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 探讨胸背血管前锯肌支在胸壁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2021年3月,采用双侧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修复23例胸壁肿瘤术后大面积复杂缺损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71岁,平均48.5岁。局部晚期乳腺癌11例,叶状细胞肉瘤4例,软组织肉瘤3例,乳腺癌复发3例,胸壁放射性溃疡2例。肿瘤切除、创面清创后继发胸壁缺损范围为20 cm×10 cm~38 cm×14 cm;皮瓣切取范围25 cm×12 cm~38 cm×15 cm,血管蒂长度为9~12 cm,平均11.4 cm。14例单纯软组织缺损,采用皮瓣移植修复;5例肋骨缺损(<3根)合并软组织缺损,采用单纯网片联合皮瓣移植修复;4例胸壁全层缺损合并大范围肋骨缺损(>3根),采用“网片+骨水泥”方法坚强内固定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所有患者均采用胸背血管前锯肌支作为受区血管,组合方式包括前锯肌支近心端+其他受区血管(13例)、前锯肌支近心端+远心端(6例)、2支前锯肌支近心端(4例)。结果 23例患者胸背血管主干均得以完整保留。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9个月。术后皮瓣完全成活,重建胸壁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胸背血管前锯肌支解剖恒定,对受区损伤小,可以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重建胸壁提供可靠血供。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不同节段及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2例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颈、胸、腰段脊髓损伤及完全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60d~426d康复治疗后,92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有显著提高(P(0.001),运动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感觉评分提高不明显((P>0.05);颈、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而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又高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较康复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不同节段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不同节段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及预后不一,应根据脊髓损伤的平面及不同程度制订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24.
由于现有的常用化学消毒剂,无论是氯制剂、碘制剂还是醛类制剂均属于强氧化剂,广泛使用,腐蚀性强,环境污染严重。为寻找一种环保型消毒剂,本次采用纯天然植物以白芷、白芨、山奈、铁马鞭等12味中药制成的抗菌剂,为了解其杀灭微生物效果及稳定性能,进行了悬液定量杀灭试验及稳定性试验(生物法)。结果:原液作用2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3.43%、100%,原液作用2min对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0.50%,且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受试菌的生长和培养基均无不良影响。置37℃温箱90d后,2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大于90%,2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大于50%。  相似文献   
25.
康复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2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根据损伤部位分为颈髓损伤、胸髓损伤、腰髓损伤3组,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经过60~426d治疗后,3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腰髓损伤患者优于胸髓损伤,而胸髓损伤又优于颈髓损伤患者(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但效果不如胸、腰段脊髓损伤者。  相似文献   
26.
患者男性,65岁。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8年,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史。患者于2013年12月底出现右颈部、双腋窝、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无疼痛,伴有盗汗及体质量减轻。患者于2014年1月15日入住当地医院,行右腋窝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提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活化B细胞起源。  相似文献   
27.
我们2005年至2007年对18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易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4,(24):117-1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手术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采用异氟醚实施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35例)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实施全屏静脉麻醉,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诱导前与气腹前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气腹后及拔管后的指标水平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术后恢复时间上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屏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动力学稳定,对其呼吸与循环影响较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易亮 《现代养生》2014,(16):149-150
目的:观察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进入活跃期的初产妇426例,按照产妇自由意愿,其中212例采用了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设为观察组;剩余214例采用了常规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过程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分娩方式比例、产后出血发生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配合Doula式分娩及连续胎心监护,可以有效缩短第一产程,减轻分娩过程的疼痛,同时不会影响母儿结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0.
挂线治疗肛瘘30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是最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之一。由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感染并形成瘘管,主要侵犯肛管,其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肤处。整个瘘管壁由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内覆一层肉芽组织,经久不愈。肛瘘一旦形成,非手术无法治愈。其手术方法较多,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挂线疗法治疗肛瘘患者30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