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2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CI)、脑外伤(TBI)、Parkinson’s病(PD)和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脊髓伤病6例,TBI3例,MS1例,PD1例,经骨髓穿刺采集白体骨髓222~350ml,分离提取MSCs后经静脉途径和/或蛛网膜下腔内一次性或分次注射。干细胞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分别进行评价。结果 自体MSCs治疗脊髓伤病6例,5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治疗TBI3例,2例运动功能明显改善,1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PVS评分由5分提高到8分。治疗PD和MS各1例,PD患者震颤减轻,肌张力明显降低;MS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改善最早出现在治疗后2d,多数患者在治疗后2周有明显改善。MSCs移植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7/11例)、头痛(2/11例)、腹胀(1/11例);1例于蛛网膜下腔内注射时出现双下肢麻木、脑膜刺激征。结论 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TBI、PD和MS等近期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122.
TH亚群细胞因子在儿童ITP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H亚群细胞因子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定量夹心酶联免疫测定技术检测40例ITP患儿血清中的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变化,采用改良的血小板抗原单抗特异性固相化法(MAIPA)测定这些患儿血清中抗GPⅡb/Ⅲa和抗GPⅠ/Ⅰx自身抗体。结果:(1)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ITP患儿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显著升高(P<0.05和0.01),而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显著降低(P<0.05和0.01),慢性ITP患儿的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变化较急性患儿更为显著。(2)ITP患儿血清抗GPⅡb/Ⅲa和抗GPIb/Ix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7.5%和57.5%,抗体滴度与患儿外周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0.01),抗体阳性患儿的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变化较抗体阴性患儿更为显著(P<0.05)。结论:儿童ITP发病中存在TH亚群平衡的偏离,表现为TH2型细胞因子功能亢进和TH1型细胞因子功能不足,从而出现体液免疫功能增强,B细胞过度活化,产生多种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而减少。 相似文献
123.
MHC不相合的双份鼠胎血移植后受体鼠混合嵌合体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室已经建立了MHC不相合单份鼠胎血同种移植的小鼠模型,基于脐血造血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及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脐血移植成功的关键除了选择尽可能相合的供外,保证移植细胞的数量更为重要,因此,为了提高移植干细胞的数量,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探讨MHC不相合的双份鼠胎血混合移植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移植组40只受鼠中有26只在60天的观察期内存活下来;应用PCR及流式细胞术均检测到受鼠体内有混合嵌合体的形成,此外,皮肤移植试验也发现受鼠已被诱导形成供鼠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小肠组织的病理切片显示受鼠仅表现出轻度GVHD。结论:MHC不相合的双份鼠胎血能够同时植入,重建受重鼠的免疫与造血系统,这为拓宽脐血的临床应用,使更多患能够有机会接受挤血移植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