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评价其病灶的大小和范围、有否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非常重要 ,目前临床上多应用食管钡餐、CT、内镜或超声检查[1] ,但均有一定局限性。笔者通过分析食管癌矢状位T1加权像中肿块的前后径测量值以探讨其对肿块的定位和分期的临床价值。1.一般资料 :1995年1月~1999年12月经内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证实为食管癌患者48例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10例 ,年龄39~76岁 ,平均58.0±2.4岁。肿块位于食管上段5例、中段30例、下段13例。其中42例根据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期 :…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表现、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膝关节隐性骨折病例的损伤部位、范围及程度。 结果 发现隐性骨折病灶 110处 ,根据损伤累及的范围和程度 ,隐性骨折分为隐性皮质下骨折、隐性骨皮质骨折和隐性骨软骨骨折三型 ;根据骨皮质有无压缩 ,后两者又可分为A、B两个亚型。 结论 磁共振检查能准确诊断膝关节隐性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独活寄生蠲痹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联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估颈肩疼痛,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其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χ~2=6.33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肩痛、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其VAS、PPI、PRI评分(2.15±0.84)、(2.11±0.29)、(12.42±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0±1.13)、(2.56±0.42)、(20.36±1.54),JOA评分(15.83±2.7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1.27±2.60)(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动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ESR、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颈肩疼痛,提高神经功能,凸显出中医多途径论治颈椎病的优势与特色,其机制与改善颈椎局部血液流变状态、抗炎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胃肿瘤T分期准确性。 方法 采用动态或螺旋CT增强扫描及口服清水法 ,前瞻性研究 86例胃部肿瘤 ,其CT表现与大体病理标本进行对照。 结果  15例健康对照组 ,增强CT显示胃壁为 2或 3层结构 :明显强化内膜层、低密度中间层和略高密度外膜层 ,在组织学上分别与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浆膜层相对应。 6 2例手术切除病灶中 ,CT对早、晚期胃癌检测敏感率分别为 5 0 %、85 .4%。大体分类准确率分别为 81.5 %、86 %。 结论 动态或螺旋CT对 80 %左右胃癌患者能准确诊断肿块的位置、大小、大体观及浆膜侵犯 ,并显示不同种类胃肿瘤的不同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85.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转移瘤患者手运动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脑转移瘤患者手运动区(motor hand representation area,HRA)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特征。方法:11例毗邻HRA的脑转移瘤患者行fMRI检查,分析活动区的结构变化,测量病灶同侧活动指数(IAI)及信号强度上升百分率(SIRP)。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中央沟变形、伸长和移位,HRA呈分散或局限变形。10例IAI<1,病灶侧SIRP较健侧低;1例右利手IAI>1,SIRP较健侧高。结论:fMRI可对脑转移瘤的HRA进行定位、定量研究,为临床提供一种无侵袭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86.
【目的】系统评价比较腹腔镜辅助下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相关结局指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CNKI、WanFangData数据库,检索语种不限,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5年11月,纳入比较腹腔镜和常规手术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两种手术并发症及相关结局指标。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计31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治疗脑积水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WMD=-11.84,95%CI(-14.98,-8.70),P〈0.00001],降低术后分流管梗阻率[RR=0.59,95%CI(0.49~0.71),P〈0.00001],降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RR=0.82,95%CI(0.69~0.98),P=0.03],但两组在感染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在降低手术时间、术后发生梗阻率、总体并发症等方面优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而在住院时间及感染率方面两者没有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本研究结论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7.
2000年8月2日,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汤坑村等地共有55名群众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畏寒等症状。8月3日我站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确认为一起进食冷菜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上肢机器人训练对改善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60例肩袖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物理因子和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上肢机器人辅助下运动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应用肩关节位置重现偏差角度、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Constant-Murley量表(CM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肩关节位置重现偏差角度、VAS较前降低(P<0.05),PROM、CMS、FIM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肩关节位置重现偏差角度、PROM、VAS、CMS、FIM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肩袖损伤术后患者,常规运动疗法结合上肢机器人训练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肩部本体感觉及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用硬盘技术实现PACS影像数据近线存储和离线存储管理方案的可行性。方法:以宁波市第二医院PACS影像数据存储管理为例,介绍硬盘存储方案的架构和实施,并与原光盘存储方案对比分析。结果:利用硬盘技术建成可容纳14个月的PACS影像数据近线存储,20个月内影像数据无需调用离线数据。硬盘存储在优化存储方式、存放空间、使用成本、调用耗时、影像读取速度等指标均优于光盘存储方式。结论:应用硬盘存储技术可优化PACS影像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提高放射科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胸骨角作为胸椎定位标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正常成人51例,作MRI摄片,测量胸骨角与胸椎的位置关系。结果胸骨角对应的脊椎平面从胸3-4椎间隙到胸5-6椎间隙不等,其中对应胸4-5椎间隙至胸5-6椎间隙者占84.3%。结论胸骨角对应的椎体位置并非恒定,不宜将胸骨角作为胸椎的体表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