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旋毛虫病2例报告河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郑州450052王中全,毛福荣,武烽,晋雪香,崔晶一附院内科李鲁琴,楚翠霞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国自1965年首次报告本病以来,陆续在画藏、云南、湖北及河南等地发现有本病流行,...  相似文献   
43.
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免疫学诊断的新方法。一般认为它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现性都比较好。国内不少同志用此方法对血吸虫等多种寄生虫病进行了研究。我们也试图用此法来诊断丝虫病。但考虑到目前马来丝虫的动物模型建立得不很普遍;班氏丝虫的动物模型尚未建立,用同种抗原来诊断丝虫病的困难较大。而常用作异种抗原的犬恶丝虫近年在河南又很少见到。因此,我们拟探索一下用马腹腔丝虫成虫作抗原。用 ELISA诊断丝虫病的价值如何。本文报告唐氏丝状线虫(Setaria tangi)成虫粗制抗原诊断班氏丝虫病  相似文献   
44.
本文观察了长爪沙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肝胆及胰、脾病理改变。结果发现,感染后2d肝脏瘀血、出血,肝脏、胰腺轻度间质性炎症反应。10d后肝脏出现嗜酸性脓肿,小胆管增生,30d后肝脏有纤维组织增生,上皮乳头状增生,胰腺导管扩张及慢性炎症,脾脏呈瘀血性改变。240d后形成胆汁瘀积性肝硬化,胰腺出现胰管炎及胰管周围炎,脾脏轻度瘀血性肿大。300d、400d后肝硬化程度有所减轻,肝胆管上皮增生加剧,呈腺瘤样增生,部分区域上皮鳞状化生,胰腺导管周围组织纤维化,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并有粘液腺增生。  相似文献   
45.
我室为开展丝虫病免疫诊断研究的需要,参照遵义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1977)用周期型马来丝虫实验感染长爪沙鼠的操作方法于1979年6月—1981年12月先后感染本室饲养的长爪沙鼠29只,在感染的过程中,根据我们的实践,将操作技术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46.
马来丝虫微丝蚴抗原,用ELISA检测流行区马来丝虫及班氏丝虫mf( )患者,阳性符合率分别达99.16%、85.04%;非流行区对照者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6.33%和97.25%。检测两种丝虫病基本消灭已6年的地区的人群,前者有14.81%,后者有55.0%呈阳性反应.两种丝虫病流行区mf( )者和班氏丝虫病基本消灭地区人群的阳性检出率在男女性别和各年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马来丝虫病基本消灭地区人群中,年龄与阳性率呈正相关,差异显著.肠道寄生线虫不影响检测结果。班氏微丝蚴密度与抗体水平不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47.
旋毛虫幼虫收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对旋毛虫幼虫的收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胃蛋白酶和1.5%盐酸的消化液在18~20h 37℃可将感染有旋毛虫的小白鼠、大白鼠及家兔等动物肌肉完全消化。肌肉与消化液的合适比例为1:10(w/v)。收集幼虫时,改良贝氏法和分液漏斗法优于水洗自然沉淀法和离心沉淀法。本文还讨论了影响收集旋毛幼虫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幼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诊断旋毛虫病的价值。方法:应用纯净幼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旋毛虫小鼠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中的抗旋毛虫抗体,在患者发病后及应用阿苯达唑治疗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以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为对照。结果:15只小鼠感染旋毛虫后2wk即可检出抗体,467例旋毛虫病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6.5%,而丝虫病、包虫病患者各45例和健康人血清56份均为阴性。48份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交叉反应率为16.67%。旋毛虫病患者发病后1wk的抗体阳性率为70.21%,至发病后2wk、3wk及4wk则分别升至91.0%、95.8%及100%。幼虫冰冻切片的抗原活性于-20℃可保存至5年。旋毛虫病患者治疗后1wk抗体阳性率从治疗前的87.5%上升到100%,血清抗体滴度比治疗前也有明显升高,治疗后1个月的抗体转阴率为24%,至治疗后4个月达75%。结论:幼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旋毛虫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用于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49.
<正> 将实验感染的周期型马来丝虫阳性长爪沙鼠杀死,取出成虫,将虫体用生理盐水冲洗三次,粉碎后生理盐水(1:100)浸渍、4℃冰箱内放置一周,每日震荡数次。离心沉淀(万转/15分钟),取上清液作为抗原(紫外分光光度计280nm波长测定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50.
应用杂交瘤枝术,以小鼠骨髓瘤 SP~z/O 与用马来丝虫成虫免疫成功的BALB/C 小鼠脾细胞融合后,成功地建立了一株名 XM—H_7的杂交瘤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上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用有限稀释法2次克隆化。XM—H_7的核型,染色体为85—104条,40%为92条。细胞生长良好,至今持续培养6个月以上仍不失其分泌特异抗体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