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p53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变化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对47例河南林县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比较。结果p53基因第5~8外显子出现异常电泳条带者20例(42.6%);生存期大于5a组与生存期小于5a组,p53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变化发生率分别为32.1%(9/28)和57.9(11/1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3.071,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p53基因第5~8外显子单链构象多态性变化与患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p53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变化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结合银染技术,对47例河南林县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进行比较。结果:p53基因第5~8外显子出现异常电泳条带者20例(42.6%);生存期大于5a组与生存期小于5a组,p53基因单链构象多态性变化发生率分别为32.1%(9/28)和57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更深入了解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基因突变的地域差异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 从中国食管鳞癌的高发区河南林县以及浙江省收集共92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标本,使用免疫组化、PCR—SSCP分析和DNA测序的方法分析p53肿瘤抑制基因。结果 p53基因的突变或过表达分别为30.4%和51.1%(P〈0.05)。p53的过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和患者存活期相关,两个不同地域收集的肿瘤标本中发现了不同的突变模式。结论 p53的突变或过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展中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致癌因子的各种不同组合,可能是两个地区人群中基因组的不稳定性所致,这种不稳定性在某种水平上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4.
<正>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腔颌面头颈癌的发病率占全身癌的第六位,其中至少80%是鳞状细胞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构成比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0%。口腔颌面头颈鳞癌的治疗经过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序列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25.
本文应用NSEE诱发NIH小鼠前胃鳞癌的动物模型,观察了复合核黄素和纯核黄素对小鼠前胃鳞状上皮癌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核黄素对NSEE诱发小鼠前胃鳞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54.84%(P<0.05)。而纯核黄素未发现明显的阻断癌变的作用。提示,其有效成分可能不是核黄素,而是核黄素以外的其它成分或是核黄素与其它成分的协同作用。本研究为食管癌的预防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对比酸化肠道治疗前后肝硬化伴消化道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氨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柳州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将单纯性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和便秘即消化道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酸化肠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23/25)明显比对照组76%(19/25)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氨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b、Urea、Crea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ALT、ALT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8%(2/25)均明显比对照组20%(5/25)低(P0.05)。结论肝硬化伴消化道功能障碍患者酸化肠道治疗能够促进血氨水平的有效降低,从而对肝性脑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7.
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街头采血车上,献血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在采血车工作中体检医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时发现的不够及时,第一次献血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为1%.采血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献血者其中一些可能直接给献血者造成损害,一些可能影响到血液的质量,进而危及到受血者,下面谈谈采血中经常出现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旨在增进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4D,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 组)及100例同期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C 组)血液中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间的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差异。 结果 150个样本中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67%、56.66%、20.67%,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2=2.686,P=0.101)。ACS与NC两组的GG基因型(18% vs. 25%)、AA+AG基因型(82% vs. 75%)分布以及G(57% vs. 55%)、A(43% vs. 45%)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E4D基因rs918592位点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四妙勇安汤浸膏中绿原酸和梓醇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Merck Purospher?STARLP RP-18 endcapped柱(250 mm×4.6 mm, 5μ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1)绿原酸的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V∶V=11∶89),检测波长为327 nm。(2)梓醇的色谱条件,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1%磷酸,梯度洗脱(0~15 min, 0.8%A;15~60 min, 2%A),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绿原酸在4.420~442.0μg/mL(r=0.999 8)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1.26%)。梓醇在9.760~488.0μg/mL(r=0.999 9)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4%(RSD=1.43%)。绿原酸和梓醇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40和0.82 ng,定量限分别为1.20和2.44 ng,精密度RSD分别为0.71%(n=6)和0.45%(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和重...  相似文献   
30.
PBL教学法始于1969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式培养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自我研究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PBL教学法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其教学模式与西方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对中西方PBL教学的差异及PBL教学法在整复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