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对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 淋巴瘤浸润子宫平滑肌瘤病理形态进行定量测定研究。方法 对瘤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 染色及ABC 法免疫组化染色, 并运用HPIAS- 1000 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肿瘤细胞核的形态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胃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平滑肌瘤内均可见弥漫多量密集成片的中心细胞样瘤细胞浸润, 在胃粘膜内并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定量测定的结果表明胃、淋巴结及子宫肌瘤内淋巴瘤细胞细胞核15 项形态参数与对照组间除一项参数外( 胃淋巴瘤细胞与对照组间细胞核的椭圆度) , 所有的指标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001) 。结论 MALT 淋巴瘤细胞与正常淋巴细胞形态学参数之间确实具有差异, 定量测定的方法要比用肉眼在光镜下直接观察更为敏感, 其对于MALT 淋巴瘤疑难病例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 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对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浸润子宫平滑肌瘤临床病理、DNA倍体进行研究。[方法]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并对Feugeln染色切片用细胞影像仪对瘤细胞的DNA倍体进行测定。[结果]胃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及平滑肌瘤内均可见弥漫多量密集成片的中心细胞样瘤细胞浸润。胃、胃大弯淋巴结淋巴瘤细胞DNA质量分布呈单个主峰,瘤细胞DNA呈非整倍体。子宫肌瘤细胞DNA的质量分布为两个峰,主峰为二倍体,次峰为非整倍体。本例预后不良。[结论]MALT淋巴瘤浸润子宫肌瘤须与子宫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浸润子宫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相鉴别。随访结果表明DNA指数对于患者预后的判断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7例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LB)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以探讨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的意义。[方法]标本采用常现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级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患者以男性多见(6/7例),好发于扁骨。多数为B细胞性淋巴瘤(5/7例),T细胞性淋巴瘤(1/7例)和组织细胞性淋巴瘤(1/7例)少见。免疫组化染色7例瘤细胞均表达LCA阳性,其中5例表达126阳性,1例UCHL1阳性,1例MAC387阳性。(结论)PLB较罕见,多为B细胞性。其起源可能与骨髓内B淋巴细胞恶变有关。其应与骨内其它原发性或继发性小细胞性恶性肿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对骨PLB诊断、分型及鉴别论断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自体残留产过氧化氢乳酸杆菌在体外增值后再回植技术在恢复阴道微生态中的效果。方法对26例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调的妇女进行自体乳酸杆菌体外增殖后再回植,移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取阴道分泌物对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估。结果移植后12个月观察对象阴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Hc=18.17,P=0.0000.05),作为优势菌的革兰氏阳性大肠杆菌菌群密集度(Hc=24.22,P=0.0000.05)明显增加,在观察期共有9例阴道炎复发,其中真菌性阴道炎复发7例。结论自体残留产过氧化氢乳酸杆菌体外增值后再回植技术在恢复阴道微生态失调方面疗效明显,长期定植和增殖效果好,但对真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链球菌快速鉴定新方法。方法依据双歧鉴定法和层次分析原理建立了双歧层次分析(DHPA)法,用DHPA法及API 20 strep试条鉴定链球菌。结果DHPA法和API法对链球菌47个已知鉴定单元(KIU)鉴定的正确性均为100%,DHPA法与API法对链球菌3410个试验分析的总符合率为77.9%,DHPA法与API法对161株临床菌株鉴定的符合率为73.3%。结论DAPA法解决了API法存在的缺码或不能鉴定问题,是链球菌准确、快速、简便、经济和实用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6.
对5例眼眶MALT恶性淋巴瘤(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4岁)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形态定量测定研究.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用HPIAS-1000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肿瘤细胞核的形态进行定量测定.5例均为小淋巴细胞型恶性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表达均为LCA和L26阳性,形态定量测定表明肿瘤细胞与对照组间14项参数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免疫组化染色及形态定量测定对眼眶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形态定量测定为眼眶恶性淋巴瘤疑难病例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1例罕见的足趾纤维骨性假瘤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研究。方法:标本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及ABC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本例在显微镜下最显著的特点为在多量增生及玻变的纤维结缔组织及成束的纤维母细胞中有多量散在小梁状的、条索状的及斑片状的分化较成熟的骨样组织。在骨样组织之间可见岛状的及片状的组织细胞样细胞浸润,并可见散在分布的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及核巨细胞及成片的泡沫状细胞。病变内细胞表达Vimentin阳性、上皮细胞性能标记、肌源性标记、神经内分泌标记及F8因子等阴性。结论:本例手术中见肿块将屈趾肌腱包裹在内,镜下见病变内有多量组织细胞样细胞浸润和不规则狭长裂隙,支持其超始部位肌腱和腱鞘,因而好发生于指、趾。可能本病在早期细胞成份较丰富,增生较活跃,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而到晚期则以致密区域为主,随着胶原纤维的不断增多,细胞成份则趋于减少且分化成熟,而异型性及核分裂则趋于消失。本病应与骨旁骨肉瘤、骨化性肌炎、钙化性腱膜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腱鞘巨细胞瘤及结节性筋膜炎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的分析性能。方法随机选择20例本院新鲜血常规检测样本和2014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提供的部分质控品,参照WS/T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分析XE-2100测定血细胞的准确度、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CR)、精密度(CV)、线性范围、可比性等主要性能。结果 Sysmex XE-2100对5份质控品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偏倚均小于5%,与人工显微镜分类结果比较,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分类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3、0.8826、0.814、0.7922;检测WBC、RBC、Hb及PLT本底值均为"0";检测WBC、RBC、Hb及PLT的CR分别为0.09%、0.00%、0.00%、0.00%,均小于1%;正常浓度水平质控品RBC、Hb、HCT、MCV、MCH、MCHC批内CV分别为0.69%、0.43%、0.55%、0.68%、0.45%、0.61%,均小于1%,WBC和PLT批内CV分别为1.13%和2.81%;两个浓度水平(正常和异常)浓度质控品RBC、Hb、HCT、MCV、MCH、MCHC批间CV均小于1.5%,WBC的批间CV分别为0.03%和2.46%,PLT的批间CV分别为0.04%和1.55%;在临床样本覆盖浓度范围内,WBC、RBC、Hb及PLT理论值与测定值呈线性相关,(斜率a≤1±0.05,相关系数r≥0.975);XE-2100与XS-1000i分析仪的比对,各项目测定结果偏倚符合率均>80%。结论 XE-2100分析仪在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等方面均达到了实验室的要求,可用于临床血液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黏膜活检病例临床病理诊断特点。方法: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后光镜下观察,个别病例行IgH/L基因重排检查。结果:活检组织中均见不同程度的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腺体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32例中有19例出现淋巴上皮病变或可疑淋巴上皮病变;15例出现炎症渗出坏死和组织挤压损伤等伴发病变。结论:异型淋巴细胞弥漫浸润是活检诊断的主要特征,活检组织中可能不出现淋巴上皮病变,常伴有其他组织学改变;内窥镜下多块、深部取检,结合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提高胃MALT淋巴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