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CT、MRI、BAEP对脑干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及BAEP与脑干病损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2例脑干病变的患者同时进行了CT、MRI及BAEP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根据BAEP异常情况分为3组:Ⅰ组:BAEP正常组;Ⅱ组:BAEP异常或双侧不对称,但各波存在;Ⅲ组:除Ⅰ波外,其余各波消失。病后3月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价。结果:脑干病变CT阳性率5313%,MRI阳性率9062%,BAEP阳性率3438%。MRI及BAEP阳性率高于头颅CT,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及Ⅱ组患者GCS计分高于Ⅲ组,SSS评分低于Ⅲ组。Ⅲ组患者全部预后不良,与Ⅰ组及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脑干病变MRI和BAEP阳性率较高,若同时进行MRI和BAEP检查达100%;BAEP是判断脑干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随访观察769例脑梗死患者,比较有复发的脑梗死患者和无复发的脑梗死患者首次卒中时的危险因素、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细胞因子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狭窄程度及斑块类型、首次卒中后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769例脑梗死患者在随访期有156例(占20.3%)复发,出院后正规服阿斯匹林的患者复发率低于未正规服阿斯匹林的患者(P〈0.05);首次卒中后戒烟者及血压、血糖、血胆固醇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患者复发率低于控制不好的患者;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例、血糖、纤溶酶原活性、Hcy、sICAM-1、IL-6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狭窄程度、斑块类型以及首次卒中后是否戒烟,血压、血糖和血胆固醇是否控制在正常水平,出院后是否正规服用阿斯匹林是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与脑梗死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多,首次卒中后戒烟、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胆固醇以及出院后正规服用阿斯匹林在降低脑梗死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1∶2配对方法,对58例复发脑梗死患者(复发组)和11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初发组)入院当天血小板聚集率进行测定,并开始服用拜阿司匹林,100~200mg,每晚顿服,连续服用7~10 d,复测血小板聚集率,并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结果:入院时复发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初发组患者,服用拜阿司匹林7~10 d后复发组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阿司匹林抵抗在脑梗死复发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积极的抗血小板聚集,防治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活化相关基因变异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对236例伴颈动脉狭窄和378例不伴颈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11个血小板活化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聚集进行检测;采用高分辨率B超评估颈动脉狭窄;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GMDR)法分析这些基因-基因交互是否影响颈动脉狭窄的风险。结果 与不伴颈动脉狭窄患者比较,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白细胞聚集增高。单因素分析显示,伴和不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这11个基因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然而,GMDR分析表明,血栓素A2受体(Thromboxanes A2 receptor, TXA2R)rs1131882、血小板膜受体(Platelet membranesreceptors, P2Y1)rs1371097和糖蛋白IIIa(Glycoprotein IIIa, GPIIIa)rs2317676存在有交互作用,这3个基因位点的高交互作用与血小板活化增高有关,为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  相似文献   
85.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脑卒中患者的增多,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防治日益受到重视.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它所引起的VCI,由于早期损害程度较轻,容易被忽视.如何早期筛查出具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时给予早期干预,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2].而在应用Petersen[3]诊断标准来界定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时,需要将患者的主观认知功能损害(subjective memory impairment,SMI)作为一条诊断依据,其可靠性一直受到质疑,认为其与抑郁症状高度相关.知情者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问卷(informant questionnaire on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IQCODE)[4]在痴呆患者的筛查中广泛应用,但在主观认知功能损害中应用较少,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应用IQCODE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家属进行测评,探讨对这类患者的评定效能,为早期干预介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通过测定血清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急性脑出血发热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2011年共收治急性脑出血并发发热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PCT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基础上,常规组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进行治疗,PCT组根据血清中降钙素原浓度指导抗生素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临床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常规组和PCT组抗生素费用和抗生素的使用率分别为(4418.6±703.5)、94%和(2071.2±433.4)、62%,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PCT组患者治疗后30d病死率、NIHSS评分以及临床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结论通过测定血清中PCT浓度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急性脑出血发热可降低患者抗生索的使用率以及抗生素的费用,对防止患者产生耐药性以及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性改变及其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3 8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聚集性 (LA)、白细胞黏附功能 (LAF)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 ICAM-1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1 (s VCAM-1 )浓度进行检测 ,根据头部 CT结果将脑梗死分成大面积脑梗死和中小面积脑梗死 ,同时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LA、LAF和 s ICAM-1、s VCAM-1的浓度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LA、LAF和 s ICAM-1、s VCAM-1的浓度均较中小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 LA、LAF和 s ICAM-1、s VCAM-1呈正相关 (r=0 .3 3 77~ 0 .71 88,P<0 .0 5 ) ;LA和 LAF均与 s ICAM-1、s VCAM-1呈正相关 (r=0 .3 3 3 1~ 0 .5 865 ,P<0 .0 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的异常 ,这种异常在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近期感染在脑梗死患者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近期感染与脑卒中类型的关系,近期感染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全面分析了115 例近期无感染及30 例病前1 周内有感染的脑梗死患者病因、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的资料,同时检测了外周血白细胞数目、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 近期有感染的脑梗死患者与近期无感染的脑梗死患者比较,入院时、入院后3 天(d)、7 d 及3~4 周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梗死体积大,皮层梗死及心源性脑栓塞发生率高;近期有感染的脑梗死患者白细胞数,外周血IL-1、IL-6 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的脑梗死患者。结论 近期有感染的脑梗死患者脑缺血性损伤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心源性脑栓死及皮层梗死危险性增加,近期有感染的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9.
急性脑卒中患者周围血白细胞数变化及其对近期预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白细胞在急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8例脑梗死,60例脑出血,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60名健康对照组周围血白细胞数进行检测,同时将患者分成高白细胞组和正常白细胞组,以患者在起病后1月内生存或死亡作为判断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现象及其与环氧化酶-1(cyclooxygenase-1,COX-1)基因C50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入住我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同期住院的有卒中高危因素的非脑卒中患者8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分别以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作为诱导剂,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3组均以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COX-1基因C50T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126例脑梗死患者中有39例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约28%),13例存在阿司匹林半抵抗(约9%),74例对阿司匹林敏感(约63%).非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未发现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存在.且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患者中,高龄、女性、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发生率高,均较阿司匹林敏感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的COX-1基因C50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均为纯合体CC,未见基因突变类型.结论 高龄女性、糖尿病、高血脂是阿司匹林抵抗的高危因素;国人COX-1基因C50T单核苷酸多态性尚属罕见,其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