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509篇 |
免费 | 2322篇 |
国内免费 | 135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3篇 |
儿科学 | 525篇 |
妇产科学 | 228篇 |
基础医学 | 1900篇 |
口腔科学 | 399篇 |
临床医学 | 6177篇 |
内科学 | 3664篇 |
皮肤病学 | 368篇 |
神经病学 | 1095篇 |
特种医学 | 14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2650篇 |
综合类 | 11924篇 |
预防医学 | 5164篇 |
眼科学 | 469篇 |
药学 | 5083篇 |
64篇 | |
中国医学 | 4633篇 |
肿瘤学 | 10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1篇 |
2023年 | 882篇 |
2022年 | 952篇 |
2021年 | 1159篇 |
2020年 | 1077篇 |
2019年 | 904篇 |
2018年 | 888篇 |
2017年 | 562篇 |
2016年 | 725篇 |
2015年 | 834篇 |
2014年 | 1803篇 |
2013年 | 1639篇 |
2012年 | 2202篇 |
2011年 | 2202篇 |
2010年 | 2208篇 |
2009年 | 2059篇 |
2008年 | 2143篇 |
2007年 | 2105篇 |
2006年 | 2033篇 |
2005年 | 1806篇 |
2004年 | 1750篇 |
2003年 | 1582篇 |
2002年 | 1411篇 |
2001年 | 1490篇 |
2000年 | 1247篇 |
1999年 | 1169篇 |
1998年 | 922篇 |
1997年 | 903篇 |
1996年 | 975篇 |
1995年 | 854篇 |
1994年 | 742篇 |
1993年 | 617篇 |
1992年 | 646篇 |
1991年 | 507篇 |
1990年 | 474篇 |
1989年 | 469篇 |
1988年 | 444篇 |
1987年 | 364篇 |
1986年 | 309篇 |
1985年 | 254篇 |
1984年 | 224篇 |
1983年 | 212篇 |
1982年 | 176篇 |
1981年 | 156篇 |
1980年 | 123篇 |
1979年 | 72篇 |
1978年 | 39篇 |
1964年 | 35篇 |
1959年 | 46篇 |
1958年 | 3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分析67例川崎病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与同期收治的329例败血症患儿进行对比。结果川崎病诊断标准中的6种临床表现及肛周变化在川崎病中的出现率均显著高于败血症,而精神差、循环差、肝脾大及局灶感染征的出现率在败血症中均显著高于川崎病(均P〈0.01)。球蛋白升高、ESR增快、血小板升高在川崎病中的出现率均显著高于败血症,血培养阳性率在败血症中显著高于川崎病(均P〈0.01)。结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关键是与败血症相鉴别;认真仔细的病史问诊和体格检查很重要。 相似文献
42.
我院自2000年6月~2004年7月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2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不同避孕方式对妇女自然绝经年龄的影响。方法分层抽样选取德州市3个城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共902例50岁以上自然绝经女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被调查者一般情况(户籍地、文化程度、收入、体重指数)和生育史(初潮年龄、孕产次、绝经年龄、避孕方式、手术史)等进行调查。按户籍地不同分为农村组和城镇组,又按照避孕方式的不同分为节育器组、输卵管结扎组和其他方式组3个亚组,比较不同组间的妇女绝经年龄。结果 902例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5±3.29)岁,初潮年龄、孕产次、体重指数、文化程度、收入与自然绝经年龄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农村组妇女自然绝经年龄显著低于城镇组妇女(P0.05);在避孕方式选择上,农村组妇女选择输卵管结扎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城镇组妇女,城镇组妇女选择其他避孕方法的比例则显著高于农村组(P均0.05)。农村组和城镇组中不同亚组间的绝经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术是我国妇女较常采用的两种避孕方式,二者对自然绝经年龄无显著影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通过研究东莞地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耐药情况和基因分型,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亲缘性、耐药机制和blaKPC-2基因环境,为临床寻找控制和治疗该致病菌的更优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东华医院、康华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和东莞市妇幼保健院等十三所医院的住院患者的CRE菌株进行常规微生物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纸片法(K-B法)或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法对肠杆菌目细菌进行初筛;采用改良Hodge试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和CIM试验检测CRE产酶情况;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并鉴定CRE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ingle)法与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24例)与B组(18例),A组给予Pringle法,B组给予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观察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10±70)mL多于B组的(405±50)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 d、5 d丙氨酸转氨酶(220±50、92±40)u/L、总胆红素(25±8、18±8)umol/L及前白蛋白(180±28、198±50)mg/L,A组丙氨酸转氨酶(342±68、160±58)u/L、总胆红素(41±13、28±10)μmol/L及前白蛋白(138±23、167±45)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ringle法相比,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能够有效减少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并可加快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7.
一、基础医学1.BP23-Fcγ1重组抗菌蛋白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免疫学系对本课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杀菌/渗透增强蛋白(BPI)的基因工程重组产品工艺及生物学功能研究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生物类新药。为临床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疾病治疗提供一种新型治疗手段、避免传统的化学药物所造成的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该项技术成果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利用BPI23可广谱杀伤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菌和有效中和细菌内毒素的作用特点、并将其与IgG1FC片段(Fcγ1)进行基因融合重组,制备成BPI23-Fcγ重组蛋白。通过Fcγ1的大分子并联来克服BPI23小分子易在体内降解的不足,并可进一步增强Fcγ1诱 相似文献
48.
49.
林扬徐迪林珊李立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7):536-539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yeloplasty,RALP)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我科行RALP治疗16例小儿UPJO。建立机械臂,进腹腔后经肠系膜入路,确定病变部位,裁剪扩张的肾盂,切除狭窄段输尿管,缝合吻合口,缝合切口。结果16例RALP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0~235 min,平均160 min,其中输尿管肾吻合时间40~5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10 ml。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5.5 d。住院费用48391~58622元,平均53839元。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1例术后4周出现尿路感染,口服头孢克洛抗炎3 d后治愈。16例随访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2例术后6个月肾皮质厚度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4.94±0.58)mm vs.(1.97±0.27)mm,t=22.293,P=0.000],同位素肾图提示分肾功能恢复良好[(38.03±1.76)%vs.(28.32±1.82)%,t=49.396,P=0.000]。结论RALP治疗小儿UPJO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行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人工肛门重建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别。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70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EORTC的QLQ-C3O和QLQ-CR38问卷调查。其中42例患者行ISR(ISR组),28例患者行人工肛门重建(人工肛门重建组)。结果:QLQ-C30问卷结果显示,ISR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人工肛门重建组(73.41 vs 63.39,P=0.03);在社会功能方面,人工肛门重建组优于ISR组(78.57 vs 66.67,P=0.03);人工肛门重建组失眠、腹泻、疼痛、经济问题等出现概率较ISR组明显升高(P<0.05),而在其他功能、症状领域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LQ-CR38相关领域内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总体生活质量上ISR更优,社会功能方面人工肛门重建更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