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4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根据心电图改变分为左室收缩期负荷过重与舒张期负荷过重两组,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对比其Dd、PLVWT、IVST、LVEDV和二尖瓣EF斜率等指标。结果显示:收缩期负荷过重组以心室壁增厚为主,舒张期负荷过重组以心脏扩大、容量增加为主,与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改变相一致。提出这种心电图分型可提供一定的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北方农村耕地时使用旋耕机致操作者受伤的伤情特点,急救与早期手术处理。方法:从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救治的92例患者分析伤员的年龄、性别、损伤部位、ISS评分及治疗。结果:92例患者中男88例,女4例,治愈86例,截肢5例,1例住院期间因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随着旋耕机作业增多,仅1年时间我院收治邻区县医院转来病人达92例,除肢体严重损伤外,合并面、颈、胸、腹、会阴等部分伤者92例,应引起农民朋友、农机部门重视。患者入院粗作ISS评估边纠正休克,边作各种检查,尤先处理失血性休克、颅脑、胸、腹损伤等以挽救生命,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核苷酸焦磷酸酶/磷酸二酯酶1(ENPP1)基因位点rs1044498 K121Q, rs7754561 A>G+1044TGA和rs1799774 IVS20delT-11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94例GDM患者(GDM组)与94例健康孕妇(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分辨率溶解曲线(PCR- HRM)技术检测ENPP1基因位点rs1044498 K121Q,rs7754561 A>G+1044 TGA和rs1799774 IVS20delT-11的3个基因型。样本的群体代表性进行哈丁温伯格遗传平衡(HWE)检验;组间基因型频率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字2检验,连锁不平衡采用SHEsi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rs1044498的C等位基因在GDM组的频率为68.1%高于对照组的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AC基因型携带者患GDM的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携带者的90.46和2.339倍。rs7754561的A等位基因在GDM组的频率为43.1%高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AG基因型携带者患GDM的风险分别是GG基因型携带者的3.576和0.445倍。rs1799774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携带者患GDM的风险是TT型携带者的3.084倍,是Tdel+TT携带者的3.478倍。单倍型AAT、ACdel、GAT、GCT、ACT与GDM发病正相关(OR>1)。结论 rs1044498 K121Q和rs7754561 A>G+1044TG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GDM有关,rs1044498 C等位基因和rs7754561 A等位基因可能是导致GDM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评价多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以多层螺旋CT、CT血管造影、数字血管减影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中国知网(CNKI)以及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间2005-01~2011-01,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探讨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的关于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检验研究间的异质性,对诊断准确度指标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25篇,各研究之间存在低度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与诊断优势比分别为0.96(95%CI:0.95~0.97)、1.00(95%CI:1.00~1.00);SROC下面积为0.9988,Q指数为0.9894。结论多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与DSA诊断价值相当,在颅内动脉瘤的筛查与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股骨头无菌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经临床、X线、CT或MRI证实的30例患者,采用Sele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超选择至旋股内、外动脉,注入溶栓、扩血管及骨营养药物。结果经临床6~48个月的随访,26例患者治疗后股骨头区域血管增加,血管造影改善率86.6%,28例疼痛缓解或消失,临床症状改善率93.3%。结论改善或重建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关键,介入导向靶血管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有明显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胸膜外手术结扎方法的疗效和优点,将3~14岁小儿动脉导管未闭73例随机分为胸膜外组40例和剖胸组33例,均采用动脉导管结扎方法。结果:2组患儿的年龄、动脉导管直径基本相同(P>0.05);但2组的输血率(P<0.001)、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胸膜外手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创伤小、输血少、肺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而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结果及手术经验。方法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61例 ,男 3 8例 ,女 2 3例 ,年龄 2 .5~ 2 7岁 ,平均 ( 7.1± 4.8)岁 ,体质量 11~ 71kg ,平均 ( 2 2 .0± 11.6)kg。肺动脉压中度增高 10例。手术在浅低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 ,皮肤切口沿右侧第 5肋间长 5~ 8cm ,经第 3或第 4肋间入胸 ,距右膈神经前 2 .0cm纵向切开心包 ,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切开右心房 ,经三尖瓣显露和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6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皮肤切口长 ( 6.9± 0 .9)cm。体外循环时间 ( 5 7.4±2 1.8)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 3 6.2± 14 .8)min ,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 ( 8.5± 5 .8)h ,ICU时间 ( 3 3 .6± 16.9)h ,术后住院 ( 8.2± 1.9)d。术后胸腔引流量 ( 2 0 6.1± 15 0 .7)ml。 5 2例 ( 85 % )未输库血。术后随访 3个月至 4年 ,心功能较术前改善 ,残余分流 2例。结论 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技术修补室间隔缺损 ,微创美观 ,安全可靠 ,手术操作简单 ,库血用量小 ,疗效满意。可经三尖瓣修补的室间隔缺损均可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术式。  相似文献   
58.
老年性心力衰竭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对符合Framinhan诊断标准的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进行临床症状、体征特点观察,应用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阻滞剂、利尿剂为基础药物加其它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心力衰竭程度显著改善。结论:心力衰竭是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发病率高,诱发因素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多。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将无环鸟苷(acyclovir,简称ACV)2’位羟基分别与月桂酰氯或棕榈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亲脂性前体药物无环鸟苷月桂酸酯和无环鸟苷棕榈酸酯(分别简称为C_(12)-ACV和C_(16)-ACV),使脂质体包封率从ACV的29.9%提高到C_(12)-ACV的95.6%和C_(16)-ACV的97.1%;漏泄实验表明在4℃透析60h后,一半以上的ACV从脂质体中漏泄,而C_(12)-ACV和C_(16)-ACV的滞留率分别为70%和80%;体外抗疱疹病毒的试验中,在最低试验浓度0.044μmol/L时,ACV不显示抗病毒活性,而C_(16)-ACV脂质体抑制细胞病变率达75%,说明前体药物通过与脂质体脂膜的结合增加了药物的进入细胞能力,从而提高了ACV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