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梅毒的免疫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的早期出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对苍白螺旋体的清除起重要作用。而在晚期细胞免疫则可能引起组织损害。在感染的所有阶段宿主均可产生针对许多苍白螺旋体多肽抗原及某些自身抗原的抗体,有时形成免疫复合物。梅毒感染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现象,其意义尚有争论。  相似文献   
82.
封闭性粉刺被认为是炎症性痤疮的“定时炸弹”,一旦粉刺内容物溢出,可使其周围的真皮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痤疮损害。痤疮发病机理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简称FFA)学说认为粉刺中的皮脂,特别是其中的FFA部分,是真皮中旨起炎症反应的主要刺激物。但是作者最近的研究引明从人皮肤表面脂质(Skin Surface Lipids,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快速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用于检测生殖支原体(Mg)。方法性病门诊患者511例,正常对照56人。分泌物(女性为宫颈、男性为尿道拭子)标本用NP-40裂解液一步法制备模板DNA。设计Mg种属特异性引物及功能性结蛋白基因引物,先进行标准株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然后进行临床标本的PCR扩增反应。结果两对引物有良好的特异性,对Mg标准株模板敏感性可达10-6μg。临床标本检测,广东地区261例性病门诊患者的Mg-DNA阳性率(54/261,20.7%)高于上海(9/84,10.7%)、常州(8/70,11.4%)及南京地区(11/96,11.5%;χ2=16.1,P<0.01),后三者的感染率互相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56,P>0.05)。性病门诊患者511例的Mg-DNA总阳性率(82/511,16.1%)与56例正常对照者(1/56,1.8%)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882,P<0.01)。结论建立的PCR技术检测Mg具有敏感、快速、特异的特点,是一种可靠的实验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4.
介绍一种广谱抗真菌外用药──霉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苯苄唑国外80年代已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应用还不多.下面刊出两篇介绍有关霉克(联苯苄唑,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文章:一篇简要介绍了霉克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治疗试验、副作用及用法.另一篇介绍了不同剂型的霉克治疗9406例皮肤癣菌病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5.
1985年10月26~29日,泰国皮肤病研究所所长Kotrajaras医师等三人应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的邀请,来我国进行了学术访问,在南京期间Kotrajaras医师作了两篇学术报告,现将这两篇报告的内容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某些具炎症介质作用细胞因子的自然表达。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例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均增高(均P〈0.01)。结论:SLE患者中IL-6与TNF-α的表达上调,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7.
Sharp等1971和1972年两次报告了同一组命名为混合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以下简称MCTD)的风湿病综合征病人,其特点是临床症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及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三者混合的疾病。Sharp等列举了11项类似于SLE的症状和实验  相似文献   
88.
地氯雷他定:一种新的抗组胺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抗组胺药在治疗一些变应性疾病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因其有中枢镇静及抗胆碱能不良反应,而逐渐被第二代抗组胺药所替代。第二代抗组胺药虽然无中枢镇静作用及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但有些第二代抗组胺药有心脏毒性(如特非那定与阿司咪唑),可与其他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而且抗炎作用较弱,对患鼻炎时的鼻充血无作用,  相似文献   
89.
免疫荧光(IF)技术对诊断大疱性皮病有相当大的帮助,但它不能代替常规的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只有将这两种方法和临床检查结果结合起来,才能避免作出错误的诊断.检查方法(一)直接免疫荧光技术(DIF)皮肤标本:最好取自早期水疱或大疱边缘部位的皮肤.一般来说不宜用钻孔法,它只能用于疱疹样皮炎(DH)外观正常皮肤的取材.目前多用快速冷冻法来固定标本.对于尚无条件作免疫病理检查的医院,可用  相似文献   
90.
最近从 1例无症状女性患者体内分离得到图卢兹第一株耐四环素衣原体菌株 ,并比较了该菌株与从其它患者中分离得到的 3 4株菌株在体外对四环素、氧氟沙星、红霉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 (doxycycline)和普那霉素 (pristi namycin)的敏感性 ,即最小抑菌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3 4株衣原体均是在患者用抗生素治疗之前 ,男性从尿道或女性从宫颈取材、并经过放线菌酮处理后的McCoy细胞培养、免疫荧光染色证实、-70℃保存备用的标本。所有临床株和一实验室株 (LGV ⅡATCCVR 90 2 )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