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预后与生存率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情况、术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为期3年的生存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3%(7/75),低于对照组为21.33%(16/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日常活动、社交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随访3年,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手术能够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效果和生活质量,且手术安全性高,不影响患者3年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超声判别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与病理背离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判别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与病理诊断之间背离的原因。方法693例肝病患者经超声引导肝组织取活检,按病理结果分为无肝纤维化(SD)到肝硬化(S)五期,S0133例,S1166例,S2150例,S3142例,S102例,其中按是否含脂肪变性分为脂肪变性组(107例)与非脂肪变性组(586例)。双盲方法,肝穿前或后7d内进行超声常规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纤维化分期超声与病理背离238例,占全部检测病例34.3%(238/693)。脂肪组、非脂肪组之间超声与病理背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主要发生在S1期,脂肪组S1期22例,占同期62.9%(22/35),非脂肪组S1期90例,占同期68.7%(90/131)。肝脂肪变性含量〈50%有96例,47例超声与病理背离,占48.9%(47/96);肝细胞脂变含量≥50%有11例,有9例与病理背离,占81.8%,均在S3以下,其中2例S4期肝细胞脂变〉70%,超声与病理相符。6例不含脂肪变性病例,超声有S3~S4期表现,病理SD期2例,S1期4例。结论超声判别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不仅受纤维化程度的影响,也与肝纤维化结节类型及是否存在脂肪变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败血症模型对大鼠心室动力学及血管张力变化影响的异同.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20 h致腹膜炎诱导和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6 h诱导败血症模型;在体颈动脉插管和心室内导管术,测定颈动脉血压和左心室动力学指标;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测定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张力.结果:①CLP组大鼠的死亡率为65.2%,LPS组大鼠均存活;②CLP组和LPS组大鼠的血压均显著降低,且CLP组降幅更大(P<0.01);③CLP组和LPS组大鼠的左心室动力学指标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1),在HR与LVDP两项指标上,CLP组降低程度比LPS组更为明显(P<0.01);④两种模型的内皮完整和去内皮主动脉环对KCl和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性均下降(P<0.01),且LPS败血症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两种败血症模型对大鼠心室动力学及血管张力均产生不良后果;CLP败血症在心室动力学方面恶化更加显著;LPS败血症在血管张力方面恶化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致畸敏感期环磷酰胺不同给药方案对孕鼠的致畸效应,确定一种最佳的给药方案以指导环磷酰胺作为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阳性对照的使用。 方法:交配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环磷酰胺连续给药组 (A组),于妊娠第6~15天 (即GD6~GD15)每天按4.8 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环磷酰胺单次给药组 (B组),于GD12一次性按12 mg/kg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对照组 (C组),于GD6~GD15每天皮下注射给予大鼠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孕期称取母鼠体质量并观察一般状况,于GD20用CO2对孕鼠实施安乐死,解剖后称重并记录其生殖器官质量,检查胎仔外观、骨骼和内脏畸形情况。 结果:两个环磷酰胺给药组一般状况观察均未见异常;B组子宫胎盘质量、胎盘质量、子宫质量低于对照组 (P<0.05)。 外观检查,A组未出现显著的畸形种类;B组能引起明显的外观畸形,主要有脑膜膨出、小头、脑露、足内翻等。内脏检查,A组显著增加的畸形仅见侧脑室扩大或淤血;B组出现明显的内脏畸形,主要表现为第三脑室扩大或淤血、侧脑室扩大或淤血、心室心房异常等。骨骼检查,A组骨骼畸形种类较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大部分骨骼畸形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主要表现在头部和胸腔,如基蝶骨异常、肋骨数目异常等。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鼠于GD12按12 mg/kg经皮下注射给予环磷酰胺为较为理想的阳性对照给药方法,显示出更宽的畸形谱和更重的畸形程度,推荐在大鼠致畸敏感期生殖毒性试验中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给予生川乌醇提物前禁食与未禁食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108只SD大鼠分为禁食组(48只)与未禁食组(60只).禁食组每组8只,未禁食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2组分别依次设6个剂量组:2.25、4.5、9、18、36、72 g原药材/kg.禁食组于给药前禁食12 h.2组以20 mL/kg灌胃给药.观察14d并于观察结束后采集血液进行血液学和血生化分析.结果 禁食组半数致死量(LD50)为12.17 g原药材/kg,在4.5g原药材/kg及更高剂量下能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症状.未禁食组LD50为75.27 g原药材/kg,在36 g原药材/kg及更高剂量下能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症状.2组中毒症状一致,主要表现为全身被毛湿润、步态蹒跚、呼吸急促、腹式呼吸、抽搐,部分大鼠出现流涎、角弓反张等症状,甚至死亡.