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提高包虫病免疫诊断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3例包虫病人的血清用ABC-ELISA法和常规ELISA法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ABC-ELISA法的敏感性相当于常规ELISA法的2.7倍,并有2例ABC-ELISA法为阳性,而常规ELISA法为阴性。这说明ABC-ELISA法敏感性高,并可减少常规ELISA法的假阴性率。在比较肝和肺包虫病人抗体滴度的分析中,肺包虫病人血清抗体滴度比肝包虫病人的高。  相似文献   
22.
我国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分布也相当普遍。解放后,特别是近30多年来,经过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多年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病感染北方相对较少,中部较多,而南方较为普遍(尤以广东为最),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比较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现将各地报道综述如下。1华支睾吸虫的分布1.1地理分布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犤1~4犦结果显示,华支睾吸虫病呈现随水系流域分布的规律。大体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为界,可将我国水系流域分为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  相似文献   
23.
本文采用SPA-ELISA法评价了三种不同纯度牛源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在包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用三种抗原检测了41例包虫病患者血清中特异IgG抗体的水平,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牛源细粒棘球蚴液粗抗原86.0%,半饱和硫酸铵法纯化抗原91.4%,氯化镁—磷钨酸法纯化抗原92.3%,两种纯化抗原与粗抗原的阳性检出率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认为西北地区牦牛体内寄生的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不乏抗原活性;氯化镁—磷钨酸法和半饱和硫酸铵法是两种简便易行,纯化效果理想的抗原纯化方法,宜于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包虫病患者循环抗原景涛,哈小琴,曹和洵在包虫病患者循环抗原(CAg)检测中,应用混合单克隆抗体(McAb)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求在保持其高度特异性的同时,提高其由单一抗原识别位点引起的较低敏感性。一、材料和方法1.最佳...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小鼠继发性泡球蚴病用吡喹酮脂质体、吡喹酮、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氟苯达唑进行化疗,对各组治疗期间的小鼠血清用间接血凝(IHA)、单克隆抗体(McAb)、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分别检测循环抗体(CAb)和循环抗原(CAg)。结果表明,除阿苯达唑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在治疗结束时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治疗组的抗体水平下降均不明显。各组治疗结束时,小鼠血清的CAg水  相似文献   
26.
在1979年、1980年及1984年三年内的6~8月份,我们结合黑热病保虫宿主调查,对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的医学昆虫做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小结如下,作为该地区医学昆虫调查工作的初步结果。一、调查结果经鉴定,采集到的双翅目昆虫共有8科13属18种。 (一)蝇科 Muscidae 1、家蝇属 Musca Linnaeus 1758 (1)舍蝇 Musca domestica vicina,Macquart,1850采自室内  相似文献   
27.
我们对甘肃省兰州地区居民393人作毛囊蠕形螨调查,结果检出率为95.67%。毛囊蠕形螨对人的侵袭同性别和职业无关。我们赞同:毛囊蠕形螨是一种条件致病寄生虫。  相似文献   
28.
4种免疫原对棘球绦虫继发性感染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猪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间存在大量的共同抗原〔1~ 3〕,为寻找可能的免疫原制备细粒棘球绦虫疫苗 ,我们将 4种猪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抗原进行了初步免疫预防的动物实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免疫原制备 E gCF免疫原 :细粒棘球蚴囊液采绵羊肝脏 ,离心  相似文献   
29.
本项研究是对我国黄牛,绵羊相人源细粒棘球蚴囊液、原头蚴及羊源的胚层粗抗原,进行深入、系统的免疫化学分折,包括SDS-PAGE、Westernblot、ELISA、ABC-ELISA、IHA、ID和IEP。在对羊源囊液、原头蚴和胚层的分析中发现、原头蚴蛋白带最多(24条)、囊液次之(20条)、  相似文献   
30.
本文评价了夹心 ABC-ELISA 对包虫病人体内循环抗原(HcAg)的检测方法。实验证实,用半饱和硫酸铵盐析的羊源细粒棘球蚴囊液(EgCF)免疫兔产生的抗血清测 HcAg 基木无非特异性反应。用生物素标记抗血清时,其抗体滴度不降,而使夹心 ABC-ELISA 比常规夹心 ELISA 更为优越。在对50例囊型包虫病人体内 HcAg 检测时发现,用酸解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比末解血清的 HcAg 检出率高一倍(分别为32%、16%)。酸解组及未解组分别检测的 HcAg 为结合型及游离型,二组综合检出率达40%。在对25例猪囊虫病人检测 HcAg 时全为阴性,说明两种蠕虫病间在测抗体时的严重交叉反应在测循环抗原时可完全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