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1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410篇
内科学   307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797篇
预防医学   38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34篇
  4篇
中国医学   307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HSC株HSC T6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 2 0~ 10 0 μmol/L浓度范围内 ,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 (P <0 .0 1)。 2 0、4 0、6 0 μmol/L姜黄素处理HSC 2 4h后 ,细胞周期分析发现S期细胞减少 ,G2 /M期细胞显著增加 (P <0 .0 1) ;流式细胞术检测到明显的亚G1峰 ,各组的凋亡指数 (% )分别是 15 .3± 1.9,2 6 .7± 2 .8,37.6± 4 .4 ,与对照组 (1.9± 0 .6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4 0 μmol/L姜黄素作用 12、2 4、36、4 8h ,凋亡指数 (% )分别是 12 .0± 2 .4、2 6 .7± 3.5、33.8± 1.8和 4 9.3± 1.6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皱缩、核染色质浓缩沿核膜排列和凋亡小体形成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明显的DNA梯带形成。结论 姜黄素可显著抑制HSC增殖 ,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2 /M期 ,并诱导其凋亡 ,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2.
胃息肉分为腺瘤样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胃增生性息肉(gastric hyperplastic polyps,GHP)在胃息肉中比较常见,约占胃息肉的76%~90.6%。过去认为,GHP不易癌变,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活检、切除标本及随访观察发现GHP可以经过不典型增生发生癌变。现就我科近期诊治的55例GHP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癌变的可能性等。  相似文献   
143.
分析疾控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需求,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运维措施、安全意识教育、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基于等级保护制度2.0的疾控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实践。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D-二聚体(D-D)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24例疑似DVT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抽血测定血浆中D-D水平,将深静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D-D在DVT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24例受试者中45例确诊为DVT,179例非DVT;DVT患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高于非DVT者,D-D低于非DVT者(P<0.05),且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D-D联合在DVT中诊断敏感度为94.33%,特异度为81.25%;不同分期患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与下肢DVT疾病分期呈正相关(P<0.05),D-D与下肢DVT疾病分期呈负相关(P<0.05);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血浆D-D对下肢DVT患者疗效预测敏感度为84.62%、特异度70.6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血浆D-D在下肢DVT早期诊断中应用较佳,可为疾病分期诊断提供依据,二者联合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5.
<正>腹部卒中或特发性自发性腹膜内出血是一种罕见且通常致命的疾病,由影响腹部动脉和静脉脉管系统的各种疾病引起。腹部卒中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因为患者死亡后血管压力消失,即使经过仔细的尸检解剖,出血的来源也难以找到。该疾病非手术病死率接近100%,早期诊断和快速治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对1例妊娠合并腹部卒中病例进行报道,详细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观察应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胃泌素(Gas)、超敏C反应蛋白(hs-C...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了解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全方位、多层级、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体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通过焦点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对青岛市7个区43家医养结合机构2040位入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多分类l...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通过与微型钢板进行对比,分析掌骨骨折患者中应用可吸收棒内固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66例掌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接受可吸收棒固定治疗、微型接骨板治疗,比较2组的掌骨骨折恢复优良率、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93.94%)高于对照组(75.76%),并发症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5.345,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为(14.69±1.66)分、(10.39±1.58)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骨骨折患者中应用可吸收棒,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9.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便不断完善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工作,2003年SARS疫情之后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随着病原体传播影响因素不断变化,对监测预警关口、预警信息、预警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鉴定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逐渐成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当务之急。本共识组织中国医学科学院、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编辑部、深圳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6家机构共计31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通过对当前重点传染病(39种法定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形势总结分析,基于“同一健康”理念,针对重点传染病,形成第四代综合监测方案。旨在通过对人、动物、病媒生物等主要疫源宿主和相关环境的病原体,结合流行传播影响因素、风险评估要素,展开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系统性监测,以早期发现、预测预警重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变异和流行传播特征。同时,基于第四代综合监测方案,我们尝试构建传染病综合监测组织管理体系、数据融通共享的数智化监测预警平台和集约化病原检测技术体系。这一系列的思考,以多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分析肠内外营养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分别是常规治疗、常规治疗+肠内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4,P<0.05)。研究组腹痛、腹泻、血便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精神、生理及社会生活)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外营养治疗炎症性肠病效果好,可促进病症消退,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