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进入21世纪,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医学院校和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我院利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这一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医学本科学生开展课外科研工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通过纵向及横向对比研究发现,参与过课外科研活动的医学本科生在科研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以及创新精神等各方面均明显优于以前或未参与过该活动的学生.  相似文献   
12.
顺应现代教育理念创建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顺应现代教育观念,笔者在公共卫生学院2004级预防医学专业(5年制)传染病学教学中进行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索。方法以课程结构改革为研究主体,以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为主线,以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结果学生完全能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理论考试成绩好于上届,试验组平均成绩77.65±9.28,对照组69.60±8.84,差异显著。97.6%学生对这次教学改革持满意态度,95.2%学生认为通过这次学习能掌握大纲要求的内容,95.2%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思维能力,89.5%学生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深知识印象,89.4%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值得推广。结论新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初步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翩  揭盛华 《医药导报》2010,29(4):456-462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类新发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蜱传立克次体疾病,由于该病易重症化并且进展迅速,为指导临床及时、有效的开展救治工作,减少危重和死亡病例,分别从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治疗,支持治疗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方面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4.
郑井平  揭盛华 《医药导报》1999,18(3):141-142
老年病毒性肝炎病人具有黄殖发生率高,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合并症多,重型发生率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同时,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且常常合并存在诸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此,老年性肝炎的治疗有其特殊性。1保肝、降酶、退黄治疗1.l甘草酸类这类药包括甘草甜素片、强力宁注射液第一、二代及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三代药甘草酸二铰。从理论上讲,该类药有类似皮质激素的非特异性消炎作用而无皮质激素的副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出现水钠赌留的副作用。因此对于老年肝炎,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埃里希体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人埃里希体病临床诊断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以及预后.结果 本次人埃里希体病流行地区位于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区,疫区蜱活动性高.病例均为农民,年龄最大69岁,最小19岁,中位数为50岁,男女比约为2∶3.病例均无类似病例接触史,3例在起病前1周有明确蜱咬史.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和咳痰;并发症包括出血、中毒性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和呼吸衰竭.常见实验室异常包括PLT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转氨酶升高,WBC减少,蛋白尿.9例患者行外周血涂片检查,其中1例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发现包涵体;17例行血清学检查,其中埃里希体抗体阳性5例.经多西环素和对症支持治疗,痊愈14例,病死7例,死亡病例平均年龄56岁.结论 人埃里希体病是一种蜱传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可累及多器官,高龄病例易发生并发症,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围绕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对传染病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师生中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以教学大纲为基础,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以症状为主线,按照临床思维模式讲授临床课程;减少课堂授课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讨论;采用病例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持肯定态度;同时,新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盛华 《医药导报》2003,22(4):219-221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腹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治疗困难.顽固性腹水患者对常规利尿治疗反应差,积极寻找失效的原因并予以纠正,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另外,可采用排放腹水、自身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术、腹腔 颈静脉转流术、药物利尿、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探讨乙型肝炎自身抗体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453例乙型肝炎、16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96例正常人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ANA阳性滴度、核型和抗双链DNA抗体(dsDNA)的阳性率以及肝炎相关自身抗体: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的阳性率。应用酶法检测患者的ALT和AST,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①乙肝组ANA的阳性率为22.7%,ANA以低滴度(1:100)为主,仅3例乙肝后肝硬化的滴度为1:320;ANA核型以均质型为主,仅5例为斑点型,显著低于AIH组(P〈0.01)。其中急性乙肝、慢性乙肝、重症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ANA的阳性率分别为5.2%、22.8%、24.2%和37.9%,慢性乙肝、重症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A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乙肝(P〈0.05或P〈0.01),乙肝后肝硬化组明显高于乙肝炎组(P〈0.05或P〈0.01)。②ANA阳性乙肝患者伴有dsDNA抗体,用Western-blot法检测dsDNA的阳性率为10.34%,显著高于ANA阴性的乙肝患者(P〈0.05),乙肝组如DNA的阳性率为2.42%与AI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乙型肝炎存在SMA和LKM,但仅有较低的阳性率分别为4.63%和3.31%,显著低于AIH组(P〈0.01)。④乙型肝炎ANA阳性组的ALT、AST水平和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ANA阴性组(P〈0.05);乙肝组ALT、AST水平和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AIH组(P〈0.01)。结论:HBV感染不仅引起肝组织损害,还诱导产生多种以低滴度为主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与肝损伤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并与HBV复制水平相关;其在探讨乙肝发生、发展机制和病因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简介血吸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及血吸虫病疫苗。方法;回顾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和抗原分子、人工载体疫苗和构建基因工程菌株,研制混合多价疫苗,血吸虫病合成多肽疫苗及抗卵免疫的研究史。结果:推动了血吸虫病疫苗研究。结论:血吸虫病疫苗对血吸虫感染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the anti-HBV effects of tea polyphenols (TP) were examined. After cells were exposed to TP for 3, 6, 9 days, amounts of HBsAg, HBeAg and HBV-DNA released into the supernatant of the cultured HepG2 2.2.15 cells were detected. TP, to some extent, inhibited the secretion of HBsAg and strongly suppressed the secretion of HBeAg in a dose-dependent (P〈0.01)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with 50%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value being 7.34μg/mL on the 9th day, but the time-depend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1). Expression of HBV-DNA in the supernatant of the cell culture also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fashion (P〈0.01). The ICS0 of TP in inhibiting HBV DNA was 2.54 pg/mL. It concluded that TP possessed potential anti-HBV effects and may be used as a treatment alternative for HB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