specific tumor cells, gp96 can be identified as a potent DC activa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