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中风后语言蹇涩、流涎是中风后遗症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近2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本病2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特点及防控效果.方法 对所有出院MDROs监测阳性患者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了解易感因素、预防控制难点及效果.对所有住院患者采取前瞻性的调查,并对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入院后采取MDROs主动监测及多种组合干预措施,均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同时对疑似、定植、确诊的MDROs感染者再给予接触隔离措施等,并对落实的措施进行动态循环监管,持续改进.结果 收住院患者50 377例,发生MDROs感染365例次,感染率为7.2‰;其中医院感染142例次,感染率为2.82‰,占38.9%;社区感染223例次,感染率为4.43‰,占61.1%;MDROs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从3.6例次/千住院患者降至2.23例次/千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感染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从4.07例次/千住院患者增至4.70例次/千住院患者.结论 采取主动监测和组合式干预措施可以降低MDROs的医院感染,杜绝MDROs社区感染在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和流行暴发.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慢性肝病肝实质回声形态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S0)57例,病例组403例(其中S1、S2、S3、S4或肝硬化分别为118例、97例、112例、76例),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回声形态在各纤维化分期之间的改变,将观察的结果与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将慢性肝病肝实质形态分为细颗粒、较粗颗粒、粗颗粒、窄条纹、宽条纹或网格状共五个级别。S0、S1期中,多表现为细颗粒、较粗颗粒,S0与S1之间无显著性差异;S2、S3、S4期中,分别以粗颗粒、窄条纹、宽条纹或网格状所占百分比最高,分别为62.9%(61/97)、70.5%(79/112)、69.7%(53/76),S0~S1与S2、S2与S3、S3与S4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肝实质形态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7.8%(354/403),特异性分别为87.7%(50/57),诊断的正确率为87.8%(404/460)。经Spearman相关分析,肝实质形态与S分期的相关系数是0.909。结论通过高频超声观察肝实质形态的改变,对肝纤维化分期的判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弥漫性肝病超声引导下两种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超声引导下肝穿术252例,其中负压活检法(负压组)132例,自动活检法(自动组)120例,将两组穿刺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穿刺结果包括术后声像图改变,取材满意率,术后并发症等,其中以获得病理结果为取材满意。结果:(1)负压组与自动组间取材满意率,进针次数及术后并发症无显性差异;(2)自动组组织条粗且完整,负压组有5例聚集成团,3例断裂,余细而完整;(3)术后声像图改变以自动组明显。结论:弥漫性肝病超声引导下肝穿术取材满意率高,负压组与自动组一样安全准确,可由临床随意选择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5.
将微课制作引入生理学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对微课的制作,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建立多元化、信息化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6.
为了进一步做好全市出生缺陷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012年通过对我市国家级监测医院进行监测,并收集统计上报的资料,通过对综合医院的妇产科、儿科、B超室、五官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出生缺陷质量控制,对出生缺陷疑诊病例、治疗性引产的死胎死产以及放弃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追访,杜绝出生缺陷漏报.现将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全市综合医院上报围产儿数为8390人,共报告出生缺陷病例10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万分之128.72.  相似文献   
27.
混合式评价体系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构建线上—线下、个人—团队之间跨时空的、动态的评价模式。生理学通过两年的混合式评价体系的运行,系统中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与评价结果表现出一致性。实践证明,混合式评价体系不仅优化了传统的评价体系,而且充分拓展了形成性评价的五原则。但在体现网络平台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网络平台监督不足的缺陷,应对其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生理学混合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8.
了解某高校社区人群对校医院高血压专项服务的使用情况和被服务意愿,为有针对性地提高高血压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和自行设计问卷,对首都医科大学754名教职工1年中高血压就诊和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01%,社区卫生服务中取药服务使用率高于测血压和健康咨询,且高血压组使用率高于其他两组.112人(15.22%)表示如因高血压就诊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7人选择三甲医院,227人意向不明确.曾经血压异常组监测血压的被服务意愿低于其他两组,且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的一、二级预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应有针对性的改进.曾经血压异常人群是社区服务中的薄弱环节,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96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患者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单个或多个小结节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并分析造影后声像图特点。结果68例(161枚)肝硬化结节大小为0.6~1.8cm,28例(31枚)小肝癌大小为0.8~2.0cm。肝硬化结节造影后表现为:①133枚(82.6%)动脉相无增强、门脉相和延迟相呈等增强;②19枚(11.8%)动脉相无增强,门脉相低增强,延迟相等增强;③3枚(1.9%)动脉相、门脉相及延迟相均呈无增强;④4枚(2.5%)动脉相晚期部分增强,门脉相低增强,延迟相低或等增强;⑤2枚(1.2%)动脉相、门脉相高增强,延迟相等增强。28例小肝癌造影后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呈低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作为肝硬化结节重要随访手段,能早期诊断小肝癌,在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为了促进全方位育人,医学院校将课程思政理念与医学生理学课程巧妙融合,让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形成协同效应,提高教学成效,实现全程育人;向"课程思政"理念转变,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体系.方法 选取教学班级2018级临床专业25、26班共50人,采用线上(学习通、QQ教学群)线下(传统PPT教学)混合的教学手段,将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教学.课堂上由教师设计思政案例,课堂下将接力棒交到学生手上,让学生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人;在学习通上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引导学生培养生理学中的人生观;学期末以问卷形式初步了解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对提高专业知识认知的帮助,及正确价值观培育的作用.结论 医学基础课程(以生理学为例)中融入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并协同促进高尚医疗情怀和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缔造,使原本乏味的专业知识充满了高度、温度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