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胸腔镜下切取膈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对胸段膈神经的解剖关系进行了研究。为电视胸腔镜下切取全长膈神经进行移位治疗臂丛损伤奠定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新鲜尸体6具12侧,对膈神经及其周围器官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胸腔内覆盖膈神经的胸膜较疏松,易于分离;膈神经从锁骨下缘到入肌点的长度为右侧(16.50±2.17)cm,左侧(23.00±2.50)cm;膈神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心包膈动脉,心包膈动脉的直径为(1.30±0.15)mm;在胸廓入口处膈神经、心包膈动脉及胸廓内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不恒定。结论膈神经在胸腔内的解剖特点适合进行电视胸腔镜下的全长游离。但在胸廓入口处,膈神经、胸廓内动脉及由胸廓内动脉发出的心包膈动脉解剖位置不恒定。在临床操作时,该区域的处理是整个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华山医院顾玉东教授在世界上首创将健侧臂丛神经中的颈7神经根与控制“瘫痪手”的神经连接(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治疗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获得成功。之后,徐文东教授、顾玉东院士率领课题组针对颈7神经移位术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十余年深入研究,发现“大脑功能重塑”参与了这一修复过程,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臂丛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大脑功能重塑规律”,并根据该理论进行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瘫痪手从“能动”变得“灵巧”,荣获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手外科以往在手指再造、皮瓣移植等领域取得了多项世界首创的辉煌成果。在顾玉东院士的领衔下,提出了以健侧颈7为代表的多项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策略,成为国际领先的周围神经损伤诊治中心。近十年来,我们聚焦神经损伤及修复后的脑功能重塑研究,揭示了健侧颈7移位后运动感觉中枢功能重塑的模式,发现了一侧半球可以同时支配双侧上肢的重要规律,并将此发现应用到中枢损伤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将健侧颈7应用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实现了将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手外科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修复周围神经的显微外科技术所获得的功能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神经套管技术提供了一种选择方法,它可以在最小的损伤下获得最大的神经接合。聚3-羟丁酸盐无抗原性,不引起排斥反应,易于操作,且在24~30个月中可通过水解完全吸收,可用作生物可吸收的包裹物。文章报道该物质对神经修复术后的轴突再生情况及机体的激惹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0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3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AHI分为3组:轻度AHI组205例(5次/h≤AHI<15次/h),中度AHI组103例(15次/h≤AHI <30次/h),重度AHI组56例(AHI≥30次/h)。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糖脂代谢指标、ESS评分和PSG参数间差异;比较各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中文版Addenbrooke认知评估量表Ⅲ(ACE-Ⅲ)评分及ACE-Ⅲ各维度间的差异;相关性分析寻找ACE-Ⅲ评分的影响因素;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预测因子。结果 重度、中度AHI组ACE-Ⅲ评分均低于轻度AHI组(P<0.05),重度、中度AHI组记忆力和语言评分低于轻度AHI组;相关性分析显示,ACE-Ⅲ评分相关因素有体质量指数(BMI)、胆固醇、甘油三酯、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氧减指数、AHI、高血压、最低血氧、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ransplanting spinal fetal neural stem cells (NSCs) into the peripheral nerve for delaying muscle denervation atrophy. Methods Spinal. fetal NSCs were separated from spinal cord of enceinte 10 to 12 days SD rats, cultured and purified. After three passages, the formed NSC spheres were blew into single cell suspension ( 106/μl×5 μl) and transplanted into the distal part of the transected tibial nerve. 