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 了解武汉市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统一调查表,统一培训调查人员,2007-2009年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共调查企业2 891家,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有1 369家(47.35%);内资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数和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最多,分别占57.33%、28.55%;私有企业女工和农民工接触职业病危害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3.39%、64.90%;粉尘危害最为严重,超标率最高可达71.97%,其次为物理因素危害,超标率最高可达36.53%;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率为33.00%;岗前、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28.34%、72.36%,其中,部分内资和私有企业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均低于60.00%.结论 应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加大力度构建“政府监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服务-企业自律管理”三位一体的职业病防治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职业卫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1991年6月21日,某化学试剂厂硫酸二甲酯储罐突然爆炸,引起急性硫酸二甲酯重度中毒4人,中度中毒2人,轻度中毒10余人。其中2例病情严重且合并化学性皮肤灼伤。此2例病人在现场停留20分钟,头发、颜面、全身衣服均被硫酸二甲酯液污染,在现场未做任何处理,于事故发生后1小时送至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体外培养方法及其初步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椎间盘藻酸盐体外培养方法。同时将这种培养方法初步应用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 ,以进一步了解退变的表现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大鼠椎间盘分置于藻酸盐和对照培养基进行培养 ,应用不同剂量的萘啶酸退变剂对藻酸盐培养方法培养的椎间盘进行处理 ,分别测定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相关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藻酸盐方法培养的椎间盘其胶原含量、含水率、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 ,AKP)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 (P>0 0 5 ) ;而在对照组 ,以上指标出现了明显降低 (P <0 0 1)。随退变剂浓度的升高 ,羟脯氨酸 (hydroxyproline ,HYP)、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peroxidase ,GSH Px)活性升高。[结论 ]藻酸盐培养方法有利于维持椎间盘正常的代谢和功能。HYP的增加可能是椎间盘退变的表现之一 ,而NO和GSH Px在椎间盘退变中可能起到某些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记录工时定点采样和个体连续采样法在某锅炉房测定煤尘的TWA浓度,同时测定其环境瞬时浓度;在实验室研究空气湿度对滤膜重量影响等粉法测定的向个技术问题。现场调查结果表明,两种采样方法测得的TWA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WA浓度与我国传统采样法测得的环境瞬时浓度呈一定的函数关系(y=0.326x+0.458)。实验室研究显示,空气湿度对滤膜重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讲,美国采亲头与国产的在采集效率上相近,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20例慢性苯中毒患者及20例健康人血液Cu.Zn-SOD含量,发现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1。提示苯中毒对作业工人Cu.Zn-SOD含量有明显影响。对其中10例患者试用输注人胎肝细胞悬液(FLC)进行治疗前后观察,其结果表明:FLC输注能在近期内使Cu.Zn-SOD含量恢复正常,并使WBC回升,外周血淋转率相应增高,认为这些改变与胎肝悬液中的多种活性物质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武汉市农药中毒流行特征并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为进一步防治农药中毒提供思路及策略依据。方法 收集武汉市2006-2016年农药中毒相关数据,采用Prism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6年全市累计报告病例5 156例,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分别占39.43%和60.57%。中毒种类以杀虫剂为主,占65.83%,杀虫剂种类以有机磷类为主,占71.57%。农药中毒女性占50.60%,男性占49.40%,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9,P<0.001);年龄以40~岁年龄段为主,占24.26%;农药中毒以夏季7、8月份为主,占33.86%。中毒病例集中在远城区,占86.87%。生产性农药中毒年发生率整体呈降低态势,尤其是最近三年趋于平缓;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率呈波浪形波动变化,但波动范围较小。结论 武汉市农药中毒多发生在远城区,有机磷杀虫剂是主要中毒农药种类,中年女性服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是防控重点,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解武汉市企业工作场所铅危害状况,为职业卫生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2008—2012年对武汉市工作场所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将所需信息用SPSS16.0进行统计描述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检测了2008—2012年武汉市43家企业,共有检测点536个,其中不合格点130个,不合格率24.25%。铅的超标率2009年较2008年有所增加,后逐年降低,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份铅危害场所空气中铅超标有显著差异(P〈0.05)。中小型企业铅超标率最高,中型企业其次,未发现大型企业有超标情况,不同规模企业超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池制造厂铅的超标率最高,为46.46%,塑料制造厂、汽车修理业其次,电子设备制造厂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质企业铅超标率不同,外资企业最高,其次为内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超标率最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年来武汉地区总体铅的职业性危害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中小型蓄电池制造厂及塑料制造厂生产环境中铅的超标率仍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路径分析,深层次探讨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因素对职工职业倦怠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方法对某制造厂所有635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人口学资料、个人噪声暴露史,职业倦怠通用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等。结果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职业效能存在不同的影响路径,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对工人情绪衰竭和消极怠慢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其作用路径为社会支持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情感耗竭及消极怠慢;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工人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效能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其路径为社会支持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间接影响职业效能感;自我效能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及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效能感。结论提高工人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加社会支持可以减轻职业倦怠。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2017年武汉市职业性噪声聋监测结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武汉市职业性噪声聋的监测资料,包括噪声危害企业信息、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和噪声聋发病情况,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武汉市2017年收集存在噪声危害的企业3046家,占全部企业的35.9%。以私有、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为主;收集接触噪声危害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个案资料22853人,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7.3%(1662/22853),以男性、40~69岁为主,听力损失比例随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P<0.001);从企业类型看,私有企业和小型企业劳动者听力损失比例更高,分别为10.5%和11.5%;从行业来看,噪声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听力损失人数最多,为1543人,建筑业劳动者听力损失比例最高,为38.9%。职业性噪声聋报告病例新增3例,全部为男性,病例分布以私有和小型企业为主,平均年龄为(51.0±3.6)岁,平均工龄为(12.2±5.4)岁。结论 噪声是武汉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企业分布广,接触人数多;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与工龄呈正相关,主要集中在私有企业和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