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2篇
  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以Res(10、20、40μg/mL)作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同时设DMSo和培养液作用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Res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SGC7901细胞的DNA片断化。结果:Res对SGC7901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高(10~40μg/mL)而增高,最大抑制率达(53.39±5.32)%;荧光染色结果发现Res48h凋亡细胞增多,镜下可见较为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细胞变小,核皱缩,荧光强度增强.呈囊月或环状.核仁消失,新月体样改变,凋亡小体形成等;琼脂糖电泳出现明显的“梯状”条带,而对照组未出现梯状务带。结论;Res能押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18-氨基酸注射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处方中含量较低的原料后加的投料方法,在加入活性炭之后再加入谷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胱氨酸等, 106 ℃下灭菌30 min。结果所制备的产品质量稳定,所含成分损失少,药液颜色浅,热原、异常毒性、降压物质等项目均符合规定。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简便、可行,质控标准可靠、便捷,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3.
rhIL-10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0 (rhIL 10 )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小鼠雌激素期阴道上皮模型、鼠尾鳞片表皮模型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0的抗银屑病作用 ,并检测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TNF α)水平。结果 rhIL 10 (5 ,2 0 ,80μg·kg-1·d-1,sc)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有抑制作用 ,促进小鼠尾鳞片颗粒层的形成。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 2、IFN γ产生有抑制作用 ;对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 1、TNF α具有抑制作用 ;对NK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 ;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 rhIL 10可能是通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与促进其分化 ,并参与抗炎与免疫调节过程而发挥治疗银屑病动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昆山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响遍大江南北,国家领导人视察、外宾来访以及国际国内体育比赛、经贸招商、民间艺术节等重大活动越来越频繁。在各项重大活动中,我所具体负责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在多年的重大活动保障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至今未有一次重大活动发生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患。现将有关做法报告如下,与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方法 8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与结石取净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7 d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EB病毒(EBV)编码的miR-BamHI-A区右向转录(BART)8-3p(EBV-miR-BART8-3p)与鼻咽癌(NPC)放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104例初诊NPC患者(NPC组),另选取同期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良性病变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和组织EBV-miR-BART8-3p表达水平。分析NPC患者血浆和组织EBV-miR-BART8-3p表达水平在临床病理特征、放疗效果中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EBV-miR-BART8-3p水平对NPC患者发生放疗抵抗的预测价值。结果:NPC组血浆和组织EBV-miR-BART8-3p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01)。9例EBV-DNA阴性NPC患者血浆和组织EBV-miR-BART8-3p表达水平低于EBV-DNA阳性者;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EBV-DNA阳性NPC患者血浆与组织EBV-miR-BART8-3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且两者与EBV-DNA拷贝数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2、0.717、0.726,均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介导生物膜起始黏附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方法检测了相应时期的胞外DNA的释放量,并用DNA酶(DNase□)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胞外DNA在生物膜形成和起始黏附中的作用;采用pBT2质粒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构建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atlE基因突变株。研究atlE基因敲除突变对起始黏附能力、生物膜形成及胞外DNA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的表达与胞外DNA的释放量有相关性;DNA酶能影响未成熟生物膜且能降低起始黏附能力;□atlE菌株胞外DNA的释放减少,起始黏附能力明显降低,不形成生物膜。结论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能通过释放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居各种死因首位。因此,对人体心血管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诊断尤为重要。相较于传统的外周动脉压,中心动脉压(central arterial pressure, CAP)与许多心血管事件发生有更高的相关性,通过测量CAP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人体血压的真实情况,并为诊断和疾病的预防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实现高精度、高泛化能力、低成本的CAP无创测量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总结CAP测量现状,从参数测量与波形测量两个方面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现有方法的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鸭IFN—γ(DuIFN-γ)在感染及控制病毒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基于β—actin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获得了β—actin的部分cDNA为看家基因,然后构建DuIFN-γ靶片段的竞争性内参照,建立检测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结果 建立了检测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并检测了在PHA刺激下鸭外周血单核细胞IFN-γmRNA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HA刺激24~36h,DuIFN-γmRNA转录量最高。以此方法对用DHBVpreSDNA或与IFN-γ7DNA共免疫DHBV感染鸭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FN-γ表达质粒作为DNA免疫佐剂,可以增强宿主IFN-γ的应答。结论IFN-γ表达质粒为DNA疫苗的有效佐剂。DuIFN-γ基因转录的半定量竞争性RT—PCR方法为研究鸭IFN-γ在DHBV感染及清除中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溶于适当生理盐水,1次/2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耳聋左慈丸,1丸/次,2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2、4 k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1、2、4kHz的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hs-CRP、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听力阈值,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