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比较分析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肿瘤微创手术与传统经颅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住院的拟行垂体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60名垂体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患者均采取经单鼻孔蝶窦显微入路切除垂体肿瘤,对照组30例患者均采取传统经颅入路垂体肿瘤切除术。结果 :试验组30例垂体肿瘤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度、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在围手术期中的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单侧鼻孔蝶窦显微入路切除垂体肿瘤微创手术的手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事件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因子分析在分析某医院经营机制转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鹏 徐祖铭 张罗漫 崔建英 徐芳 宋悠悠 王苏励 徐蕾 SHI Peng XU Zu-ming ZHANG Luo-man CUI Jian-ying XU Fang SONG You-you WANG Su-li XU Lei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27(1):85-87
目的:探索某医院在经营机制转变中影响医院医疗服务效益的潜在因素,以及这些潜在因素的发展变化.方法:利用"军卫1号"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采集该院2000~2003年的医疗统计数据,以每个月为观测单位,派生出反映医疗服务效益的8个医疗终末指标:门急诊人次(万人次/月),住院人次(人次/月),手术人次(人次/月),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次/(床·月)],平均住院日,治愈好转率(%)和住院人均费用(元).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索影响医疗服务效益的公因子.然后对观测月份进行有序样品聚类,划分出该院不同发展时期,并进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发展时期因子得分的变化.结果:影响医院医疗服务效益有两个潜在因素(公因子):医疗规模-效益因子(F1)和医疗质量-效率因子(F2).在医院发展的初始期、启动期、发展期和稳定期中,前者的因子得分逐渐增大,后者的因子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该医院在转变经营机制的4年中,医疗规模-效益逐步提高,医疗质量-效率保持稳定.不同的公因子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3.
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合并脑肿胀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脑膜网状切开术治疗21例急性薄层硬膜下血肿合并脑肿胀患,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颅骨缺损的部位和大小与神经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的部位和大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颅骨修补前体位变化对神经症状的影响及修补前后症状的改变,将本组病人分为完全颅骨缺损综合症(I)、部分颅骨缺损综合症(Ⅱ)、其他有症状者或无症状者(Ⅲ)三组,分析各组病例数与颅骨缺损的部位及大小的关系。结果:I组33例,骨缺损位于枕顶23例,额顶10例,缺损区皮瓣松弛,直立时凹陷。Ⅱ组7例,骨缺损位于额顶和枕顶各3例,缺损区皮瓣松弛,直立时凹陷。Ⅲ组12例,骨缺损多位于颞部或枕下,缺损区皮瓣平坦或僵硬。结论:颅骨缺损部位及大小在神经症状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RP、IL-6、IL-8和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44),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26.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 ,我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36例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 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男 10 1例 ,女 6 1例 ;年龄 18~ 6 9岁 ,平均 4 3.6岁 ;合并 ARDS36例 ,其中男 31例 ,女 5例。全部患者入选研究的条件 :1既往无明显心、肺疾病史 ;2伤后 6小时内入院 ;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8分 ;4年龄≥ 18岁 ,无严重多发伤。全部患者经颅脑 CT检查确诊收入神经外科 ICU病房监护治疗 ,采用美国太空监护系统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血压 (BP)、中心静脉压 (CVP)及… 相似文献
27.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及脑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治疗组。亚低温组 6 5例 ,于伤后 4~ 12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 ,术中将脑温探头置于硬膜下腔 ,将脑温控制在 32~ 35℃。亚低温治疗 4~ 7天 ,同时检测颈动脉和颈静脉血气及电解质变化、颅内压 (ICP)、血糖及生命体征等指标。常温组除未行亚低温治疗外 ,其余治疗及监测方法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均于伤后 3个月根据GOS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与常温组比较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脑氧耗明显好转 ,伤后早期高颅压 (ICP)、高血糖情况分别显著下降 ,生命体征及电解质等无明显差异 ,无严重并发症 ,死残率明显降低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安全有效 ,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调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住院婴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s)的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比较分析不同严重程度ALRI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入住我院的≤1岁的ALRIs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为重症组和轻中症组,采集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原学、治疗情况、预后和疾病负担等信息。结果@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1726例ALRIs病例进入本文分析,占同期≤1岁住院患儿的25.3%,流行高峰主要集中在秋冬两季。重症组〈6个月患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比例高于轻中症组。②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70.3%)、发热(12.2%),重症组气促、发绀、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高,分别为18.1%、8.2%、24.6%。③血气分析发现重症组较轻中症组患儿存在高PaCO2,低PaO2和SaO2;91.3%的ALRIs婴儿X线胸片出现不同部位渗出性病变和(或)局限性气肿或心缘模糊。④72.4%ALRIs患儿病原体检查阳性,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52.9%),重症组RSV、细菌及混合感染比例高。⑤重症组69.5%患儿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高胆红素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及营养不良。⑥ALRIs患儿住院天数中位数为9d,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864元。重症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轻中症组。结论重症ALRIs在小婴儿中发生率高,RSV为主要病原;多存在基础疾病,疾病负担较重。 相似文献
30.
加强二次手术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通过对二次手术的专项管理,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方法定期统计分析“二进宫”手术情况.了解二次手术的发生科室和原因,比较全院及各手术科室每月二次手术的发生率,加强对手术科室的过程性管理,从而确保医疗安全。结果自2005年2月-2007年12月,共开展手术61022例,其中,二次手术299例。二次手术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是心外科、胸外科和神经外科。通过对二次手术的专项管理,二次手术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二次手术专项管理.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