症状出现时间集中在给药后10 min内,出现死亡的时间集中在给药后4h内.根据观察到的症状初步认为川乌急性毒性的主要靶器官为神经系统.死亡动物解剖后,发现部分死亡动物肺部有水肿以及出血点,胸腔及肺组织中发现粉红色浆液和泡沫.根据解剖结果推测川乌急性毒性致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心脏衰竭与呼吸抑制.结论 给药前未禁食组LD50是禁食组LD50的6.18倍,未禁食组出现症状的剂量远远高于禁食组,禁食对生川乌醇提物毒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川乌是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气微,味辛、麻舌[1],主要化学成分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杰斯乌头碱、异翠雀碱等[2]。研究表明,川乌有抗炎、麻醉镇痛、扩血管降压、强心、降血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药理作用[3],其功效是由乌头生物碱类物质决定,但其毒副作用亦是乌头生物碱类物质造成。由于川乌的药用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因此,用药必须谨慎,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笔者现通过总结川乌毒理学作用及影响毒理学作用因素的研究动态,为深入研究川乌提供参考并对川乌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肝静脉频谱改变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602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肝静脉,全部病例均经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病理证实,将其频谱改变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的肝静脉频谱波型表现为双向、单向和连续平坦(门静脉样)三种类型;按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S0-S1)、中度(S2~S3)和重度(S4),轻度和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度和重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双向波型定为正常波形,单向、连续平坦波型定为异常波形;在正常与异常波形之间,各相邻纤维化分期之间无明显差异,仅S1与S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纤维化(S0)为对照组,有纤维化(S1~S4)为病变组,异常波形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性17.3%(97/559),特异性90.7%(39/43),诊断准确性为34.2%(136/602),假阳性4例(9.3%),假阴性462例(82.6%)。S波峰值流速在单向与双向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波峰值流速在S0、S1、S2、S3分别与S4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0~S3各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OC分析,a波峰值流速以8cm/S为界值,诊断S4的敏感性为40.6%,特异度为51.3%。结论 单向频谱峰值流速不一定降低。肝静脉频谱形态及a波峰值流速对肝纤维化分期S3及以下各期无明确诊断意义,对S4期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a波峰值流速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频谱形态,诊断中应重视a波峰值流速的变化。在慢性肝病中,超声检测肝静脉频谱变化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30只大鼠中随机选择8只作为对照组,另22只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将造模成功的17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n=9)和EGCG组(n=8).EGCG组给予EGCG灌胃,剂量为40 mg/kg,1次/d,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次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大鼠认知功能,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FBG、FINS升高,ISI降低(P<0.05);海马TNF-α 和IL-6含量升高,NF-κB p65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EGCG组逃避潜伏期减少,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P<0.05);FBG、FINS降低,ISI升高(P<0.05);海马TNF-α 和IL-6含量降低,NF-κB p65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EGCG对T2DM大鼠认知功能减退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6及NF-κB p65蛋白表达,从而减轻海马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校重要教学改革.留学生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需要有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MBBS(Bachelor of Medicine&Bachelor of Surgery)特指来华留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英文授课)项目,生理学是MBBS留学生主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本文以生理学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教学团队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知识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专栏拓展法为MBBS留学生实施培养职业素养、训练哲学思维、积极处世观念的引导、传播知华爱华内容、培养创新思维的课程思政,以期为基础医学课程中培养高素质国际医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语言蹇涩、流涎是中风后遗症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近2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本病2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