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292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30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 (lept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 ,目前瘦素与肥胖症、糖尿病及其它疾病的关系 ,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 6 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肾功能衰竭患者 6 2例 ,为一年来在我院门诊或病房确诊的患者 ,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2 6例 ,男性 16例 ,女性 10例 ,年龄 2 5~ 6 7岁(平均 4 6 3岁 ) ;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 36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1~ 70岁 (平均4 9 5岁 )。对照组 32例 ,为来我院健康查体的油田职工家…  相似文献   
42.
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其基因与分子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序贯过程。到目前为止总共发现7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11、CD44、MAPK4、nm23-H、TIMPS、KISS1和BRMS1。转移抑制基因在体内直接抑制转移潜能,对于转移机制调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1,BRMS1)是2000年克隆的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在几类肿瘤中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功能而不影响肿瘤发生,本就BRMS1的发现、结构、已进行的相关研究以及抑制肿瘤转移可能的机制做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薄层涂片与阴道镜活检技术联合应用于CIN的筛查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检查的妇女800例资料。结果观察组经检查后有40例结果为阳性(包括良性细胞改变3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4例,非典型腺上皮细胞25例,浸润癌3例和鳞状上皮细胞病变5例),检出率为1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P〈0.05),所有检查异常者经病理学诊断确认,发现观察组检测方法有更高的阳性符合率(80%VS 52.2%)。结论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与阴道镜活检技术联合应用于CIN的筛查具有满意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44.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并发症。桡骨远端骨折是绝经后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每十万人每年就有300~400例出现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后的骨质疏松治疗尚未达成共识。研究发现骨折后尽快使用双磷酸盐可能会减少再次骨折风险[1],但是由于双磷酸盐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骨吸收,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动物实验反复证实双磷酸盐阻止硬骨痂成为成熟骨板,但是双磷酸盐对临床上的骨折愈合是否存在影响尚未明确[2]。本文对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讨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优化基础医学教育阶段融合实验。利于实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结合本校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的实验教学设想从便于医学实验教育工作者交流学习。方法 基于网络的线上教学依托各教学平台开展,但基础实验项目仅局限于某一学科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多学科+多平台融汇案例情景”的实验便于融合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知识;虚拟现实技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助于突破学科限制和时空限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情景案例式教学可增加学生的体验感,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结果 本文将综述建立基础医学融合实验平台的设想,有助于培养医学创新人才,改革优化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融合实验。结论 本研究为建立基础医学融合实验平台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6.
对酰氯类产品减压蒸馏系统进行扩能改造,优化工艺流程的设备配置,采用新型设备,从而提高蒸馏速度,在增大3倍投料量的前提下,缩短3/4蒸馏时间,减少产品分解炭化和二次气化损失。由此,大幅度提高产品产量和收率。在减少设备一次性投资的同时,降低水电汽运行费用和人工成本,减少三废排放,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设计成熟,运行稳定,已在生产中长期使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7.
目的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水平观察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mRNA转录之间的关系,探讨5AzaCdR(5azaeoxycytidine)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的多聚酶链反应(MSP)和RTPCR分别检测甲基化的发生和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细胞株A549甲基化的基因为MGMT、RASSF1a,SH77甲基化的基因为MGMT、RASSF1a和RARβ,NCl甲基化的基因包括APC和RARβ。4个抑癌基因发生甲基化的细胞株mRNA均不转录,而经5AzaCdR处理后均恢复转录。结论NSCLC细胞株中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mRNA转录失活,5AzaCdR具有潜在的去甲基化作用使基因恢复转录。  相似文献   
48.
ADAM33基因在慢性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DAM33(a disintegrin and a metalloproteinase 33)mRNA在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塑中的表达.方法: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A纽(慢性哮喘组)分别于第1、14天小鼠腹腔注射1 mL致敏液,从第21天开始雾化吸入2.5%的卵蛋白(OVA)溶液,每次30 min,每周3次,连续8周.(2)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进行致敏和激发.在末次激发24 h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细胞分类计数.用实时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测定肺组织中ADAM33、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mRNA表达量.取左肺组织分别行苏木紫-伊红(HE)染色和Masson's Trichrome染色,用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组BALF中嗜酸粒细胞[(6.3±1.3)×105/mL]及百分比[(18.1±3.0)%)]、肺组织中ADAM33、IL-4和IL-13等mRNA表达量[分别为(1.41±0.93)×10-2(5.72±3.89)×10-2、(9.45±5.91)×10-2)]与B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而且Masson's Trichrome染色示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增加、α-SMA免疫组化示气道平滑肌层明显增厚.结论:ADAM33 mRNA在小剂量OVA反复激发复制的慢性哮喘小鼠模型中表达增加,可能参与气道重塑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9.
据报告[1~3],口服蒿甲醚有降低血吸虫感染率,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作用。为此,在目坪湖对渔民实施了口服蒿甲醚预防血吸虫感染的观察。1方法1.1观察对象及分组选择15~60岁常年在湖洲活动的渔民452人,根据年龄、性别分层随机抽样,分成蒿甲醚组224人和对照组228人。两组渔民血吸虫粪检阳性率分别为31.4%(59/188)和32.0%(54/169)。两组预防服药前,粪检阳性者用吡喹酮50mg/kg,阴性者40mg/kg,1次口服治疗。1.2预防药物蒿甲醚胶囊(蒿甲醚1号)每粒含蒿甲醚40mg或100mg;淀粉胶囊每粒含淀粉100mg,其大小和颜色均与蒿甲醚…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高血压控制的性别差异。方法本文收集了近3年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并进行正规降压治疗的患者,共376例,其中男203例,女173例,分析每位患者诊室血压值,以及24小时的变化血压值(24小时的平均测量值),以及一般资料。结果16.8%的女性患者和13.9%的男性患者的诊室血压值(<140/90mmHg)和动态血压值(<130/80mmHg)均得到控制。女性患者隐匿性高血压比率(诊室血压值<140/90 mm Hg和动态血压值≥130/80mmHg)比男性的要低。女性白大衣高血压比率(办公室血压值≥140/90mmHg和动态血压值<130/80mmHg)比男性的高。男性和女性的诊室血压达标率(<140/90mmHg)相似,但是女性的动态血压达标率比男性要高。结论女性动态血压的控制达标率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白大衣高血压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