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91篇 |
免费 | 2312篇 |
国内免费 | 12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47篇 |
儿科学 | 440篇 |
妇产科学 | 208篇 |
基础医学 | 1885篇 |
口腔科学 | 417篇 |
临床医学 | 5364篇 |
内科学 | 3339篇 |
皮肤病学 | 389篇 |
神经病学 | 1187篇 |
特种医学 | 15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3101篇 |
综合类 | 11287篇 |
预防医学 | 4939篇 |
眼科学 | 465篇 |
药学 | 4745篇 |
65篇 | |
中国医学 | 4668篇 |
肿瘤学 | 10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1篇 |
2023年 | 924篇 |
2022年 | 986篇 |
2021年 | 1214篇 |
2020年 | 1163篇 |
2019年 | 941篇 |
2018年 | 924篇 |
2017年 | 588篇 |
2016年 | 778篇 |
2015年 | 844篇 |
2014年 | 1936篇 |
2013年 | 1610篇 |
2012年 | 2154篇 |
2011年 | 2167篇 |
2010年 | 2186篇 |
2009年 | 2007篇 |
2008年 | 2078篇 |
2007年 | 2045篇 |
2006年 | 1965篇 |
2005年 | 1771篇 |
2004年 | 1712篇 |
2003年 | 1572篇 |
2002年 | 1263篇 |
2001年 | 1333篇 |
2000年 | 1132篇 |
1999年 | 1065篇 |
1998年 | 861篇 |
1997年 | 853篇 |
1996年 | 842篇 |
1995年 | 733篇 |
1994年 | 615篇 |
1993年 | 516篇 |
1992年 | 540篇 |
1991年 | 422篇 |
1990年 | 411篇 |
1989年 | 412篇 |
1988年 | 352篇 |
1987年 | 317篇 |
1986年 | 268篇 |
1985年 | 239篇 |
1984年 | 211篇 |
1983年 | 173篇 |
1982年 | 146篇 |
1981年 | 112篇 |
1980年 | 101篇 |
1979年 | 57篇 |
1978年 | 34篇 |
1965年 | 31篇 |
1959年 | 46篇 |
1958年 | 3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对我院1954-1990年收治的64例颌骨造釉细胞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未发现1例恶性。特别是我们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发现肿瘤与周围正常骨质有较明显的分界。遂于1963年开始试行颌骨内种瘤出术,至1990年6月已经成功地施了12例,1例因手术时肿物巨大而且合并感染于术后10年复发外,其余11例术后随访年6个月-27年,中位12年10个月均无复发。发种手术损伤小,方法简单,无损美容,预后性,特别是对颌 相似文献
12.
13.
自1988年1月至1996年1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技术对300例颅咽管瘤进行了385次瘤内置入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其中男180例,女120例,年龄3~74岁,平均30.5岁。全部病例均有视路受损症状。CT或MRI检查显示:囊性肿瘤175例,实体性肿瘤40例,实体与囊腔并存8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果:术后250例随访6个月至8年,平均4年:肿瘤消失180例(72%);肿瘤显著缩小(>80%)30例(12%);肿瘤缩小50%左右20例(8%);肿瘤增大(主要为实体性)16例(6.4%);死亡4例(1.6%)。所使用的P-32和Y-90是纯Beta射线源,因其穿透能力短易于运送与保存、保护、对使用囊壁的治疗量为200Gy(20000rd)为好,可杀死瘤细胞而对周围组织无损害。提示立体定向瘤内放射性核素行间质内照射是治疗颅咽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与西药治疗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 选择不明原因的主观性耳鸣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服中药耳聋左慈丸化裁,30d为一疗程.对照组常规使用西药胰激肽原酶、654-2、丹参、ATP和神经营养剂.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8.4%(29/37)和40.0%(12/3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人不明原因的主观性耳鸣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由于非离子造影剂具有毒性小,造影反应发生率低,所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非离子造影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正是因为非离子造影剂不需要作皮内试验,造影反应发生率低,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罕见,因此常引起CT室工作人员的麻痹。现就我院近几年发生的非离子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以引起护士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在正常BRL细胞中短暂转染人ATP7B cDNA后CP基因的转录情况.[方法]分为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Kbpala/Alb)和处理组(转染野生型Kbpala/Alb-ATP7B),分别于转染后0、4、8、12、24、48、72、168 h提取mRNA,逆转录后行SYBR Green荧光PCR检测人ATP7B cDNA及大鼠CP基因的转录情况.SA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人ATP7B cDNA在短暂转染后约48h转录达高峰,可持续至转染后7 d以上;经方差分析,空质粒组转染后各时间点CP基因的转录水平与t=0 h相比较P>0.05;处理组亦是.[结论]外源ATP7B cDNA的转染及表达对于内源性CP基因的转录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工作在基层医院的医护工作者,掌握一些医患沟通技巧,对医院的长远发展和个人业务的开展都是十分必要的。现就本院的实际情况,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