5 μl of cell culture medium was injected into the distal tibial nerv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ree and 5 months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the distal part of the tibial nerve and the triceps suraes were harvested and identified with specific markers, by means of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to evaluate survival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ransplanted NSCs in the nerve, and to observe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s.Results Compare to the control group, atrophy of the triceps suraes muscle was less severe 3 and 5 months after NSCs transplantation. Postsynaptic membrane was also better preserved in NSCs transplanted group. Five months after NSCs transplantation, new synapses (neuromuscular junction) formed in the denervated muscle.Conclusion NSCs transplantation can delay atrophy denervated muscles. NSCs transplantation can not only maintain the structure of postsynaptic membrane, but also form new synapse with the denervated muscl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在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中得出的臂丛神经各干对肱三头肌/指总伸肌的电生理支配权重,推断其对于同侧C7神经根移位术的影响,为探讨其安全性和适应证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07年8月-2007年10月15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行健侧C7神经根移位的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18~49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例,压砸伤2例,余均为车祸伤.左侧8例,右侧7例.术中依次刺激健侧臂丛神经上、中、下干,于肱三头肌/指总伸肌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比较各干的CMAP波幅所占百分比,确定臂丛神经各干对肱三头肌,指总伸肌的电生理支配权重.术后6个月内随访肱三头肌/指总伸肌肌力,并复查肌电图了解其自发电活动和主动募集反应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肱三头肌的电生理支配权重:上中干型3例(20%),中下干型3例(20%),全干型7例(47%),中干型2例(13%);指总伸肌:中下干型3例(20%),全干型10例(67%),下干型2例(13%).肱三头肌:术后1个月,2例出现肱三头肌肌力4级,募集反应单纯相,至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余患者术后1个月肌力均达5级,募集反应单纯混合相或混合相.指总伸肌:术后1个月,患者肌力及募集反应均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各种电生理支配权重的患者,C7神经根的切取均不会造成肱三头肌和指总伸肌的实质性损害,同侧C7神经根移位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对于中干支配权重高的患者,采用同侧C7神经根全干移位应慎重,有可能造成肱三头肌短期内的肌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正中神经损伤修复后运动皮层可塑性的变化过程.方法 SD大鼠35只,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又分为术后1 d和1周、4周、8周、12周、16周,每组5只,左侧肢体为损伤修复侧,将正中神经在内侧束分支以远2.0 cm处切断后缝合.通过皮层内微电极刺激技术,定量评价正中神经损伤恢复过程中运动皮层的可塑性变化.结果 正中神经屈指屈腕区运动皮层面积[(0.85±0.1)mm2,-x±s,下同].术后1 d、1周,对侧皮层正中神经屈指屈腕区被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位点占据,没有无反应位点出现;术后4周、8周和16周,运动皮层出现无反应位点;术后8周、12周,对侧皮层出现屈指屈腕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皮层内没有无反应位点出现.结论 成年大鼠正中神经损伤后其对侧运动皮层发生可塑性改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神经干细胞移植延缓失神经肌萎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外周神经后延缓失神经肌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孕10~12 d的SD孕鼠,提取、培养及纯化脊髓神经干细胞,传2~3代后,将分散成单细胞的神经干细胞(106/μl×5μl)移植到胫神经切断模型的远端;设立对照组,移植5μl干细胞培养液.术后分别于3、5个月取材,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比较干细胞移植能否延缓失神经肌萎;观察靶肌肉中突触(神经肌肉接头)的变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3、5个月,发现移植组小腿三头肌萎缩较对照组减轻(P<0.05);移植组中的突触后膜退变萎缩明显好于对照组,术后5个月出现了新的突触结构.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以延缓失神经肌萎的程度,有效保护失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结构,并能形成新的突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健侧颈7移位术后脑功能区变化的现象和可能的机制,为临床促进健侧颈,移位后功能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损伤组:左侧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行健侧颈7移位术后成年男性患者6例,在健侧肩内收带动下患侧屈腕、屈指肌力恢复至M3或以上者.对照组:健康成年男性6例,运动模式为健侧(右侧)肩内收.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技术,对头部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PET显示,对照组右侧肩内收时以左侧半球兴奋为主,而损伤组右侧肩内收时除左侧半球兴奋外,右侧半球额、顶叶皮质区有兴奋,包括SMI和SMA,同时皮质下区域也有兴奋.结论 发现成人大脑存在跨两半球功能重组的脑功能显像证据,并定位了参与功能重组的区域,提出了神经移位术后大脑试图利用原功能区来恢复对患肢控制的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